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

5U文学网 > 作文 > 作文素材 >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理论的书籍,文学书籍人物有哪些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理论的书籍,文学书籍人物有哪些

| admin

依据马振方的人物类型理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类型有哪几种

关于人物形态的分类,比较有影响的是英国作家爱·摩·福斯特的分法。他在《小说面面观》中将人物性格分为扁形和圆形两种类型。所谓扁形人物,就是按照一个简单的意念或特征而被创造出来的类型人物或漫画人物,其性格特征可以用一句话加以概括。所谓圆形人物,就是性格比较复杂,因而不能用一句话加以概括的人物。福斯特对人物性格型的两分法简单明快,通俗易懂,其中包含不少合理成分,因而很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但是,如果深入到具体作品、具体人物来考察来衡量,就会发现“两分法”不免失之于粗疏和过于简单化,用以解释文学史上许多著名典型形象的性格十分牵强,不能令人信服。对此,我国学者马振方在他的《小说艺术论稿》中进行了深入详细的分析和检视。他从古今中外文学实际出发,同时吸取福斯特理论的合理之处,提出了自己的人物类型理论——把人物性格分为三类:扁形人物,尖形人物,圆形人物,并且对每一类人物的特征都给予了更为科学更为合理的解释。下面,我们就以马振方先生的分类为依据,结合作品中具体人物形象,简要介绍三类人物性格的特征。�

1、扁形人物�

如上所述,扁形人物是指性格特征单一,可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加以归纳概括的人物形象。这类人物的创造,目的是为了传达作者的某种意念。具体说又可分为两类:观念型和特征型。

观念型扁形人物,是作者为表现某种思想观念而借用的工具或符号。�

例如,日本作家星新一有一篇小说叫《自信》,写一个名叫西岛正男的独身青年,住在某公寓某房间里。一天晚上,忽然有一个自称“西岛正男”的汉子大模大样地走了进来,声称自己就是这房间的主人。正男认为那汉子是开玩笑,是恶作剧,是神经不正常,因而左盘右问,并且用种种办法来证明自己是“西岛正男”而来人不是“西岛正男”。但在盘问及想办法证明自己身份的过程中,那汉子神态率真、自然,泰然自若,充满自信;而自己心里却越来越虚,越来越不敢自信,最后竟至于承认:“大概您是真正的正男。即使事实并非如此,可你很有自信,您有存在的价值。”于是,只好自己灰溜溜地离开自己的屋子,“茫茫的夜雾将他吞没了”。

这篇作品,情节很荒诞,寓意很明显。作者想借西岛正男这一人物传达自己对人生的某种观察:生活中有的人缺乏自信,以至于缺乏到连自己是自己都不敢相信。西岛正男的性格被夸张被变形,因而很典型很单一。他还有没有其他性格特征我们一概不知。这是一个典型的观念型扁形人物。

现代作家注重对人生、对历史、对社会的哲理思索,所以常常借助于夸张、变形、象征、隐喻等艺术手法,创造纯寓意的人物形象,作为显示某种思想观念的艺术符号。再如卡夫卡著名的《变形记》写小职员格里高尔一觉醒来,发觉自己变成了一只丑陋的大甲虫。顿时间,周围人对他的态度全变了,即使他最亲近的人——父母和妹妹——也对他十分厌恶,没有同情和怜悯。他自惭形秽,无地自容,孤独而又惊恐,最后只有悄悄死去,人们这才如释重负。这篇作品的故事框架离奇而荒诞,这其实是一篇比较典型的现代寓言。卡夫卡感觉到了西方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凉薄和脆弱,设想一旦发生什么变化——例如某人突然遭到了不幸,不但得不到同情和援助,能得到的大约只有普遍的厌弃。卡夫卡用这篇“寓言”传达了自己的这一认识。格里高尔作为一个艺术形象,只是一个传达观念的载体而已。

观念型扁形人物自古就有。例如:“远古神话传说中的部分人物。如开天辟地的盘古,抟土造人的女娲,窃药奔月的嫦娥,怒触不周之山致使‘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的共工,都是表现古人思想观念的符号,是古人对天地、自然形象的解释。”再如,“单纯表现迷信观念、宗教信条的人物。六朝志怪小说中的许多人物都是为‘记经像之显效,明应验之实有’服务的,是善恶报应、因果轮回等宗教观念的形象化。此种人物在小说史上历代不绝,古典名著《聊斋志异》也不乏其例”。还有,“以写实形式出现而无生活血肉的概念化人物。这是图解观念的稻草人,或宣示观念的传声筒;有些脚色被纳入所能想见的种种美德或丑行,看上去似乎很多面,实际上是高尔基说的那种善或恶的‘容器’,仍是体现观念的工具”。(马振方《小说艺术论稿》第3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这一类型的人物,清代小说《野叟曝言》的主人公文素臣可以算作一个标本。作者试图把他塑造成浑身放光彩的神圣人物,说他“是铮铮铁汉,落落奇才,吟遍江山,胸罗星斗。说他不求宦达,却见理如漆雕;说他不会风流,却多情如宋玉。挥毫作赋,则颉颃相如;抵掌谈兵,则伯仲诸葛,力能扛鼎,退然如不胜衣;勇可屠龙,凛然若将陨谷。旁通历数,下视一行;闲涉歧黄,肩随仲景……”(《野叟曝言》第一回语,转引自《鲁迅全集》第9卷第24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总之,他文功武烈,并萃一身,天下少有,古今无双。不仅如此,作者还要进一步“美化”他,说他还是玩女人,生孩子的好手,说他姬妾成群,生24男,男又大贵,且生百孙。如此等等。肉麻之至。鲁迅说,凡人尘荣显之事,为士人意想所能及者,此书几毕载矣,惟尚不敢希帝王。可以说,文素臣的性格集当时理学家们梦境之大成,看似多面实则是木偶。在扁形人物中,这种以写实形态出现的概念化人物,最令人讨厌。�

特征型扁形人物,特点是具有某种孤立的具有象征意义的性格特征,是某种性格特征的抽象。

例如王蒙的小小说《雄辩症》,写一位病人前往医院就诊。医生说请坐。病人说,为什么要坐呢?难道你要剥夺我的不坐权吗?医生无可奈何,说请喝水吧。病人说,这样谈问题是片面的,因而是荒谬的,并不是所有的水都能喝。例如你如果在水里掺上氰化钾,就绝对不能喝。医生说,你放心,我这里并没有放毒药。病人说,谁说你放了毒药了呢?难道我诬告你放了毒药?难道检察院起诉书上说你放了毒 药?我没有说你放毒药,而你说我说你放了毒药,你这才是比毒药还毒的毒药!……短短几百字,小说创造出一个具有突出性格特征——雄辩症——的人物形象。这种性格特征是一种夸张一种概括一种象征,从中能见出时代的某些印痕。人物有现实外表,却又显然非写实,而颇像寓言。在古代寓言中,有一些具有单一性格特征的人物。如愚公、智叟、东郭先生以及“守株待兔”、“刻舟求剑”、“揠苗助长”、“削足适履”、“杞人忧天”、“叶公好龙”等故事中的主人公。神话中也有这类人物,如夸父、精卫、羿、刑天、普罗米修斯等。

2、尖形人物�

尖形人物的基本特征是,一,有多方面的性格特征,不像扁形人物只有一面;二,在多方面性格特征中,某一侧面特别突出,超常,引人注目。尖型人物不是平面人物,而是立体人物。他们就像几何图形中的各种锥体,都有一个引人注目的高高的尖顶——尖端特征。

例如《三国演义》中的关羽,是很成功因而也很动人的艺术形象。清人毛宗岗在评点《三国演义》时对他评价甚高:“历稽载籍,名将如云,而绝伦超群者莫如云长。青史对青灯,则极其儒雅;赤心如赤面,则极其英灵。秉烛达旦,人传其大节;单刀赴会,世服其神威。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是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第219页,中华书局1981年版。)总之,关云长是封建时代传统道德的楷模,在他身上集中着多方面的性格特征。诸如忠、义、仁、智、勇、信、骄……但最突出的是忠、义、勇。所以在小说《三国演义》行世之后,终于被尊为“忠义神武关圣帝君”。�

再如《水浒传》中的李逵,通常被认为是性格最简单的形象——其基本性格特征是鲁莽。但是,如果深入研究就会发现,李逵性格并不止是一个“鲁莽”,而是还有直率、天真、无私、至诚、勇猛、孝顺、讲义气等,甚至有时还耍无赖、弄狡猾,一副可爱的儿童相。�

再如著名的阿Q,也很复杂或者说很丰富。有学者用系统论方法对阿Q性格作了全面分析,指出他既质朴愚昧又狡黠圆滑;既率直任性又正统卫道;既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既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既狭隘保守又盲目趋时;既排斥异端又向往革命;既憎恶权势又趋炎附势;既蛮横霸道又懦弱卑怯;既敏感禁忌又麻木健忘;既不满现状又安于现状;如此等等。不过,虽然阿Q的性格有如此多的侧面,但其最突出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他的“精神胜利法”,能够让人一下子记住的,还是阿Q自我安慰的话:“我们过去比你阔多了”“儿子打老子”。

类似关羽、李逵、阿Q这种既有多侧面又有突出点的人物形象,中外文学史上比比皆是。如极端主观主义的堂·吉诃德,吝啬得出奇的葛朗台老头,懒惰成性的奥勃洛莫夫,人道主义楷模冉阿让,投机大王乞乞科夫,伪君子答丢夫,野心家麦克白,妒忌狂奥塞罗,“套中人”别里科夫等等,都是尖形人物的显例。中国古典小说中尤其多,明代三大小说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大多属于这一形态。�

3、圆形人物�

与尖形人物相比,圆形人物的根本特点是没有超常的性格特征,更逼似生活中的真人,常人。当然,这并不是说圆形人物没有突出的性格特征,而是说圆形人物即使有突出的性格特征,但与现实的人相比,并不超常,没被漫画化,也不带类型性,就像生活本身一样,如林黛玉的多愁善感等等。(参见《小说艺术论稿》第3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让我们举个当代小说中的成功例子吧——刘震云的中篇小说《单位》和《一地鸡毛》中的小林。小林大学毕业,分配到某国家机关当职员。刚开始来到单位,小林仍是学生脾气,跟个孩子似的,对什么都不在乎。譬如说,常常迟到早退,上班穿个拖鞋,不主动打扫办公室的卫生,还常约一帮分到其它单位的同学来这里聚会,聚会完也不收拾。领导批评他,他还顶嘴。党小组长劝他写入党申请书,他说“我对贵党不感兴趣”。但两三年下来,小林“幡然悔悟”,发现应该改掉孩子脾气。首先是同时分配工作的不少同学开始提升,而自己还是个大头兵;再者是结婚了没房子,与别人合住一套房子;还有,结了婚生了孩子,又接母亲来住,工资低生活紧张,而要分房子涨工资就要提级,提级就必须入党,必须在单位混得好,处好人际关系。从此,小林像换了一个人:上班准时准点,不再穿拖鞋,不与人开玩笑,积极扫地打开水,主动干一切别人不愿干的杂务,帮领导搬家卖大力气,写入党申请书外加一个月一次思想汇报。宁肯忍疼让孩子喝不上奶粉,也要省下钱来给党小组长送点礼。单位里人际关系复杂微妙,勾心斗角,他谁也不敢得罪。他时时察颜观色陪小心,处处低声下气讨别人的好,既要任劳又要忍气。小林被生活征服了,生活教会了他许多。为了老婆调动工作,他被迫违心送礼;为了省下几分钱,他一大早到公家副食店排队去买豆腐;为了增加点收入,他抹下脸来去卖鸭子……终于,小林开始“成熟”了,已不像刚来单位时那么天真,尽说大实话,明白了在单位就要真真假假,真亦假来假亦真,说假话者升官发财,说真话倒霉受罚。于是,他渐渐学会了说假话,学会了办事卖关子,也学会了收人家的送礼……(《一地鸡毛》)

小林变了:由幼稚变得老练了,由天真变得世故了,由单纯变得复杂了。从艺术角度看,小林的性格由“扁形”变为“圆形”了。“生活”真是这样子的吗?——不是这样子又是什么样子呢?!面对这样的人物,谁不感觉他真得不能再真呢?!谁能不感到他就在我们眼前,就在我们身边,甚至就是我们自己呢?!�

像小林这样的人物,从生活中走来,带着生活本身的全部本真性、丰富性、复杂性。通过小林的生存处境与心灵历程,作品揭示了人与人生的种种奥秘,让读者从中透视了世态世相世情的本来面目,看清了人心人性的深层幽微,了解了人情世故的种种隐曲和复杂,因而体验到一种勘破人生底蕴的苦涩感、怅惘感、痛快感。正如马振方先生所说的:“小说是表现人生的艺术,人物逼似生活中的真人、常人,必然产生特有的亲切感、真实感和艺术美感。这是圆形人物独到而普遍的审美价值,是任何扁形人物和尖形人物无法代替、也无法比拟的。”(《小说艺术论稿》第4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专论小说的文学理论书籍

