小学作文

5U文学网 > 作文 > 小学作文 >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作文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作文

| admin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试卷

八年级下第一单元测试

1.根据汉字写拼音。

(16分)

飞窜( ) 困乏( ) 虬枝( ) 奇崛( )

条幅( ) 迸溅( ) 皓齿( ) 挑逗( )

争妍斗艳( ) 忍俊不禁( ) 仙露琼浆( ) 柔媚( )

无边无垠( ) 坦荡如砥( ) 不折不挠( ) 倦怠( )

2.判断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并将错字指出来加以改正。

(5分)

A翡翠 婆娑 苍芒 潜滋暗长 ( 应为 )

B 锤炼 秀颀 盎然 察言观色 ( 应为 )

C 挺拔 伶仃 贱视 纵横决荡 ( 应为 )

D 伫立 丰谀 兼备 盘虬卧龙 ( 应为 )

3.根据原文填入恰当词语。

(5分)

(1)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 *** 着,—— *** 着,它们在大海上 ,

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飞翔 飞舞 飞窜)

(2)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和噢色的闪电,在高傲地 。

(飞翔 飞舞 飞窜)

(3)看吧,它 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

(飞翔 飞舞 飞窜)

(4)和风吹送, (翻 掀 涌)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

(5)这时你 (翻 掀 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

4.请模仿下面句子的形式,从“鲜花”“矿石”“拉比”“航船”等事物中选择两个作为陈述对象,写两组句子。

(4分)

例句: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

(1)

(2)

5.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是( )(3分)

A.《紫藤萝瀑布》一文的作者是宗璞,原名冯钟璞,是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的女儿,文章通过描写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点明了“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的人生哲理。

B.《海燕》的作者是高尔基,前苏联作家,著名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和剧本《小市民》。

本文借海燕象征当时敢于直面沙皇暴行、奋勇斗争的革命先驱,描写恐惧胆怯的“海鸥”、“海鸭”、“企鹅”,是为了反衬海燕的英姿。

C.《石榴》的作者是我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茅盾写的一篇状物抒情的优美散文。

本文抓住了石榴的外在特征来写,如形状、大小、颜色、质地等,同时还赋予了石榴内在的特征,如质朴隽逸的风度、不畏炎阳直射的品格,充满活力蓬勃向上的精神等。

D.《马说》的作者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

本文选自《昌黎先生集•杂说》。

6.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拟人修辞方法的是( )(3分)

A.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B.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C.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象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

D.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阅读理解:

(一)

①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②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

③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

④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

⑤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⑥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⑦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8.把本段分为三层,用“║”标出,并写出各层大意。

(4分)

一层:

二层:

三层:

9.从层次的划分,可看出本段描述的顺序(结构方式)是_____(2分)

10.用“ ”划出本段的中心句。

(2分)

11.最能表达这段文字的意思的词语是:( )(2分)

A.笔直B. 绝无旁枝C. 倔强挺立 D. 力争上游 E.参天耸立 F. 不折不挠

12.本段从白杨树的 、 、 、 四个方面描绘了它的 美;最后一句已开始向描绘白杨树的 美过渡了。

(6分)

13.象征手法是本文的显著特点,请从你已会背诵的课文第7段中写出下列词语的象征内容。

(用原文语句回答,6分)

(1)“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象征了

(2)“坚强不屈、傲然挺立”象征了

(3)“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象征了 。

(二)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4..在原文横线处填写原句。

(6分)

15.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在句中的意思。

(6分)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通 解释为: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通 解释为:

(3)才美不外见。

通 解释为:

16.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

(4分)

(1)执策而临之。

( )

(2)策勋十二转。

( )

(3)其真无马邪? ( )

(4)其真不知马也。

( )

17.判断下列语句的翻译,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4分)

(1)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译: 所以即使有好马,也只能在低贱的人手里受屈辱,死在马厩里,不能像千里马那样出名。

( )

(2)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译: 并且想要同普通的马一样要求它是不可能的。

( )

(3) 才美不外见。

译:马的特殊本领和英武体态人们都看不见。

( )

(4) 骈死于槽枥之间。

译: (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

( )

18.“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句意在强调:(限15字以内回答)(1分)

答:

19.揭示千里马悲惨命运的一句是: ( 1分)

20.文中千里马是指:

伯乐是指:

食马者是指: (3分)

(三)

金色花

①偶尔看到人家阳台上花草缤纷,煞是艳羡,激起我养花的兴致,我从朋友家里陆续弄了一些花草来,海棠,月季,文竹。

开始还能记着浇水、松土,但到底很难始终不渝。

我这才意识到,养花并非申什么闲情逸致,完全是勤快人的事情。

②只有仙人掌活下来了。

③不论阴晴雨雪,也不论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龟裂,它总是毅然挺拔,每一个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食着阳光和空气。

④可这并未给我带来欢欣。

它既不美,也不雅。

我只是不无遗憾地想,为什么美的总是那么娇弱,而不美的总是那么倔强呢?要是海棠、月季、文竹也是这样易于生活该有多好啊。

对于它的存在,我却不再关心。

⑤许久以后的黄昏,我倚着阳台望远,无意瞥见了这盆仙人掌。

它竟横竖添了许多新节,刀戟般凛凛叉开,待细看时,我却忍不住大笑起来。

⑥不是么,且不说他的大小掌节是怎样歪歪斜斜,怪模怪样,只看那绿色的掌面吧,竟周皱巴巴,细纹密布,像一张老人的脸。

我越看越觉得丑。

⑦我真不知道,它还会怎样疯长下去。

也许叫它死去比叫它活着困难一百倍,这可怕的东西!

⑧我的养花历史就此告一段落,自然是没有养出一朵花来。

谁想夏天一到,竟发生了奇迹。

⑨久雨后的清晨,推开阳台门,蛋青色的光亮和泉水般的空气扑面而来。

我感到那盆仙人掌上有一团很耀眼的东西,是霞光吗?是雨水折射的阳光吗?我定睛一看,什么,是花?

⑩是的 ,是一朵花,并且是一朵漂亮的花。

金黄色,十二片花瓣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地轻颤着流苏般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

它凝然静立,却闪烁着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

⑾这是我看过的最美的花!

