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

5U文学网 > 作文 > 初中作文 > 高中语文兰亭集序知识点整理,兰亭集序高中必背文段

高中语文兰亭集序知识点整理,兰亭集序高中必背文段

| admin

《兰亭集序》优秀教学设计

本文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文言文单元第一篇课文,它与后面两篇文言文都是记游并说理的文章。《兰亭集序》叙写兰亭美景,抒发人生感慨,写景妙趣天成,说理深沉悠远。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兰亭集序》优秀教学设计,欢迎参考~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修、期、致、所以、俯仰”等文言词的多义性,积累文中词类活用现象及几个特殊句式。

2、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3、品味文中精短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

4、通过意读、情读、美读,深切领悟文章内容和体会作者蕴含在文中的思想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修、期、致、所以、俯仰”等文言词的多义性,积累文中词类活用现象及特殊句式。

2、通过意读、情读、美读,深切领悟文章内容和体会作者蕴含在文中的思想情感。

三、书目推荐

魏晋名士,像竹林七贤、王谢世家、桃源陶令,他们喜好饮酒,不务世事,常“托杯玄胜,远咏庄老”、“以清淡为经济”,以隐逸为高等哲学观,从而造就传奇的《兰亭序》,也造就了“魏晋风度”。于是,清谈、药与酒渐渐在魏晋社会流行起来了,这种流行其实是一种文化人格流行。你想知道其中原因吗?那就去读读鲁迅的名篇《魏晋风度与文学及药及酒之关系》。

四、文本教学

(一)作者、序文、文化常识的简介。(多媒体投放)

1、作者。

王羲之(303—361年),字逸少,号澹(dàn)斋。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

2、序文: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作者自己写的序叫“自序”,内容多说明写书的目的及成书经过;别人代写的序叫“代序”,内容多介绍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古代有“赠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即是作者写给同乡晚辈的赠序;还有 “诗序”,是一种是写在诗歌前面的序,多交代所咏故事的有关内容或作诗的缘起,如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前面的一段序。

还有一类,既与赠序性质不同,又不专为诗而作,而多记写盛会的场面和宴饮之乐,这类序被称为“宴集序”或“宴游序”。古代名士于闲暇时常设宴邀友聚会,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是这样。

3.文化常识。

(1)干支纪年法。

干支纪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即以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照顺序组合起来纪年。如甲子、乙丑等,经过六十年又回到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不已。此法现仍沿用。文中,“岁在癸丑”之“癸丑”,即天干为“癸”,地支为“丑”。

其他古代纪年法:①王公纪年法(赵惠文王十六年) ②帝王年号纪年法(庆历四年春)③年号干支并用法(天启壬戌秋日)。

(2)修禊。

古代的一种风俗,临水为祭,消除不祥,时间选在农历三月三日。修禊是殷周遗风。《周礼·春官》:“女巫掌岁时,祓除衅俗。”由女巫导演,于三月上巳沐浴除灾祈福。《后汉书,礼仪志》曰:“是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为大洁。”去宿垢,是除去旧病。

《兰亭集序》中修禊事:

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42位文人学士、社会名流,在浙江山阴的兰亭作"修禊"之会。各人分坐于曲水之旁,借着宛转的溪水,以觞盛酒,置于水上。喝酒作诗,堪称盛会。

(二)导入课文。

说到东晋人王羲之,首推其书法,请欣赏《兰亭集序帖卷》(投影显示)。同学们看后有什么感觉?东晋人评王羲之的`书法笔势是“飘如游云,矫若惊龙”,意思是像浮云一样飘逸,像惊龙一样矫健。这篇《兰亭集序》不仅是王羲之书法艺术之佳品,更是中国古代散文的上乘之作,通篇324个字,文辞优美,言简意赅,真可谓是“笔墨光泽与内涵文采齐飞”!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欣赏这篇千古名文。

(三)字词整理。

1、试读,正音。

癸丑(guǐ) 修禊(xì) 流觞 (shāng)曲(qū)水 形骸 (hái) 游目骋怀 (chěng) 齐彭殇 (shāng) 会稽(kuài) (jī) 感慨系之 (xì) 管弦 (xián) 清流急湍 (tuān) 若合一契( qì) 临文嗟悼 (jiē dào)

2、粗读,释词句。

(1)解释下列多义词词义。

① 一 :A、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一:一边……一边……

B、每感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一: 一起

C、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一: 一样

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一: 看作一样

②集:A、兰亭集序。 集:诗集

B、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集:聚集

③所以:A、所以游目骋怀 所以:用来……

B、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所以:……的原因

(2)词类活用。

①清流急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湍急的水)

②引以为流觞曲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流)

③一觞一咏。(名词作动词,喝酒)

④故知一死生为虚诞。(数词的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

⑤齐彭殇为妄作。(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把……看作相等)

(3)文言句式。

①死生亦大矣。(判断句)

②(众人)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主语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③悟言(于)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于)形骸之外。(介词省略句)

④不能喻之于怀。(介词结构后置)

(四)文意理解。

意读全文,理清内容层次,找出各层次体现作者感情的词,并概括层次要点。

明确:第一层(第1、2自然段):叙写宴会盛况——乐。

第二层(第3自然段):抒发宴会后的人生感慨——痛。

第三层(第4自然段):交代作序的目的——悲。

(五)语言品析。

1、找出第1、2自然段中写景的句子并品味其妙在何处。

①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②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景“美”。运用白描手法,展示了此地山林的高峻气势和幽深静谧,而洁净明朗的清澈溪流,飞花溅玉的流水急湍,又让此地飞动着灵秀之气。水声泠泠,天宇清朗,清风拂面,物我同化,人的心胸也会变得灵秀爽快。信可乐也!