《小说神髓》

《小说神髓》写于一八八五年,是坪内逍遥的文艺评论,更是日本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理论著作。

明治以后,日本文坛流行两股风气,一是继承了江户幽默传统的戏剧文学,二是以传播西方思想为目的的政治小说。而《小说神髓》主张,文学应当排除道德和功利主义,立足客观描写。坪内逍遥提出的“写实主义”对近代日本文学的诞生产生了深远影响。

全书分为两大部分,上卷主张小说最重要的是应该描写人情,并进一步阐释应描写当世的面貌和风俗,下卷则论述了具体的写作方法。

《小说稗类》

喜欢读小说、写小说的人应该能体贴胡适把明、清之际的许多小说家“拉拔”到和古文家等高甚至更高一等的地位上去。虽然胡适的《白话文学史》只写到中唐的元、白诗便戛然而止,压根儿没从小说上说明白:中国文学是如何“永永脱离了盲目的自然演化的老路,走上了有意创作的新路”的。然而,在《白话文学史》书成近70年后,胡适的意见乃至于诸多考证研究与观念的发明,不该只被看成是“奖掖小说”、“揄扬当代”而已。他所触及的课题倘若不被进一步发现、开展,喜欢读小说、写小说的人恐怕也“永永”不会明白:从施耐庵到吴跌人是如何……

《巨匠与杰作》

毛姆对十大小说家的生平及其代表作的研究,可说是文学批评的典范之作。此处所涉及的,既有此类体裁之所以伟大的一些标准,亦有削弱其力量的瑕疵与异端。由一位小说巨匠所著的《巨匠与杰作》,实在是一部独一无二、不可估量的文学指南。

1 小说的艺术

2 亨利·菲尔丁和《汤姆·琼斯》

3 简·奥斯汀和《傲慢与偏见》

4 司汤达和《红与黑》

5 巴尔扎克和《高老头》

6 查尔斯·狄更斯和《大卫·科波菲尔》

7 福楼拜和《包法利夫人》

8 赫尔曼·麦尔维尔和《白鲸》

9 艾米莉·勃朗特和《呼啸山庄》

10 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卡拉马佐夫兄弟》

11 托尔斯泰和《战争与和平》

12 尾声

《文学讲稿》

了解纳博科夫的艺术观,有助于阅读这部《文学讲稿》。不同于他的文学创作,在这部《文学讲稿》中,纳博科夫以简洁明晰的语言、深入浅出的方式,明确地表达了他对所讨论作品的看法。可以说,观点鲜明、独到是这部《文学讲稿》的一个特点。《文学讲稿》的另一个特点,是从本文出发,从分析作品的语言、结构、文体等创作手段入手,抓住要点,具体分析,充分突出了作品的艺术性,点明了作品在艺术上成功的原因。《文学讲稿》还有一个特点,即较多地引用了作品的原文。这一方面保留了此书原为课堂讲稿的本色,另一方面也具体说明了作者的见解是如何形成的。饶有意味的是,经过纳博科夫的讲解,作品中那些原来并未显示出深长意味和特殊价值的文字,就像突然暴露在阳光之下的珍珠,骤然发出绚丽的光彩。

中译本序言

原编者前言

前言

优秀读者与优秀作家

简·奥斯丁(一七七五——一八一七)

《曼斯菲尔德庄园》(一八一四)

查尔斯·狄更斯(一八一二——一八七O)

《荒凉山庄》(一八五二——一八五三)

居斯塔夫·福楼拜(一八二一——一八O)

《包法利夫人》(一八五六)

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一八五O——一八九四)

《化身博士》(一八八五)

马塞尔·普鲁斯特(一八七一——一九二二)

《斯旺宅边小径》(一九一三)

弗朗茨·卡夫卡(一八八三——一九二四)

《变形记》(一九一五)

詹姆斯·乔伊斯(一八八二——一九四一)

《尢利西斯》(一九二二)

文学艺术与常识

附录

《小说的艺术》

我并不擅长理论。以下思考是作为实践者而进行的。每位小说家的作品都隐含着作者对小说历史的理解,以及作者关于“小说究竟是什么”的想法。在此,我陈述了我小说中固有的、我自己关于小说的想法。

小说家一旦扮演公众人物的角色,就使他的作品处于危险的境地,因为它可能被视为他的行为、他的宣言、他采取的立场的附庸。

第一部分 受到诋毁的塞万提斯遗产

第二部分 关于小说艺术的谈话

第三部分 受《梦游者》启发而作的札记

第四部分 关于小说结构艺术的谈话

第五部分 那后边的某个地方

第六部分 六十七个词

第七部分 耶路撒冷演讲:小说与欧洲

《小说鉴赏-》

美国新批评派学者布鲁克斯和沃伦合编的一部短篇小说鉴赏集,是新批评理论观点和方法在小说批评与理论领域的体现。选用各种题材和多种风格的短篇小说,加以分析讨论和互相比较,提出鉴别好小说的一些原则,阐述小说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为我们提供了小说批评与赏析的范例;目的是为了加深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和提高他们的鉴赏力,使读者更新近于成功小说的真谛。

作为新批评派细读式批评和理论阐述的名著,本书帮助新批评派在美国大学的文学讲坛中确立了“文学批评”的地位,对文学教学与批评实践影响深远。它既是一本文学教科书,也是文学爱好者的自修读物。本书采用中英文对照,对于广大具有一定英语基础的文学爱好者和英语专业的师生来讲,它又是一部极佳的小说读本和难得的英语阅读材料。

《悠游小说林》

《悠游小说林》由安贝托·艾柯在美国哈佛诺顿所作讲座的六篇演讲稿汇集而成。在《悠游小说林》中,艾柯讨论了小说的形式和手法,包括作者是如何向读者发出寻找模范读者的信号,模范读者和模范作者的关系如何,以及叙事是怎样带领读者一步一步地迷失于小说深不可测的空间。

书中引文非常广泛,从爱伦·坡到曼佐尼,乔伊斯到普鲁斯特,甚至是流行小说作者伊安·弗莱明和米奇·斯皮兰。喜爱电影的艾柯还讨论了许多有关电影叙事的问题,包括《卡萨布兰卡》是否是邪门电影,或者怎样对一部色 and情电影作出鉴别。当然,全书的中心是对法国作家奈瓦尔的《西尔薇》的叙事分析,艾柯在书中深刻解剖,又把她迷人的魅力还原给了读者。

这几本都是我认为不错的,可能会帮到楼主吧

这几本个人觉得还是很有用的。。

另外觉得 如果楼主写的关于小说中环境的理论支持或者与小说中环境设定相关的论文的话,稍微的涉猎一些美学方面的论著也是会有点帮助的。

总之,楼主写论文加油啊!!!