⑿此刻,仙人掌骄傲地高擎着它。

仙人掌上的皱纹是愈加深刻了。

是啊,它赖以立身的不过是一捧泥土。

要开出这样震撼人心的金色花,他不能不倾注全部的心血。

⒀我面对这皱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的美丽辉煌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

我深为自己的浅薄庸俗感到惭愧。

⒁可以想象,这仙人掌,它曾经有过柔软的叶,窈窕的枝。

但为了抗拒沙漠的压榨,它才变得冷峻而坚强,在沙漠吞噬了无数娇美的花卉之后,我们还能欣赏仙人掌神奇的金色花。

⒂它并非一朵仅仅使人赏心悦目的花,它的不甘泯灭的美,令弱者也令强者肃然起敬。

⒃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

21.根据(4)-(7)段内容,分别概括出开花前的“仙人掌”和“海棠、月季、文竹”雷花草的特点。

(4分)

(1)开花前仙人掌的特点。

答:

(2)海棠、月季、文竹一类花草的特点。

答:

22.根据(3)-(13)段的内容,概括出作者对仙人掌的感情所经历的四种变化。

(4分)

作者 、 、 、 。

23.在第(13)段写道:“我面对这皱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的美丽辉煌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

我深为自己的浅薄庸俗感到惭愧。”

请根据(3)-(13)段内容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是什么原因使作者“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1分)

答:

(2)作者为什么说自己“浅薄庸俗”?(2分)

答:

24.文章采用了纵横对比的手法,分别概括出纵向和横向对比的内容。

(4分)

(1)纵向对比为 和 的对比。

(2)横向对比为 和 的对比。

25.本文是一篇状物寓理的散文,作者通过对金色花的描写,要揭示怎样的一个道理?(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答:

答案:

1. 略 2.C 芒应为茫 言应为颜 谀应为腴

3.飞窜 飞翔 飞舞 翻 涌 4. 略 5.C 6.B

7.笔直的枝 / 淡青色 / 西北风

总说白杨树的特点

分说白杨树干、枝、叶、皮的特点

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8.无9.总——分——总 10.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 11.D

12.干、枝、叶、皮 形态(外形) 精神(内在)

13.北方的农民 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14.略 15.祗通只(只是);食通饲(喂养);见通现(显现)

16.马鞭 记载 难道 恐怕 17..错 错 错 对

18.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19.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20. 人才 能知人善任的统治者(慧眼识英才的圣明君主) 愚妄无知的统治者

21.外表丑陋却很倔强(或不美不雅却易于生活)

外表美雅却很娇弱(或既美又雅却不易于生活)

22.遗憾(或冷漠、冷淡、冷落) 厌恶(或讨厌、讥笑、鄙视)

惊奇(或惊异) 赞叹(或赞美、赞颂、称赞)

23. 仙人掌赖以立身的不过是一捧泥土,但他却倾注全部的心血,开出了这样震撼人心的金色花。

作者在仙人掌开花之前,曾厌恶、讥笑它的丑陋;只重视外在美而忽略内的精神

24.开花之前的仙人掌 .开花之后的仙人掌

仙人掌 海棠、月季、文竹之类的花草

25. 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考试试题

迎战考试,我们需要自信,我们要一如既往地坚持,让学习始终充满动力,富有效率,直到最后征服考试,下面我整理了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考试试题,供大家参阅。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谋生 举目无亲 苦涩(shè) 难以下咽(yàn)

B.禁止 穷得够沧 倾注(qīng) 唾手可得(tuò)

C.高粱 龙肝凤胆 奔丧(sàng) 寄人篱下(lí)

D.清晰 懵懵懂懂 轮廓(kuò) 立锥之地(zhuī)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B.一个很大很大的困难,除以13亿,就会变得微不足道;一颗很小很小的爱心,乘以13亿,就会聚成爱的海洋。

C.这篇作文没有中心,东拉西扯,语言呆板,让人感觉不知所云,莫衷一是。

D.老师告诉我们:要讲究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3.下面对《背影》一文中作者所写到的四次流泪,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为家庭的不幸而流泪,是悲哀的泪)

B.……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被父亲的爱感动而流泪,是感动、悔恨的泪)

C.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因父亲“背影”的消逝而流泪,是高兴的泪)

D.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因为疼惜父亲而流泪,是伤心的泪)

4.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西游记》中,唐僧先后在五行山收了孙悟空,鹰愁涧收了白龙马,高老庄收了猪八戒,流沙河收了沙和尚。师徒历尽磨难,取得真经。

B.衍太太是一个善良、朴实、疼爱孩子、精通礼节的人,鲁迅在《父亲的病》《琐记》《狗猫鼠》中表达了对她的怀念之情。

C.《鲁滨逊漂流记》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讲述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生活经历,语言浅显,叙事详尽,让读者感到真实可信。

D.《格林童话》反映了正义与邪恶、善良与凶残、智慧与愚昧、勤劳与懒惰等带有普遍意义的人生主题,表达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和美好的愿望。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这几项职工福利待遇,是全厂职工代表大会_________的,任何人无权随意改动。

②从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并不意味着学习的_________,而是要在新的条件下继续深入地学习。

③学生激情满怀,展望新的生活_________。

A.审定 终止 历程

B.审定 终止 里程

C.审订 中止 里程

D.审订 中止 历程

6.综合性学习。(6分)

(1)写出与下文意思对应的排比句和对偶句。(3分)

“不怕慢,只怕站。”只要你上路,就会发现诱人的风景;只要你迈步,就会看到远

大的前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路,可以丰富你五彩的年华;迈步,___________。

(2)为旅游公司设计两条广告语,意思是欢迎国外游客到中国来观光,并要体现中华民族热情好客的传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39分)

(一)阅读《背影》选段,回答问题。(11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批注示例:语言描写。在父亲的心目中,“我”永远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时刻需要嘱咐和照顾,读后能感受到一种含蓄而质朴的父爱。)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①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②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③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我”为什么“赶紧拭干了泪”?(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选段中两次写到流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作批注的读书方法,能及时记录并表达我们读文章时的思考、感悟。它可以谈感悟理解,或生发联想,或赏析艺术特色,或质疑问难。参照示例,任选文中两处画线句作批注。要求紧扣文章内容,表达通畅简洁。(3分)

[批注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注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注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分)

