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

5U文学网 > 作文 > 日记 > 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原则,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原则有哪些

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原则,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原则有哪些

| admin

在经典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的电影中,多数电影都是极其忠于原著的,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改编电影都要忠于原著?

在大原则上要忠于原著,小细节方面可以加入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如果完全忠于原著,那不如直接看原著,况且某些封建思想也不符合社会和谐。但是如果不忠于原著,那么就没有改编的必要了。因为人们就是冲着原著来的,本来是来看西游记,结果发现被你改成了红楼梦,梁山好汉最后推翻了宋朝,那是要挨骂的。另外还得看你拍什么类型的电影,历史剧要严肃,那就别乱改,喜剧嘛就可以随便一点。

改编的影视化原则是什么

影视化原则:改编时不仅必须尽量避免、删除、转化原作中那些不能通过视听手段加以有效表达的内容,还需把原作的内容转为视听形象。也就是说,通过改编原著所拍摄出来的影片要能看,要有一定的画面感。常用的方法有:①细化情节,增加细节。由于细节是生动的、真实的,当在细节上进行加工拍摄后,也就增加了影片的可视性。②尽量运用镜头语言,让小说中的文字描写变成可看、可听的画面。

我们以由鲁迅小说《祝福》改编的电影《祝福》为例。祥林嫂这个形象,在文学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但原著一开始出现的并不是祥林嫂,而是“我”,即鲁家的一个亲戚,从北京回到家中过年,听人说祥林嫂死了,鲁四老爷非常反感,觉得大过年的喜庆日子还死了人,对祖宗也不吉利。由此,使“我”想起了曾经看到过的、听见过的印象中的祥林嫂以及祥林嫂身上发生的一些事情,通过回忆来讲述祥林嫂悲惨的一生,最后又回到鲁家过年的喜庆场面。如果在拍电影时照搬原著的话,剧情中就要出现“我”这个人物形象,由于“我”仅仅是个事件的叙述者,作用并不大,只在小说的开头和结尾出现,再在影片中出现就显得多余。于是影片《况福》就将多余的“我”删掉,而把更多的笔墨放在了祥林嫂命运的展开,使得故事曲折,细节真实,影片也就成功了。

同时,电影《况福》也很好地运用了镜头语言。在写祥林嫂死的时候,原著小说中仅有一段,文字叙述大意是:在年夜的爆竹声中,祥林嫂歪歪斜斜地走着,终于她倒下了,雪纷纷扬扬地飘在她身上,把她埋没了。小说中仅此一笔,但在影片中,首先是一个全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颤颤微微地走过来;紧接着三个特写:第一个特写是苍老的、满头白发的老人的脸;第二个特写是她拄着的破旧的棍子;第三个特写是有缺口的空碗。通过三个特写,再加上大雪纷飞,一下子就把祥林嫂当时的处境刻画得非常生动。接着运用自下而上的摇镜头,表现祥林嫂的一双破鞋、单薄的裤子、千疮百孔的衣服、苍老的面容满头白发,最后将镜头拉开,让观众清楚地看到祥林嫂颤颤微微地走着、摔倒,以至于最终无法爬起来。这个时候,画面中的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将祥林嫂埋住,转眼间,观众就看不到祥林嫂了,呈现在眼前的就是一个雪堆。像这样综合运用镜头语言,如特写、近景、推拉、摇移,再加上凄凉的音乐,就把祥林嫂的死刻画得淋漓尽致。它的艺术表现力归功于影视艺术手法的运用。

对于小说翻拍的电视剧来说,“忠于原著”的重要性有多大?

如果原著足够好,改编也是很必要的,毕竟电影是另一种艺术形式,表现手法不同,但改编也看技巧。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人物。你要把原著中的每个人物都看成一个真正的人,他是什么样子在原著里都是一定的,但原著又不可能把每个人的故事都讲全,所以电影如果真正的理解了每一个人,他们会做什么事---这就是改编的空间。我不喜欢的改编就是,这个人物拌成他最不可能的样子,说了一句他不可能说的话,做了他不会做的选择,办了一件他不可能做的事。

224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