关于文学批评理论的书籍有哪些?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参考书系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总体研究:计52种

A类:

1. [美]昂利·拜尔编:《方法、批评及文学史——朗松文论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2. [意]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3. [英]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4. [美]罗素:《论历史》,三联书店1991年版;

5. [法]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6. 《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7. [以]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8. [美]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9. [美]亨廷顿等:《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

10. [美]布莱克编:《比较现代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

11. [美]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2. [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13. [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14. [美]宾克莱:《理想的冲突——西方社会中变化着的价值观念》,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15. 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编:《重新解读伟大的传统——文学史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16.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

17. [英]多德《社会理论与现代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B类:

1.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

2. 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另有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增补本);

3. 王瑶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4. 唐弢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3),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5. 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 王庆生主编:《中国当代文学》(上下卷),华中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

7. 黄修己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下卷),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 孔范今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下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9. 朱栋林等:《中国现代文学史:1919-1998》,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0. 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1-3),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11. 许怀中:《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史论》,厦门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2.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3. 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4. 杨匡汉、孟繁华主编:《共和国文学5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5. 陈徒手:《人有病,天知否:1949年后中国文坛纪实》,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16. 谢冕:《1898:百年忧患》,(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7. 程文超:《1903:前夜的涌动》,(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8. 孔庆东:《1921:谁主沉浮》,(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9. 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0. 李书磊:《1942:走向民间》,(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1. 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2. 洪子诚:《1956:百花时代》,(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3. 杨鼎川:《1967:狂乱的文学年代》,(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4. 孟繁华:《1978:激情岁月》,(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5. 尹昌龙:《1985:延伸与转折》,(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6. 张志忠:《1993:世纪末的喧哗》,(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7. 陈平原:《文学史的形成与建构》,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8. 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9. 许纪霖:《另一种启蒙》,花城出版社1999年版;

30. 汪晖:《死火重温》,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31. 李欧梵:《徘徊在现代和后现代之间》,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32. 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李欧梵文化评论精选集》,三联书店2000年版;

33. 吴炫:《中国当代文学批判》,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34. 洪子诚主编:《当代文学研究》,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

35. 洪子诚、孟繁华主编:《当代文学关键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潮流)史研究:计81种

A类:

1、 [美]韦勒克:《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的概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2、 [丹麦]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1-6分册),人民文学出版社;

3、 [英]格兰特:《现实主义》,昆仑出版社1989年版;

4、 [苏]梅特钦科:《继往开来——论苏联文学发展中的若干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有新版);

5、薛君智主编:《欧美学者论苏俄文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6、 [英]弗斯特:《浪漫主义》,昆仑出版社1989年版;

7、 [美]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北京大学出版1989年版(另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译本);

8、 [英]福克纳:《现代主义》,昆仑出版社1989年版;

9、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编:《现代主义文学研究资料》(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10、 [英]布雷德伯里等:《现代主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11、 [美]卡尔:《现代与现代主义》,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12、 [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和文化理论》,陕西师大出版社1986年版(另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精校本);

13、 [荷]佛克马等:《走向后现代主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4、王岳川等编《后现代主义文化和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5、 [美]迪克斯坦:《伊甸园之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16、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版;

17、 [美]丹尼尔·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8、 [美]罗蒂:《后哲学文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19、 [美]詹明信(杰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三联书店1997年版;

20、 [法]利奥塔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三联书店1997年版;

21、 [美]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

22、 [美]格里芬:《后现代精神》,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23、 [美]凯尔纳等:《后现代理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24、 [德]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25、 [法]利奥塔等:《后现代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26、 [法]利奥塔:《后现代道德》,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27、 [英]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8、 [法]德勒兹:《哲学与权力的谈判——德勒兹访谈录》,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9、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0、盛宁:《人文困惑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三联书店1997年版;

31、张国清:《中心与边缘——后现代主义思潮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2、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3、佘碧平:《现代性的意义与局限》,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34、 王宁:《后现代主义之后》,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35、 王宁:《超越后现代主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B类:

1、 李何林:《近二十中国文艺思潮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贾植芳等:《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潮》,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马良春等:《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上、下)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4、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5、朱寨:《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6、陆贵山、王先霈:《中国当代文艺思潮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7、何西来:《新时期文学思潮论》,江苏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8、曹文轩:《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9、 宋耀良:《十年文学主潮》,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10、陈剑晖:《新时期文学思潮》,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11、张志忠主编:《中国当代文学艺术主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12、朱寨、张炯主编:《当代文学新潮》,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13、 南帆:《文学的维度》,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14、 王一川:《中国形象诗学》,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15、张德祥:《现实主义当代流变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16、李扬:《抗争宿命之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42-1976)研究》,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17、周政保:《精神的出场——现实主义与今日中国小说》,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8、陈顺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接受与转换》,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9、 [美]安敏成:《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0、 俞兆平:《写实与浪漫》,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21、张趺:《圣地之外——20世纪中国文学的寻根意向》,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22、陈国恩:《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3、陈晋:《当代中国的现代主义》,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

24、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25、尹国均:《先锋试验——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先锋文化》,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26、张颐武:《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7、陈晓明:《仿真的年代:超现实主义文学流变与文化想象》,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8、李小江、孟悦:《浮出历史地表》,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9、王绯:《女性与阅读期待》,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30、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文学中男权意识的批判》,三联书店1995年版;

31、陈顺馨:《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2、荒林:《新潮女性文学导引》,湖南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33、陈慧芬:《神话的窥破——当代中国女性写作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34、徐坤:《双调夜行船——90年代的女性写作》,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5、王绯:《画在沙滩上的面孔——90年代世纪末文学的报告》,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6、张志忠:《九十年代的文学地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7、邓晓芒:《灵魂之旅:九十年代文学的生存境界》,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8、 王晓明编:《人文精神寻思录》,文汇出版社1996年版;

39、愚土选编:《以笔为旗——世纪末文化批判》,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40、 戴锦华:《犹在镜中》,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