姥姥的端午

①十余年前的五月,姥姥忙碌完生命里最后一个端午,便匆匆离去。

②此后每自清明夜始,随着金银花的细碎步声,临近粽香五月,便有姥姥的絮语叮咛,踱着疲惫的小脚,轻轻推门,轻轻走近,拾起床边垂落的被角,为我一掩再掩。

③物质极度贫乏的岁月,端午,在童年的期盼中,总是姗姗来迟。等待中长大的日子,不知何时,青苇已隔夜盈尺。端午,似一株凌虚而至的瓦楞草,无声无息落在老家的瓦房上,就在某个清晨,姥姥推醒了还在熟睡中的我们,她说,粽子熟了。烧了一夜的灶火已渐燃渐熄,大锅里还咕嘟嘟冒着些微的水泡,粽香漫过那口大锅的四周,弥漫在农家小院上空,萦绕在孩子渴望的小嘴边,飘荡在蹦跳的童歌里。

④端午粽香,萦绕岁岁年年童谣,我们在姥姥精心赶制的一个又一个端午之后长高。姥姥一双操劳的枯手,渐渐托不住昔日蹒跚的娃儿们,当小弟也站在她身后,声渐雄浑之时,姥姥缓身回望,却已一笑白头。

⑤姥姥的端午,从老家搬到城里,仍旧初始味道。而安逸清闲的市民生活,狭窄的蜗居,使姥姥呆呆地坐在门前,想念乡间,想念宽敞的农家小院,鸡鸣犬吠,想念清晨蹚着两腿露珠,一双巧手侍弄过的黄瓜架、葡萄秧,想念老槐树荫下,几位老邻叙叙陈年旧话,农谚桑麻。姥姥似乎在那一年忽然苍老。

⑥最后的端午,姥姥依旧忙碌,她似乎始终是这个节日大会的主持人,任何人都可以忽略和忘记这个日子,唯她不能。我们从各自的家里奔来吃粽子的时候,还丝毫没有感觉到姥姥的端午,将在这里停留。只记得姥姥唠叨了许多,关于谁该谈朋友了,谁该快点结婚了,别让姥姥这么等着。大家听着,都没有在意。

⑦端午后几日,姥姥在一个深夜忽然丢下大堆未了的心事,匆匆撒手而去,我守在她床边仅仅一步之遥,却空着两手没留下老人家只言片语。

⑧次年端午,凝重在无限哀思里,大家小心翼翼躲闪着,似乎稍不留意会不慎碰落太多的哀伤。谈话间,说到童年,那苇塘、蛙鸣、老家的土炕、邻家小孩憨态可掬的猫头小布鞋……小弟忽然一句“一到端午,就想起姥姥来”。大家顿住了,都不说话,大弟站到阳台,低头点起一支烟,妈妈肩头抽动,不知谁的眼泪叮咚掉在米盆里,落在一只只秀气的青粽上……姥姥赐我农家巧手,包粽的“工艺”代代相传,粽香飘进以后的日子。

⑨端午,翠绿与寂静,蒹葭苍苍的古韵,带着一春濡湿的水汽,简淡、玄远。芦丛摇曳、薄雾轻裳,青衣姗姗,不禁想起眉清目秀,淡妆行走在阡陌上的秀丽村姑,初见有股矜持的'冷,一身素衣隔岸浅笑低吟,柔骨而就,甜而不腻,那种感觉在长久的凝睇里埋藏,永远都蛰伏在心灵深处不会消失。

⑩娴静的汨罗江,从远古走来,走近几千年光阴。姥姥的端午永远是其中一尺鲜洁的水,涤荡着我生命的五月,走过多少年,芬芳多少年。

(有改动)

11.通读全文,说说本文除了写“我”童年时的“姥姥的端午”外,还写了哪些“姥姥的端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

姥姥的端午永远是其中一尺鲜洁的水,涤荡着我生命的五月,走过多少年,芬芳多少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本文的题目是“姥姥的端午”,第⑨段看似与“姥姥”无关,实是文章独具匠心之处。请仔细揣摩,分析这样写对刻画姥姥的形象有何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端午节是我们大家的节日,本文为什么说它是“姥姥的端午”?请作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15济南)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分)

最温暖的一片阳光

李云迪

①母亲真的老了,有点像孩子般缠人。她每天都会打来电话。她耳朵有点背,电话里声音总是很大。其实母亲也没什么事,只是问我是否安好。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她就高兴地把电话挂掉。有时我忙,就会打断她的话,我能听得出那边轻轻的叹息。但母亲还是在每天上午九时左右打过来,正是太阳升在头顶的时候。

②这一天,母亲又来电话,除了问好外,还告诉我她去采了很多婆婆丁。母亲过去常用婆婆丁做蒸菜,婆婆丁一定要野生的,最好在打春时没有开花前去采,这时的最新鲜。小时候,我很爱吃母亲做的这个菜。我有些担心地告诉母亲,您都八十多岁了,千万不要去采野菜了,我会不放心的。母亲答应得很痛快。

③第二天正午时分,有人叩门,打开门见是母亲。她脸上汗津津的,花白的头发也有些凌乱。我急忙把母亲扶进屋内,埋怨她为什么不打电话告诉我。可母亲不理我的不满,喜滋滋地取出她做的蒸菜,看不出一丝倦意,我见她的手青筋暴露,手上有结痂的血口子,一定是采野菜时留下的。她说,快吃吧,还温和着呢。我怎么也想不到,母亲为了让我吃到她做的菜,竟然沐着风雨去野外,顶着晨星点灶火,用一股爱焰把菜做熟,搭乘公共汽车,颠簸几个小时,给我送来。在世上,凡是有母亲的地方,就会有奇迹。

④母亲真的老了。眼前的事情她往往记不住,可过去的事情却记得很清晰。母亲也有青春,只是离今天很远,她曾把箱子里保存的一条长裙拿给我看,告诉我她就是穿了这条长裙和父亲在向日葵下相识的。那长裙依旧如新,可裙子的主人却被时光洗老。腰弯了,头发白了,白得像天上的一片云。

⑤母亲生在青川江边,长在稻花乡里,母亲居住的老屋前有一条唱着歌的小溪。每当燕子呢喃着飞来的时候,桃花就开了。开着开着,桃花就落了。花瓣落在溪水里打着旋流远了,就像流远的岁月。老家的院子里种着两棵杏树,每当圆润的青杏结满枝头的时候,不等熟透,母亲就和小姐妹们采下来吃。那味道酸酸的,就像那时候心酸的日子。母亲在艰苦的岁月中学会了很多的家务活,有一手好针线,成家后很是勤俭。在那艰苦的日子里,她用那根银针缝补着旧衣裳一样的破旧岁月。父母感情很深,生活得很和睦。父亲在知天命之年患上了重病,离开了人世。母亲开始独自生活。我担心她孤寂,执意把她接到身边来。她不肯。她说,她能自理,也不想给我们增加麻烦。我给她请了保姆,可没几天就被她打发回去了。

⑥忽然想起,有两天没有接到母亲的电话了。我急忙打电话过去,多次无人接听,我有了不祥之感,乘夜车就往家里赶。赶到家里时,见母亲躺在床上,额头敷着毛巾。邻居大婶告诉我,母亲发了两天烧,烧得重时不断念叨着我的名字。我守候在母亲的床边,用手紧攥着她那像枯枝一样干瘪的手。母亲问我,你知道我最希望的事是什么吗?我摇摇头。她告诉我,最希望的事是让我永远不会老、永远不得病,如果有可能,让她代替我老、代替我生病,她也乐意:就是走了,也不扰动我,一个人悄悄地去找我的父亲。我听着,心被刺痛,泪如泉涌。我把脸紧紧贴在母亲的手上,整个人似乎已经融化了。

⑦往后的日子里,每天上午九时左右,也就是太阳升在头顶的时候,我都先把电话打给母亲,问候她是否安好。我还会幸福地眯着眼睛,虔诚地半张着嘴,侧着耳朵凝神听母亲讲着过去的故事。这个时候,我真的很温暖。母亲就是给我温暖的那一片阳光……

(有改动)

15.文章以“最温暖的一片阳光”为题目有什么好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品味语言,回答问题。(共6分,每小题3分)

(1)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3分)

她脸上汗津津的,花白的头发也有些凌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语境,赏析第④段中加点词语。(3分)

那长裙依旧如新,可裙子的主人却被时光洗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结合第③段内容,谈谈你对画线句“在世上,凡是有母亲的地方,就会有奇迹”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在构思和写作方法方面富有特色,请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发现和见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4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出发是一声铿锵的号令,出发也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出发要有方向,有了方向才不会盲动,有了方向才会有前进的动力,在前行中领略人生的风景。

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内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人名、地名,否则扣分。

题目:向____________出发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谋生举目无亲苦涩(shè)难以下咽(yàn)

B.禁止穷得够沧倾注(qīng)唾手可得(tuò)

C.高粱龙肝凤胆奔丧(sàng)寄人篱下(lí)

D.清晰懵懵懂懂轮廓(kuò)立锥之地(zhuī)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B.一个很大很大的困难,除以13亿,就会变得微不足道;一颗很小很小的爱心,乘以13亿,就会聚成爱的海洋。

C.这篇作文没有中心,东拉西扯,语言呆板,让人感觉不知所云,莫衷一是。

D.老师告诉我们:要讲究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3.下面对《背影》一文中作者所写到的四次流泪,分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

A.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为家庭的不幸而流泪,是悲哀的泪)

B.……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被父亲的爱感动而流泪,是感动、悔恨的泪)

C.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因父亲“背影”的消逝而流泪,是高兴的泪)

D.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因为疼惜父亲而流泪,是伤心的泪)

4.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西游记》中,唐僧先后在五行山收了孙悟空,鹰愁涧收了白龙马,高老庄收了猪八戒,流沙河收了沙和尚。师徒历尽磨难,取得真经。

B.衍太太是一个善良、朴实、疼爱孩子、精通礼节的人,鲁迅在《父亲的病》《琐记》《狗猫鼠》中表达了对她的怀念之情。

C.《鲁滨逊漂流记》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讲述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生活经历,语言浅显,叙事详尽,让读者感到真实可信。

D.《格林童话》反映了正义与邪恶、善良与凶残、智慧与愚昧、勤劳与懒惰等带有普遍意义的人生主题,表达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和美好的愿望。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这几项职工福利待遇,是全厂职工代表大会_________的,任何人无权随意改动。

②从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并不意味着学习的_________,而是要在新的条件下继续深入地学习。

③学生激情满怀,展望新的生活_________。

A.审定终止历程

B.审定终止里程

C.审订中止里程

D.审订中止历程

6.综合性学习。(6分)

(1)写出与下文意思对应的排比句和对偶句。(3分)

“不怕慢,只怕站。”只要你上路,就会发现诱人的风景;只要你迈步,就会看到远

大的前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路,可以丰富你五彩的年华;迈步,___________。

(2)为旅游公司设计两条广告语,意思是欢迎国外游客到中国来观光,并要体现中华民族热情好客的传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39分)

(一)阅读《背影》选段,回答问题。(11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批注示例:语言描写。在父亲的心目中,“我”永远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时刻需要嘱咐和照顾,读后能感受到一种含蓄而质朴的父爱。)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①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②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③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我”为什么“赶紧拭干了泪”?(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选段中两次写到流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作批注的读书方法,能及时记录并表达我们读文章时的思考、感悟。它可以谈感悟理解,或生发联想,或赏析艺术特色,或质疑问难。参照示例,任选文中两处画线句作批注。要求紧扣文章内容,表达通畅简洁。(3分)

[批注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注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注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测试题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初中频道为大家提供了 八下语文苏教版第一单元试卷题 ,供大家做完之后参考。

一、语言知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一组注音有错误,请选出来,它是()

A.黝黑(yǒu)滞留(zhì)广袤(mào)炽热(chì)

B.酒肆(sì)觅食(mì)犀利(xī)迁徙(xǐ)

C.哄堂大笑(hǒnɡ)文绉绉(chú)一掷千金(zhì)

D.花团锦簇(cù)黯然失色(àn)直言不讳(huì)