41、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42、张德祥:《现代化与精神境遇》,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3、周伦佑:《反价值时代——对当代文学观念的价值解构》,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4、王家新等编:《中国诗歌:90年代备忘录》,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45、王又平:《新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6、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研究:计37种

A类:

1、 [英]福勒:《现代西方文学批评术语词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 [美]艾布拉姆斯:《欧美文学术语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湖南文艺出版社另有译本,书名译名有别);

3、 [美]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4、 [英]贝尔西:《批评的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5、 [美]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1-4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989、1991、1998年分别出版;

6、 [美]韦勒克:《现代文学批评史》第5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7、 [英]戴维·洛奇编:《二十世纪文学评论》(上、下),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993年分别出版;

8、 [法]塔迪埃:《20世纪的文学批评》,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9、 [法]托多洛夫:《批评的批评》,三联书店1988年版;

10、 [比利时]乔治·布莱:《批评意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11、 [加]弗莱:《批评之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2、王先霈主编:《文学批评原理》,华中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

B类:

1、冯牧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理论卷(1949-1976)》(1、2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2、黄曼君主编:《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版;

3、王永生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下卷),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4、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 [斯洛伐克]高利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1917-193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6、庄锡华:《二十世纪的中国文艺理论》,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7、於可训等编:《文学风雨四十年》,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8、 夏中义:《新潮学案》,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9、 南帆:《冲突的文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10、张颐武:《在边缘处追索——第三世界文化与中国当代文学》,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11、程文超:《意义的诱惑——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当代转型》,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12、王宁:《多元共生的时代——20世纪西方文学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3、汤学智:《新时期文学热门话题》,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4、白烨编著:《文学论争20年》,华中师大出版社1998年版;

15、《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丛书:理论批评》,华文出版社1998年版;

16、《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丛书:理论批评》,华文出版社2002年版;

17、朱大可等:《十作家批判书》,陕西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

18、 伊沙等:《十诗人批判书》,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9、白烨选编:《中国年度文论选·99卷》,漓江出版社1999年版;

20、白烨选编:《2000中国年度文论选》,漓江出版社2001年版;

21、白烨选编:《2001中国年度文论选》,漓江出版社2002年;

22、陈思和主编:《2001年中国最佳文论》,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23、陈思和、杨杨编:《90年代批评文选》,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年版;

24、陈厚诚、王宁主编:《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25、余虹:《革命·审美·解构——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当代作家作品研究(小说部分):计37种

A类:

1、 [美]马丁:《当代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 [美]布斯:《小说修辞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3、 [英]佛斯特:《小说面面观》,花城出版社1983年版;

4、 [美]布鲁克斯等编:《小说鉴赏》(上、下册),中国青年出版社1987年版;

5、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20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

6、 [美]浦安修:《中国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7、 [加]高辛勇:《修辞学与文学阅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8、 [英]戴维·洛奇:《小说的艺术》,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

9、 [捷]昆德拉:《小说的艺术》,三联书店1992年版;

10、爱略特等:《小说的艺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11、 [美]詹姆斯:《小说的艺术——亨利·詹姆斯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

12、 王耀辉:《文学文本解读》,华中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

B类:

1、 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2、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1988、1991分别出版;

3、陈美兰:《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创作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4、白烨编:《小说文体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5、中国作协创研室编:《当代作家论》,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

6、王锦涛、林建法编:《撕碎,撕碎,撕碎了是拼接——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春风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7、林建法编:《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上、下),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8、兴安编:《蔚蓝色天空的黄金——当代中国60年代出生代表性作家展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年版;

9、马原编:《中国作家梦——当代文坛精英访谈录》(上下),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10、 季红真:《众神的肖像》,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11、林舟:《生命的摆渡——中国当代作家访谈录》,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

12、张钧:《小说的立场——新生代作家访谈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 孟悦:《历史与叙述》,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4、 季红真:《忧郁的灵魂》,时代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15、 蔡翔:《日常生活的诗情消解》,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

16、 张新颖:《栖居与游牧之地》,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

17、 郜元宝:《拯救大地》,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

18、王一川:《中国现代卡里斯马典型》,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9、樊星:《当代文学与地域文化》,华中师大出版社1997年版;

20、孙先科:《颂祷与自诉——新时期小说的叙述特征及文化意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21、吴义勤:《中国当代新潮小说》,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22、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三联书店1999年版;

23、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三联书店2000年版;

24、唐小兵:《英雄与凡人的时代——解读20世纪》,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25、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当代文化与传播理论研究:计38种

A类:

1、[英]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英]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3、[美]波斯特:《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4、[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5、[美]沃林:《文化批评的概念——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6、[法]利奥塔:《非人——时间漫谈》,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7、[法]博德里亚尔:《完美的罪行》,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8、[英]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美]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 [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 [美]伯格:《通俗文化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 [加]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 [英]麦克盖根:《文化民粹主义》,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4、 [英]默克罗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5、 [英]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16、 [美]赛佛林等:《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17、 [美]鲍德韦尔等主编:《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8、 [美]艾伦编:《重组话语频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9、常昌富等选编:《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0、陆扬等选编:《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21、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B类:

1、 祁述裕:《市场经济下的中国文学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 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1997年版;

3、周宪主编:《世纪之交的文化景观——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多元透视》,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

4、孟繁华:《众神狂欢——当代中国的文化冲突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

5、 樊星:《世纪末文化思潮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6、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戴锦华主编:《书写文化英雄——世纪之交的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8、王晓明主编:《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90年代的文化和文学分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9、王晓明:《半张脸的神话:90年代批判》,南方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

10、 戴锦华:《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 1978-1998》,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12、赵毅衡:《礼教下延之后——中国文化批判诸问题》,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3、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4、黄力之:《中国话语:当代审美文化史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5、何言宏:《中国书写:当代知识分子写作与现代性问题》,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16、贺仲明:《中国心像:20世纪末作家文化心态考察》,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17、徐俊西主编:《世纪末的中国文坛》,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选择一部你所课外阅读的文学作品,分析书中一位主要人物形象