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翻来复去器宇轩昂鹤立鸡群忧郁消沉

B.成群结队美其名曰文质彬彬困惑不解

C.正襟危坐诚惶诚恐粗制乱造藏污纳诟

D.暗然失色不可名状美不胜收微不足道

3.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

B.我在神话世界里翻来覆去睡不着。

C.取得了成绩当然值得高兴,但是不能因为成绩就连我们的失误也一笔抹杀了。

D.小罗看好了那件款式新颖的运动服,可惜带的钱不够,只好忍痛割爱。

4.在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填上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______________睡安稳。

②爱国青年也_______,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它的影响。

③因为看得他有些_______,便说了一个安慰他的谎话。

④一段落已完,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_______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

A.居然愤然凄然自然B.自然愤然凄然居然

C.自然凄然愤然居然D.凄然自然愤然居然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学校新的领导班子健全并建立了一整套班级管理制度。

C.这次会议规定每一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能超过30分钟。

D.青神中岩寺风景迷人,还有那丰富味美的小吃也吸引着大量的游人。

二、积累、整合与运用

6.积累知识:诗句填空。

①《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②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体现诗人观察景物精细,令人赞叹的两诗句是:_______,_______。

③《相见欢》中描写庭院中的清幽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苏幕遮碧云天》中由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且离情别绪隐寓其中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⑤《终南别业》中写出诗人的兴趣和欣赏美景时的乐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7.走进名著:列夫托尔斯泰,一个享誉世界的名字,一个让无数人为之敬仰的文豪。他的许多作品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那么,请同学们动动脑筋,想一想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有什么还有哪位作家为他作“传”?书名叫什么?

8.筛选信息: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0个字)

目前,全球已有85个国家的2300余所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3000万外国人正在学习中文。许多外国人为留学、就业、投资、贸易等,苦学“方块字”,苦练“中国话”。英国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拨款100万英镑普及中文学习;美国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韩国不少企业都开设中文学习班。

9.在下列文后的横线上写一句总结性的话,要能概括短文的主要含义。

郭功甫经过杭州,带一首诗去请教苏东坡。见苏东坡后他自己先朗读一遍,慷慨激昂,抑扬顿挫,声音宏亮。郭读完后问苏东坡:“请看我这首诗能打几分?”苏答:“十分。”郭心中十分得意,又请苏再详细指出哪些地方最好。苏东坡捻须微笑说:“十分么,七分是读,三分是诗,加起来是十分啊!”

苏东坡对郭功甫诗作的评说,告诉我们_______

10.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母爱是世界上最崇高的爱。阅读下面的小诗,补写第二小节的空缺内容,使之与一、三小节保持连贯。

小时候,母爱融在乳液里,吮着它,香甜甜。

上学后,母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大后,母爱藏在枕头里,枕着它,爱绵绵。

初中各科目的学习对同学们提高综合成绩非常重要,初中频道为大家准备了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 ,欢迎阅读与选择!

一、积累运用。

1、读下面的句子,根据拼音提示,把恰当的字填写在横线上。

人就是这样,当你以一种huò①_____达、乐观向上的心态去构筑未来时,眼前就会呈现一片光明;反之,当你将思维yòu②_______于忧伤的fán③_____笼里,未来就变得暗淡无光了。长此下去,你不仅会将最起码的信念和拼搏的勇气mǐn④_____灭,还会将身边那些最近最真的欢乐失去。

① ② ③ ④

2、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将正确字写在横线上。

A、坦荡如砥争研斗艳振耳欲聋不言而喻

B、一泄千里纵横决荡忍俊不禁刻骨铭心

C、贯穿始终潜滋暗长不折不扣因地治宜

D、盘虬卧龙一如即往 略胜一筹藏污纳垢

3、默写。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②世有伯乐,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翅湿沾微雨, 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马说》一文中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根本原因的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项是( )

⑴我只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⑵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____________________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A、站立 进入 B、站立 扑入 C、伫立 进入 D、伫立 扑入

5、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个作文的片断,仔细阅读后,对不通的地方、有废话的地方、有语病和错别字包括标点使用不当的地方加以修改。

早晨我们不得又被闹钟叫醒,狼吞虎咽地吃完早饭,然后冒着危险在马路上与汽车出生入死;由于上午的学习惯性和未完成的课堂作业,我们一边吃饭一边还在大话学习,讨论学习生活;傍晚回到家,吃完晚饭,又开始做家庭作业,一直做到两眼惺松而入睡。

6、选出说法有错的一项( )。

A、《紫藤萝瀑布》和《海燕》都是状物抒情的散文,都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健康情怀。

B、《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构思精巧、情景交融又富有哲理的散文,题目中“瀑布”一词,用象征手法既状写出紫藤萝盛开的壮观,又暗示生命长河的伟大。

C、《马说》是一篇议论文,借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不能识别人才,反而摧残人才、埋没人才表达了强烈的愤懑之情。

D、茅盾的《白杨礼赞》和高尔基的《海燕》都运用了象征手法。

7、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要点(20字以内)。

本报讯广东省组织大学生到欧洲考察,这些学生对巴黎艺术殿堂的经典之作提不起兴趣。本来安排8小时的参观,有的学生不到1小时就走马观花地看完了,坐在一边聊天吃零食。有的说,凡尔赛宫就是一条笔直的马路,旁边建了几座古怪的房子;有的说,罗浮宫里面的绘画和雕塑千篇一律,没有什么好看的。

学生的表现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遗憾,也是一种文化上的遗憾。教师和艺术工作者应当深刻认识到,艺术审美兴趣和能力是构成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欠缺,必然成为精神生活的贫困者。可以想象,如果我们这个民族的下一代痴迷的都是武侠剧、情感偶像剧等东西,那么势必带来总体艺术鉴赏力的低下,民族命运会怎样?

我的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

8、名著阅读。

茅盾曾经对《水浒》中一些人物作过深刻的评价:“对于甲,我们可怜其遭遇,鄙薄其为人;对于乙,我们寄以满腔的同情,深惜其认识不够;对于丙,我们却除了赞叹,别无可言。”(备选答案:宋江、林冲、李逵、杨志、鲁达、时迁)

根据你的理解,甲是 ____________________,乙是 ____________________,丙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你仿照下面示例,从“棉花、帆、钉子、谷穗、牡丹、梅花、菊花、竹子”等选项中任选两个,各写一句含有生活哲理的格言。

示例① 根:蓬勃向上的生命,以及默默无闻的奉献,全部属于大地母亲;如果离开大地的怀抱,一切的成就,都会成为泡影。

示例②藕:无论是生活在水中,还是生活在淤泥里,都能够保持一个纯洁的灵魂。

格言①:____________________

格言②: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阅读与鉴赏

(一)赠从弟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1.这首诗通篇以_______为喻,赞颂了什么?

12.对下列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中,“亭亭”的意思是“高耸的样子”,写出了青松挺立风中的形象。

B.三、四两句连用两个“一何”,第一个“一何”突出了风之大,第二个“一何”突出了青松的雄健挺拔。

C.反衬手法的运用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主要特点,全诗以“山上松”的坚韧反衬出“谷中风”的迅疾。

D.本诗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对从弟的劝勉之意不言而喻。

(二)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唱歌)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城外大道旁),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道歉)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秦青弗止。②响遏行云。

14.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的用法或意义

①薛谭学讴于秦青②饯行于郊衢

15.翻译:谭乃谢求反。译文:_______

16.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17.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三)读书佐酒(元)陆友仁

苏子美①豪放不羁,好饮酒。在外舅②杜祁公家,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③。公深以为疑,使子弟④密觇⑤之。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至“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⑥,遽抚掌曰:“惜乎,击之不中!”遂满饮一大白。又读,至“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⑦,此天以授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复举一大白。公闻之,大笑曰:“有如此下酒物,一斗不为多也。”(选自《研北杂志》)

【注释】①苏子美:即宋代诗人苏舜钦,子美是他的字。②外舅:岳父。③率(lǜ):标准。③子弟:家中的晚辈。⑤觇(chān)偷看。⑥副车:帝王外出时随从的车。⑦始臣起下邳(pī),与上会于留指张良在下邳得到《太公兵法》,后与刘邦于留县相会的经历。上,指刘邦。

1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好饮酒(2)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

(3)遽抚掌曰(4)与上会于留

1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以一斗为率(把、用)B.击之不中(指代副车)

C.遂满饮一大白(于是、就)D.与上会于留(在)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公深以为疑,使子弟密觇之。②遂满饮一大白

①_______

②_______

21.对子美的这种读书的习惯,你怎么看?

22.从文中看,苏子美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现代文阅读与理解

(一)

①“娘,您别送了,”我喉咙涩涩的,“天不早了,您回去吧!”

②“娘晓得。我儿上了大学,娘心里高兴,我儿给娘和你爹争了气。”车窗外的娘眼眶红红的,笑着说,“娘没文化,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娘只指望我儿今后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要多挺一挺,咬咬牙,也就过去了……”

③“我记住了,娘……”我哽咽着,低下头……

④娘终于回去了,一直没有回头——我知道,娘一回头,就又舍不得走了,娘每走几步,便伸起手擦眼泪。娘瘦小的背影渐渐模糊。泪水顺着我的脸颊毫无顾忌地流下来。

⑤那一晚,我失眠了——想娘,为了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

⑥娘不识字。小时没念过书,就因为家里穷。十三四岁的时候,就跟着别人到大山中去砍柴,晒干了晾干了,再挑到十几里外的集市上去卖。收购干柴的老板欺负娘不识字,记数用“壹贰叁肆”。故意克扣柴的重量。娘气得不行,只有哭。她一边哭,一边暗暗发誓:以后就是典家什、当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识字念书,不能当“睁眼瞎”。

⑦穷人的孩子当家早,理事早。哥哥和我小时念书用功,期中、期末总是每人摞着一叠奖状回家,这是娘最高兴的时候。但一到开学,娘就犯愁了。兄妹三人都念书,三双要钱的手都伸向娘。爹心眼儿实,只能靠卖力气挣钱,可那点微薄的收入仅够敷衍油盐酱醋。娘只有一个办法——借!

⑧东家跑,西家串,鞋底磨穿了,嘴皮也磨破了。大清早出去借,往往半夜才能回来。好几次梦中醒来,我听见娘和爹的叹息声、交谈声,还有娘低低的抽泣声。娘为了凑齐兄妹三人的学费,好几天都吃不下饭,却从来没抱怨过半句——娘一辈子也忘不了那个誓言。

⑨我读高二那年,家里已经穷得叮当响。欠了一屁股债不说,屋破偏逢连绵雨,娘在干活时又不慎扭伤了脚。赤脚医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医好娘的脚。由于没钱进医院,娘从此走起路来一瘸一瘸的。可娘粗活、重活照样干。那时,我在校寄宿。礼拜六,我回家拿伙食费,看娘的表情,我没忍心问。礼拜天,娘一大早就出去了,傍晚还没回来。我苦着脸,正打算返校时,远远地,我看见娘了——娘拄着一根竹竿,一瘸一拐地走回来了!长长的大路上,夕阳的余辉将娘的身影拉得好长好长。每走一步,娘都要咬一下嘴唇——娘分明疼啊!但娘为了省那五角钱车费,硬是咬着牙从十几里外的亲戚家一步一拐地走回来了!五角钱!就为了省五角钱给儿子作伙食费啊!

23.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24.第②段画线句子表现母亲_______品质;她将这句话说给儿子听的用意是_______

25.第⑧段画线部分的“那个誓言”指_______

26.文章三次写“我”的流泪,请用简练准确的词语分别写出三次流泪的不同:

第一次流的是_______的泪;

第二次流的是_______的泪;

第三次流的是_______的泪。

27.第○11段“我拿着钱,无言地跪下了”联系上文,揣摩此时“我”的心理活动。

28.第○12段“娘收到我在天安门前照的相片后,用一块新手绢小心地包着。几乎每天晚上她都要就着昏暗的灯光细细地瞅着,看的时候,总是一个人乐着……”联系全文,试揣摩母亲灯下看照片时的心理活动。

(二)“灵魂细胞”真的存在吗

近期,英国科学家对超自然现象开展的大规模科学调查表明,虽然世界上并没有“鬼魂”的存在,但不少人总煞有介事地说某地方闹“鬼”,令人困惑不解。其实,这不是人们凭空幻想出来的,而是由环境和人体“灵魂细胞”产生的思想意识造成的。