论《在细雨中呼喊》主人公孙光林的成长忧伤

摘要:通过孙光林成长历程中生存环境和内心感受的分析,可以看出,孤独和凄凉的生存境域使他的成长中弥漫着忧伤。孙光林的亲生父亲是个无赖,孤独的他得不到温情;他从社会现实中感受的是弱肉强食、冷漠和命运的无常;由于青春期启蒙的苍白,他还要忍受生理的躁动与不安,这些都是造成他成长忧伤的要素。爱的严重缺席、伦理体系的空前衰落、道德管束的彻底破产把他推向恐惧与绝望的深渊。他无力把握自己,也无法把握,但又必须把握。他没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又无法从亲情和友情中获得保护自我的力量,因此,他只能在一次次的战栗中走向孤独,又在孤独中陷入更深的战栗。孙光林的经历,代表了特定时代中国社会的某种无序的癫疯状态,人们以最原始的方式行走在现实的角落,伤害与被伤害成为日常生活中最具活力的成分。少不更事的少年,幼小的心灵被迫反复承受着现实风浪的击打而又孤立无助,唤起人们进行精神苦难的反思与拯救。

关键词:忧伤 孤独 不安 恐惧 战栗

《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典型的成长小说。它以一个江南少年孙光林的成长经历作为叙事主线,展示了中国60年代出生的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孤独、迷茫、痛苦和无助,岁月在流逝与坚持中散发着淡淡的忧伤。展现在单纯和困惑的少年眼中的成人世界是冷漠和虚伪,从而使少年和成人之间形成无法逾越的障碍,成长成了少年的第一道伤痕,形成少年的恐惧心理,破坏了对人生的美好看法。细雨中传来少年绝望的呐喊声,但没有人倾听,也许,他们根本就没有能力倾听。

主人公孙光林作为故事的叙述者和回归者,由于经历的与众不同,眼睛记录了更多的命运,导致他的敏感和困惑。他曾经被过继五年,使得他有更多的人生体验,而种种体验,无论是否与他直接相关,都是恐惧与无奈。孤独和寂寞更是他到北京上大学之前不变的主旋律。透过孙光林的成长经历,时时可以感受到那从故事背后漂浮起来的淡淡的苦涩和忧伤,那种面对现实和命运的无奈,那种无法摆脱现实煎熬的忧虑和焦灼。

忧伤之一:亲生父亲是个无赖,孤独的他渴望温情

出生和父亲是无法选择的,孙光林的父亲恰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无赖——祖父体力丧失后,父亲虐待祖父;母亲在世即与寡妇同居;强奸儿媳妇……。一个无赖父亲不仅仅使孙光林活得没有自尊,而且是他苦涩成长历程的始作俑者。例如哥哥孙光平用镰刀砍破他的脑袋,他到田间去告诉父亲。在父亲回家之前,哥哥孙光平用镰刀强行在弟弟孙光明脸上划出一道口子,造成孙光林砍弟弟,哥哥教训他的假象。于是孙光林遭到父亲的暴打和村里孩子们的围观。父亲的不问青红皂白,成全了哥哥人性的罪恶,也为孙光林对人生的认识投下阴影,是他后来经常感到恐惧与战栗的源泉。

孙光林六岁开始,被过继到孙荡给县武装部干部王立强充当养子。当陌生的王立强身着军装来到南门将他领走时,他在逃离的冲动中显示出盲目的乐观。因为没有人告诉他,将面临一个全新的家庭和全新的环境;也没有人告诉他将如何选择日后的启蒙和成长。“像一个被随意抛弃的幼苗,只能靠自己寻找微弱的水分和养分,孤独而顽强地存活下来”(1)。致使他在整个人生启蒙的记忆中所留下的是伤痛、无奈和恐惧。他以受难的方式,承载了整个乡村社会伦理中最为苦涩的人性启蒙的苍白和荒凉。

随着继父的自杀和继母的出走,他又一次陷入了被抛弃的命运中,十二岁的少年在走投无路中再一次回到故乡南门。他回到南门时,正赶上家里遭了火灾,父亲认定是他带来了灾难,疏远和隔膜从此连绵不绝,致使他在家处境艰难,哥哥受父亲的影响也欺负他。孤独的他本想通过游离暴力的方式获得更多的安全,但却因此加剧他与现实的隔膜,被排斥在整个家庭之外。这种心灵的伤害所形成的结果便是恐惧和战栗,性格上的极度敏感和内敛。

从南门到孙荡,又从孙荡到南门,这种短暂的循环,对孙光林来说,南门的家成了一种施舍。父亲的冷漠和仇视,孙光林感到无意中对自己施加了残忍的刑罚,他对父亲和家庭的仇恨发展起来,逃离成为他的目标。家庭本是避风的港湾,家庭的支柱——父亲本该是最初的启蒙者和教育者,而且生命的本质是一种主动、活泼、向上的力量,每个人都以某种方式能动地实现着自己。然而在无赖父亲面前,孙光林还不如一个物件,总是引起父亲的厌恶,他所有的渴望无法释放,受到种种压抑、束缚、摧残以至于变得枯萎消沉。于是,一种呼唤——对生命的尊重呼之欲出,俗不可耐的弟弟孙光明死前与太阳的对视就是一种象征。人是不朽的,生命的诞生是一个非同一般的事件。生活无序而来,苍茫而去,也许没有答案,有的只是唤起。相信那个时代出生的人们都会有同感,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拥有家庭权利的父亲带来心灵的伤害与日俱增,孤独是敏感的少年的必然走向。 1959年出生的孙光林,成人之前,孤独是他的基调。他甚至把池塘当成了伴随他的唯一伙伴。他于是独自坐在池塘旁:独自微笑、独自眼泪汪汪、独自观看争端、独自看家里的物件被人搬走、看自己在水中的形象——削瘦的下巴和神情疲惫的眼睛……游离于众人之外,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旁观者和局外人。即使弟弟的葬礼,他也由于内心的障碍一直站在远处不敢参加。长久的孤单和被冷落,使他在村里似乎不再作为一个人而存在。借自己的眼睛,他发现自己已被彻底遗忘。可以说,孤独是孙光林成年之前的生存状态,是冷漠的生活环境结出的涩果。

因为孤独,他对温情充满渴望,但温情对他却是空中楼阁,他只能作为局外人跋涉在绝望的荒原上。应该说,六岁之前,他和父母之间还算亲切。从孙荡重回故乡后,他变得无依无靠。邻居家的医生用自行车带着两个儿子,无论是孩子的喊叫还是按响的车铃,这情形,让他羡慕不已。期待中,他所理解的的温情以特殊的方式来到了:那是他发烧后,医生的手掌在额头一放,他所经历的却是亲切感人的抚摸。病情好转以后,他内心潜藏孩子对成年人的依恋。经常守在医生下班回家的路上,看着医生从远处走来,想象着医生对他说那些亲切的话语,期待医生再次用宽大的手掌抚摸他的前额 。然而医生从来就没有注意他,医生匆匆走过,偶尔看他也是看陌生人的眼光。孙光林的温情渴望落空了,他再次有了感动已经是过继之后了。