科学家对英国几处传说闹“鬼”最厉害的地方进行实地考察,那些让人毛骨悚然的“鬼屋”,与其说里面有“鬼”的活动,还不如说是气流和照明设备的原因。心理学家发现,那些报称见到“鬼”或感觉有“鬼”的人说的都是亲身感受,但这些都可以用自然现象加以解释。寒冷的气流、昏暗或变化不定的照明、恐怖幽闭和磁场变化都能造成一种不安的感觉,有些人会把这种感觉解释成有“鬼”。

由赫特福德郡大学的理查德怀斯曼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对伦敦西南部汉普顿宫的传说中的“超常现象”进行了调查。据说,原来属于亨利八世建成的汉普顿宫阴魂不散,这些鬼魂中就包括1542年被砍头的凯瑟林霍华德。

怀斯曼小组的研究结果发表在《英国心理学杂志》上,文章中指出,这个宫中的“闹鬼”之处往往位于气流通过的当口或当地磁场发生明显变化的地方。怀斯曼还亲有感受地说:“走进去的人的确有一种遇到‘鬼’的感觉。但是,造成这种现象的真正原因都是有自然规律可循的。人们并没有遇见‘鬼’,只是把感觉到的东西解释成‘鬼’。”

在这方面进行深层次研究的是,曾和詹姆斯沃森于1953年一起揭示DNA双螺旋结构的科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研究意识的产生,尤其致力于反驳鬼魂存在的学说。他认为,人的灵魂或意识根本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由人体大脑中的一小组神经元细胞产生和控制的。他说:“我的科学信仰使我相信,我的思想、意识完全可以用大脑中一些神经细胞的交互作用来解释。”不久前,他和他的研究小组通过大量实验终于发现了人类的“灵魂细胞”。

29.快速阅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l)“灵魂细胞”是否存在?(2)人们常说的闹“鬼”究竟是怎么回事?

30.通过文章对说明对象的说明,可以看出文章使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使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

31.倒数第二段加横线句子中的“这”指代的内容是_______。

32.科学家经过研究得出“灵魂细胞”存在的结论,这一成果是_______学、_______学和_______学等领域共同研究的结果。

33.学了这篇文章,如果你再听到有关闭“鬼”的说法,你将怎样用科学的道理对其进行解说?

五、写作

34.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请以“我多想再让您牵着我”为题写一篇作文。

(2)牵挂是人类从幼到老贯彻始终的一种情结。它是感情的依托,心灵的闪电,精神的升华。正因为有了牵挂,人类才有了众多的动人心弦的的历史,也正因为有了牵挂,生活中才涌现许多缠绵悱恻的故事。请以“牵挂”为话题写文章,自拟题目,注意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600字左右,文体不限。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题

对于初中生来说,要想学好语文,多做试题是难免的,下面我整理了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题,供大家参阅。

一、积累运用(21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 )(3分)(新改)

A.畸形(qí) 滞留(zhì) 眼翳(yì) 文绉绉(zhōu)

B.诱惑(yòu) 胡髭(zī) 诘责(jí) 穈先生(méi)

C.解剖(pāo) 黝黑(yǒu) 颔首(hàn) 一绺绺(liǚ)

D.锃亮(zènɡ) 粲然(càn) 脊背(jǐ) 庶祖母(shù)

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翻来复去 器宇轩昂 鹤立鸡群 忧郁消沉

B.成群结队 美其名曰 文质彬彬 困惑不解

C.正襟危坐 诚惶诚恐 粗制乱造 藏污纳诟

D.暗然失色 不可名状 美不胜收 微不足道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B.体育考试时,李明考试成绩优秀,无独有偶,王新也获得了优秀。

C.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任,决不允许马虎从事,敷衍塞责,玩忽职守。

D.谈起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4.对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的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1)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2)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3)在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

(4)大自然有时也会向她的儿女开战,在她那温柔美丽的外表下面还隐藏着利爪哩!

A.比喻 引用 排比 拟人 B.拟人 反语 比喻 比喻

C.比喻 反语 比喻 拟人 D.拟人 引用 排比 反语

5.名著阅读。(4分)

(1)《藤野先生》的作者是_________,本文选自_________。(1分)

(2)《我的母亲》的作者是_________,著名的_________,他早年积极提倡白话文,对新文化运动、新文学革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1分)

(3)列夫托尔斯泰,一个享誉世界的名字,一个让无数人敬仰的文豪。他的许多作品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那么,请同学们动动脑筋,想一想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有哪些?(举两例即可)(2分)

6.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2)两小题。(5分)(2015杭州)

今年母亲节,许多年轻人在微信朋友圈晒文字,秀照片,倾诉对母亲的爱,表达对母亲的感恩和祝福。而在现实生活中,年轻人往往不太习惯向母亲当面表达感情,他们或忙于学习,或忙于工作,或因为其他种种原因,很少陪伴母亲。在这个属于母亲的节日里,他们通过微信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

___________。一方认为,这是年轻人有孝心的表现,值得点赞;另一方认为,这是作秀,是给别人看的。网友调侃:“什么地方儿女最孝顺?微信朋友圈。”

(1)在第二段横线上填写一句话,使两段文字衔接自然。(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就年轻人表达爱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语言简洁。(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39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13分)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7.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选段的主要内容。(2分)

8.“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无非”应理解为____________,表达出作者____________的情感。“这样”指代____________,这一句在结构上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5分)

9.“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这里的“确”和“但”表现了什么?(2分)

10.“实在标致极了。”你怎么理解“标致”一词?(2分)

11.你认为作者写这一部分内容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请发表一下你的看法。(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4题。(8分)(2015南京)

有一天晚上母亲出去一趟,留下我看家带孩子;我闷得慌,便翻开后父的一本书——大仲马的《医生札记》,里面夹着两张钞票,一张是十卢布的,一张是一卢布的。书是看不懂的,我合上它,可是忽然想到,一个卢布不仅可以买《使徒传》,大约还可以买一本讲鲁滨逊的书。我在这之前不久在学校里才知道有一本这样的书:在严寒的一天,在课间休息时,我给孩子们讲童话,忽然,其中有个小孩轻蔑地说:

“童话,狗屁,鲁滨逊才是真正的故事呢!”

后来又发现几个小孩是读过鲁滨逊的,大家都夸奖这本书,外祖母的童话不被人欢迎很使我生气,于是就打算读一遍鲁滨逊,为了也能够说一句:这是狗屁!