继母李秀英用五角钱考验他,他经受考验把钱交给继母。她用令人感动的声调称赞孙光林。可以想象,不过是几句肯定或者说是表扬,但对于孙光林而言,她那过多赞美词语的称赞,使孙光林当时激动得都差点要哭了。这种信任成了他后来遭受打击恢复自信的源泉。

比较无赖的亲生父亲,继父王立强也给过他温情:继父打了他,背着因此而绝食的他去吃饭。于是,我们看到,孙光林的身体在继父脊背上轻轻摇晃,清晨时还那么坚强的自尊,那时被一种依恋所代替。他把脸靠在继父肩膀上时,所感受的是被保护的激动。和孙光林共同生活了五年,像真正的父亲那样疼爱过他、打骂过他的继父,比亲生父亲更像父亲。正因如此,王立强的死构成了孙光林冗长持久的忧伤——从此父爱不再。

1959年出生的孙光林,成人之前,孤独是他的基调。池塘成了伴随他的唯一伙伴。孙光林渴望温情,但他并不懂得什么是温情,他认为那些感动“点”就是温情。温情的一瞥恰恰说明了它的极度稀少和弥足珍贵,但一丝灯钨的温情无法与冷漠的现实抗衡。

透过孙光林的回忆和倾诉,正是基于对生命的一种感受和理解,把历史和现实,精神和存在,人性的审视和温情的寻找融汇起来,由对人生存本质的追问转化成绝望的呐喊。人与人之间朴素、真诚的关心与爱护,才会使漂泊的灵魂找到可以归依的家园。

忧伤之二:忍受生理的躁动与不安

孙光林成为中学生了。一个正处于青春期骚动不安的少年,难免对爱情萌动着憧憬。随着身体的自然成长和欲望本能的疯狂折磨,正常的生理启蒙却呈现出一片空白。“导致的结果,便是欲望的本能扩张和所谓的规范在内心开始对抗。在这种对抗中”(2),孙光林一方面要忍受着手淫的恐惧煎熬,另一方面又不断地涌现对女性的甜蜜幻想。自我忏悔,又不断地对异性躯体进行尝试性挑逗。这种行为,不仅给他带来了“战栗”式的本能宣泄,也带来了莫名的恐惧,他陷入生理的极度恐怖的紧张之中。黑夜的安慰总是十分短暂,接踵而至的仍然是恐慌、迷茫和痛苦,身体的成长始终在脸色苍白里进行着。孙光林暗恋女同学曹丽:她的脸无与伦比的美丽,她的笑容让“我”感到甜蜜无比,她的声音使“我”激动不安。她成为“我”黑夜想象中的伙伴。没有人给他解释这种现象和心理,更没有人给他指导和帮助,所以他感觉这是他在黑夜犯下的罪恶,白天看到被自己“伤害”了的曹丽就变得提心吊胆。可以想象孙光林的窘境,整日担心别人会发现自己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形成精神上的过敏症,影响了他的自信,也因此差点失去友情。当他知道拥有黑黑汗毛的男同学才是曹丽的青睐时,他怜悯自己,认为曹丽破灭了自己美好的向往。

既然没有正当的途径明白这一切,神秘感促使他在朋友苏宇家看了异性的彩色图片,这使他从虚幻的美好跌入到实际的赤裸中。不仅如此,当苏宇因“调戏”少妇被劳教后,他仇恨满腔,感到周围的一切都变得那么邪恶和令人愤怒。曹丽对成熟男子的喜爱,使她投入了音乐老师的怀抱。私情被揭发后,音乐老师被送进监狱,五年后才获得自由,被发配到一所农村中学。文雅的音乐老师曾经是孙光林的偶像,后来孙光林再见到音乐老师时,衰老替代了音乐老师昔日的风流倜傥,花白的头发在寒风中胡乱飘起。

本是含苞待放的年华,在没有生理教育的年代,他们对青春期毫无心理准备,突然间面对长大的自己,他们因为生理特征的出现惶惶不可终日。苏宇青春期本能的骚乱和冒险,音乐老师和曹丽的遭遇,表明特殊的历史境遇中,爱的严重缺失、伦理体系的空前沦落,青春期只能表现出困惑、焦灼与惶恐,痛苦和忧伤取代了神秘、浪漫和遐想,充满诗意的年华在成人之后留着苍白和恐惧,是文明缺失的代价。

忧伤之三:现实社会中充斥着冷漠、弱肉强食和命运的无常

南门和孙荡就是孙光林眼中的“社会”,他从“社会”现实中感受的是弱肉强食、冷漠和命运的无常,导致他的迷茫和忧伤。比如当他重回南门处境尴尬时,因自留地问题父亲与强壮的王跃进家兄弟争吵,争吵又转化为动武,父母被打得狼狈不堪。但不要命的哥哥孙光平挥舞菜刀砍向王跃进屁股之后,王家兄弟败下阵来。哥哥成了众口皆碑的英雄,孙光林因为没有参与争端,被村人及家人认为是世界上最坏的人。懵懂的孙光林可能出于本能,远离了暴力,却因此被人们彻底否定,成了坏人,加剧了与现实的隔膜,被排斥在整个家庭之外。弱肉强食替代了理性和公正,扭曲了他的判断,加深了他的痛苦。

村里年轻漂亮的姑娘冯玉青代表着孙光林的憧憬。她在遭到王跃进的强奸之后,在众人的围观中,紧紧抱住王跃进的腰,眼睛里充斥着哀求和苦恼。哀求的目的只是让王跃进陪她去医院检查。面对王跃进的辱骂和调笑,围观的旁人只是好奇没有同情。这种对抗和冷漠情形,给孙光林沉重一击——正义没有得到同情、支持和伸张。在王跃进的婚礼上,因为新娘不是冯玉青,孙光林内心洋溢出美好脱离玷污的愉快,但当他看到冯的尴尬,一股难言的忧伤油然而生——冯玉青不可能再像从前一样了。后来孙光林本以为她的出走就是逃离魔掌,从此过上另一种平静的生活。但是命运的无常使负气出走的冯玉青一步步沦为暗娼,没有改变悲剧命运。不只如此,冯玉青被劳教后,她的儿子——鲁鲁成了流浪儿。孙光林再次见到冯玉青,看到了她遭受岁月摧残的脸,她丧失了青春激情的目光就如黑暗的尘土在漂浮。孙光林的悲哀不是冯对他的遗忘,而是他第一次亲眼目睹到美丽的凋零和生活的残酷。此后孙光林对她的记忆也蒙上厚厚的尘土。也许是相似的命运,也许是孤独的驱使,或者因为冯玉青曾经代表着他的憧憬,他和鲁鲁成了好朋友,但友情因孙光林被迫返回南门而结束。美丽被蚕食,毁灭的阴云越来越沉重地压迫着孙光林的灵魂。

即使在校园,困惑和不安依然拌着他。小学老师张青海,虚伪冷酷,当校园出现写着他坏话的标语时,他根据自己随心所欲的判断,认定写标语的人就是孙光林,从而和林老师一起利用老师的权威对孙光林开始了精神折磨:引诱、进攻、吼叫、拍桌子、瞪眼睛、关进小屋子。在这里,老师的脸上不是慈爱和睿智,而是虚伪和阴险,没有人情味,没有同情心,不顾孙光林的承受能力和真实感受。他们的引诱,那种阴谋的赞扬和微笑,让孙光林渐渐感到做了错事以后认错,比不做错事更值得称赞,于是孙光林怀着激动和期待的心情无中生有地承认下来。道德、公平、正义的随意践踏加深了孙光林的恐惧和忧伤。颠倒黑白的偏偏是老师,孙光林的灵魂从困惑走向漂泊,无所归依。

专横跋扈的逍遥自在,弱者最终没有改变悲剧命运。生活在这样一个无序的悲剧色彩的环境中,孙光林似乎感到了命运的捉弄,环境力量不仅不可能完善他的性格,反而加剧了他的恐惧与逃避。这样的精神状态,使他无法正视自己,如果用扭曲的眼光来认识人生,得到的必定是一种对人生扭曲的认识。一切令人费解,在那样的时代又那么合情合理。

无处不在的忧伤遍布城镇和乡村,遍布农民家庭、知识分子家庭和军人家庭。不只是孙光林,包括孙光平、孙光明、苏宇、苏杭、国庆、刘小青等一代人都在无序状态中挣扎成长。在特殊的历史境遇中,人道关怀的空前缺乏,社会伦理与道德尊严的严重丧失,致使人们不可避免地沦为一种悲剧性的存在。如:因为青春期本能的骚乱和冒险而被处以劳教的苏宇、沦为暗娼的冯玉青、流浪的鲁鲁、自杀的王立强、落魄的音乐老师,或者成为像孙广才那样一个地地道道的乡村无赖,都是悲剧的典型。这部小说,更像一部少年成长的心灵史,它留下的都是一个个无法排遣的伤痛记忆,是一个少年生命所无法承受的苦难,是无奈、无助、无望而又坚忍不拔的心灵震颤。“无论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毫无亮色而言,毫无希望可说,暴力、恐吓、辱骂是维持这个家庭必不可少的精神润滑剂。”(3)无处不在的忧伤置入孙光林的幼小心灵中,表现为恐惧和战栗。

虽然余华说这是一本关于回忆的书,但写此小说不是一种完全的自慰。一个作家的责任和情怀使他以冷静的笔触,将孙光林个人的成长遭遇纳入整个时代人物的命运中,使得此作品有大境界,使《细雨中的呼喊》区别于其他成长小说和校园小说,成就时代的意义,那就是对过去的精神苦难进行反思,构筑理性、和谐的的现在和将来。

作品中多次出现的池塘,是孤独的见证和化解孤独的地方,它承载了孙光林的忧伤。成年后的孙光林重返故乡,过去的池塘依然存在。池塘的突然出现,使孙光林面临了另一种情感的袭击。这里,池塘暗示他依然不要忘记故乡或者是感激故乡,理由是故乡给予他生命;池塘暗示他不要忘记过去,对过去的苦涩给予提醒,是提醒他改变过去的生活,给予别人甚至未来属于他的和不属于他的孩子以温情,以关怀,唤醒冷漠的心灵和麻木的神经,还生活以新的面貌。特定的物质与道义双重匮乏的时代已经过去,但依旧会有少年在细雨中呐喊,提醒我们对生命进行关注与尊重。

注释:(1)《余华评传》第93页(作者洪治纲 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同上书 第103页

(3)同上书 第93页

参考文献:

《现代教育思想》(邢永富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

《余华评传》(作者洪治纲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关于文学理论的经典的书籍有哪些?

关于文学理论的经典的书籍:

1、《毛诗序》

《毛诗序》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篇诗歌专论,开中国文学批评之先河。它首先注意到了诗歌创作最本质的情感因素,并且明确地将情与志紧密联系在一起,去论述产生诗歌的动因,提出了抒情言志的新观点。从中看出,它不仅传承了先秦以来所认识到的“文学是理性的表现”的观点,而且阐明了理性表现要靠情感的萌动,这无疑是具有历史意义的进步,对后世诗论影响极大。

2、《典论·论文》

《典论·论文》从批评“文人相轻”入手,强调“审己度人”,对“建安七子”的创作个性及其风格给予了分析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科八体”的文体说。他在文中提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文学价值观,以及“文以气为主”的作家论。作品篇幅虽短,却提出了文学作品的功用、作家修养和作品风格、不同文体特点及标准、文学批评的态度四个问题。

3、《文赋》

《文赋》是晋代陆机的文艺理论作品。魏晋时期,随着儒家思想的逐渐衰微,人的思想不断解放,文学的地位日益提高。在文学理论上也一扫两汉沉闷凝滞的气氛,人们开始对文学的本质特征,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对文学艺术规律的研究更加全面。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文赋》问世,首次把创作过程、写作方法、修辞技巧等问题提到文学批评的议程。

4、《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的文学理论专著,作者刘勰。本书以儒家中庸思想为基础,兼收道家精华,全面总结了齐梁时代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初步建立了文学批评的方法论。

5、《诗品》

《诗品》是第一部论诗的著作,后人称之为“百代诗话之祖”、“诗话之伐山”,作者为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诗品》对中国的诗歌理论和诗话著作、日本的汉诗与和歌产生了深刻影响。它以五言诗为主要对象,共品评了两汉至梁代的诗人一百二十二人,计上品十一人,中品三十九人,下品七十二人。钟嵘认为,作诗要赋和比、兴相结合,内在的风力与外在的丹采都要重视。

218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