第二天我带到学校一本《使徒传》和两卷破烂的安徒生童话,三斤白面包和一斤灌肠。在弗拉基米尔教堂菜园旁边的又小又黑的铺子里有鲁滨逊,一薄本黄色封面的小书,在第一页上画着一个戴毛皮圆帽子、披着兽皮的大胡子,这使我不喜欢,可是童话书,别看它们破烂,连表面看过去也觉得可爱。

中午休息的时候,我和孩子们把面包和灌肠分着吃了,我们开始读一个美妙的童话《夜莺》,这个童话立刻抓住所有人的心。

“在中国,一切居民都是中国人,连皇帝也是中国人。”我记得,这一句话,由于它的单纯、含着快乐地微笑着的音乐,还由于它有一种异常美好的东西,使我感到愉快的惊奇。

我在学校里没能把《夜莺》读完,因为时间不够。我回到家里的时候,母亲站在炉台旁,手拿着煎锅把儿,正在煎鸡蛋,她用奇怪的、遏制的声音问道:

“你拿了一个卢布?”

“拿了;这不是买的书……”

她用煎锅把儿狠狠地打了我一顿,把安徒生的书没收了去,永远藏在不知什么地方,这比挨打更令人悲伤。

(节选自高尔基《童年》第十二章,刘辽逸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12.为什么“我”本想买讲鲁滨逊的书,却买了安徒生童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联系具体内容,说说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从上文和其后的情节来看,一卢布事件给“我”带来了哪些后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18分)(2015乐山)

老师! 老师!

阎连科

①我又见着我的老师了,如朝山进香的人见到他自幼就心存感念的一位应愿之神。

②在今年正月,我回家奔三叔的喜丧事。在这闲空间,张老师到了我家里,坐在我家堂屋的凳子上。乡间室内的空旷和凌乱,分隔着我与老师的距离。相向而坐,喝着白水,削了苹果,说了很多旧忆的伤感和喜悦,诸如三十几年前在初中读书时,我的学习,我的作业,我的逃课。

③我老师张梦庚的一生,清寂中夹缠暖意,暖意里裹藏着刺骨的寒凉。

④生于上世纪的20年代末,老师读书辍学,辍学读书,反反复复,走在田埂与人生的夹道中,经历了抗战和解放战争,有了1949年的红旗飘扬,记忆中从来都是饥饿辛劳,土改时家里却忽然成了地主。好在,他终归识字,也有文化,祖国的乡村,也最为明白文化的斤两,虽然文化不一定就是尊严富贵,可让孩子们认字读书,能写自己的姓名和粗通算术,也是生活的必然部分。于是,老师就成了老师。从一个乡村完小到另一个乡村完小,从一个乡村中学到另一个乡村中学。直至改革开放后,他被调入县里的一所高中,做了教导主任,最后主持这个学校的工作。一晃就让他全部人生的金贵岁月,43个春秋的草木荣枯,都在布满土尘、青草蓬生的学校里荣枯衰落,青丝白染。

⑤不知道老师对他的人生有何感想,从他写的一本《我这一生——张梦庚自传》的简朴小册里,读下来却是让人心酸胃涩,想到世事的强大和个人的弱小,想到命运和生命多么像流水在干涸沙地上蜒蜿涓涓,奔袭挣脱,流着流着,可终归无法挣脱干涸的吞没。最后的结局是,我们毕业了,老师白发了;我们中年了,老师枯衰了。我们成家立业了,而老师却在寂静的人生中,望着他曾经管教训斥抚疼过的学生们,过着忆旧的生活,想着那些他依然记得、可他的学生们早已忘却的往事。

⑥还记得,初一时,他是我的班主任,又主教语文。一天酷暑,我家棉花地里蚜虫遍布,多得兵荒马乱,人心恐惧,我便邀了班里十几个相好的男同学,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自然,那一天教室里学生寥寥,老师无法授课而只能让大家捧书阅读。从棉花地里回校的来日上午,老师质问我为什么带着同学逃课,我竟振振有词地说,是带着同学去棉花地捉了半天蚜虫;竟又反问老师道,地里蚜虫遍布,我该不该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说蚜虫三天内不除掉去净,棉花就会一季无收,时间这样急迫,我家人手不够,我请同学们去帮半天,到底又做错了什么?

⑦事情的结果,似乎我带同学们逃课捉虫正合校规事理,反让老师在讲台上一时有些哑

言。回忆少时的无理取闹,强词夺理,也许正是自己今天在写作中敢于努力把不可能转化为可能的开始。可是,现在,面对耄耋(mào dié,指年纪八九十岁)老人,给我一生养育呵护的父辈尊者,我心里三十几年不曾有的内疚,忽然如沙地泉水般汩汩地冒了出来。

⑧我们就那样坐着喝水聊天,说闲忆旧,直至夕阳西下,老师执意要走,不无快意地说他的子女们都在外工作,孝顺无比。真是天应人愿,让一生坎坷、教书认真的老师,年老时,子女有成,学生有成,仿佛曲折的枯藤根须,终于也繁漫出了一片森林。

⑨老师从我家离去时,是我扶他站起;离开院子时,是我扶他过的门槛;送至门口远去时,是我扶他过的一片不平不整的地面。我的父亲离开人世太早,扶着老师的时候,我就像扶着我年迈的父亲。望着村头远去的父亲般的老师,落日中他如在大地上移动的一棵年迈的树。直至他在村头缓缓消失,我还看见他在我心里走动的身影和慢慢起落的脚步,如同宁静里我在听我的心跳一样。

⑩说不出老师哪儿伟大,可就是觉得他伟大。也许这个世界,凡人才是真正的伟大,而伟大本身,其实正是一种被遮蔽的大庸大俗吧。

(选自《读者》2015.10,有删改)

15.文章写与老师相见,说了很多旧事。请概括出“我”初中时做的那件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说说文章题目“老师!老师!”有什么特点,用这个标题有什么妙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结合文章,理解第⑨段画线句子的含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为什么说张梦庚老师的一生“清寂中夹缠暖意,暖意里裹藏着刺骨的寒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者说,就是觉得老师伟大。结合全文,说说张老师的“伟大”表现在哪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40分)

20.请以《母爱,触动了我的心灵》为题,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字母代替;④不得抄袭。

2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