2、“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此句抒发了一种怎样的人生感慨?

人的性格不同,理想各异,但都会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是,不知不觉中时光流逝,时过境迁,往日的美好幸福已为陈迹,不能永远被你我保有。作者在此发出了欢乐有尽、人生苦短的悲叹。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

作者认为,虽然人的寿命只能听凭造化,但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美好,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可等同。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

★你还觉得文章哪些句子能够打动你,请写出你的理解,并带到课堂上和同学交流。如:“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

幽情”。极少形容词,却将宴会进行中所有重要的细节都写出来了,也表现了与会人士的高雅情致。

如:“情随事牵,感慨系之矣。”它说出了古往今来人们的普遍感受:在回忆往事时,尽管感情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仍免不了产生这样那样的感慨。

又如:“临文嗟悼”,写出了许多人读古人文章时的共同体验,即在情感上与作者发生共鸣。

五、课堂探究

(一)重点、难点探究。

此处教学,重在指导学生“情读”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学习。比如:①朗读注意节奏。像: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此地/有/崇山峻岭。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②朗读注意情感变化。像:“永和九年”至“修禊事也”一句叙述平稳,可用舒缓语气读;至“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节奏明快些;第3段,因是发表对人生忧乐的看法,故要用和缓低沉的语调读,还要用慨叹语气重读“大”和“痛”;第4段,要读出批评语气,“悲”要缓缓吐出并加以重读。

1、情读文章第1、2自然段,研究:作者说“信可乐也”,请问,“乐”由何来呢?

生:乐由“‘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而来,由“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而来,由“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而来,由“‘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而来,由“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而来。

师:(先表扬以上发言,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王实甫的《西厢记》里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说明人生有“四美”(四大美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作者正是因这“四美”而“信可乐也”。

2、学生根据“情读指导”自读文章第三段,探究:作者说“岂不痛哉”,那么他因什么而“痛”呢?

明确:前文写宴会之乐,是为本段及下段的议论服务、作铺垫的。作者由宴会之乐联想到人的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有的人是静者,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是躁者,“放浪形骸之外”。尽管性格、行为大不同,但“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都会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是,不知不觉中时光已逝,“不知老之将至”,及“情随事迁”,往日的美好已经成为旧迹,人不能永远保有美好。想到这里,作者是“感慨系之矣”:人生真是欢乐有尽、人生苦短啊!而且生命之长短,之存灭,不是主观所能左右的,它取决于自然的造化。正因如此,所以作者慨叹“岂不痛哉!”“痛”因此而生。

3、学生有感情地齐读第4段,探究:这段作者流露出“悲”情,“悲”情与“痛”情一样吗?作者又因何而“悲”呢?

明确:不一样。作者之“悲”,和他的人生观有密切联系。佛教、道教徒总是“一死生”“齐彭殇”,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可“我们”这些“兼济天下”的士大夫,应该要珍惜生命,去实现自己的抱负。正因如此,作者认为“一死生”“齐彭殇”的生命观是虚伪可笑的,因此我“每览昔人兴感之由”,“悲”古人;作者也“悲”后人,“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这里的“悲”不同于上段的“痛”,而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的、更加深刻的感慨。

   (二)拓展探究。

人们认为此文在低沉情调里又蕴含积极情绪,你是否赞同,能说说理由吗?

点拨:第1、2自然段,作者对这次集会环境的描写素淡雅致,摄其神韵: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些都看出作者快乐的性情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

第3自然段,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

第4自然段,作者在尽述古人、今人、后人、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批判了庄周“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这也可以看做是积极的。

六、课堂总结

“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朝闻道,夕死可也”“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生死问题,历来是文学和哲学关注的重点问题。一代书圣王羲之在《兰亭集序》里,用清新、质朴、优美的语言又为我们留下了他对人生哲理执著探索的思考。文中喟叹:“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凝聚了他深沉的人生忧患意识和对生命局限性的深刻洞察。所以,从自然中得到了“信可乐也”的人生愉悦,又感受到了“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的美好逝去的悲哀,还触到了“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人生短暂的悲苦。

七、教后反思

以读入文,以读品文,是教学本文的重要手段。教学时既顾及学生的精神需求于不顾,不一味“咬文嚼字”;又兼顾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不抛弃文本,过渡引申,使语文课失去了语文味。因此,突出朗读是教学这篇文言文重要要素。文言文的阅读其实就是一个在读中积累品悟、内化提升的过程。所以,我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时间,引导他们有滋有味的读出自己、读出问题,而不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读懂作者的心灵世界,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并享受到阅读的审美愉悦。当然,鼓励和引导、恰到好处的引申和点拨,也帮助了学生在感性与理性之间找到平衡。课堂上,我从学生精彩的发言中,从学生若有所思的面容上,从学生灼灼发光的眼睛里,感受到他们已经读懂了作者的心灵之声,已经在读中提升了自我。

当然,文言文的学习,还需要为学生搭建知识迁移的平台,来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这点还有欠缺。要想让学生的心灵乘着自己的思想的翅膀飞得更高更远,真的是任重而道远。

高中语文知识点

中语文第一册

1.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另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毛泽东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2.《采莲赋》:南朝皇帝萧统著。

3.《西洲曲》:南朝乐府中的诗。

4.周瘦鹃:现代作家,翻译家,民国时期“鸳鸯蝴蝶派”(文学流派)代表作家。

5.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的主将,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是他在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且介亭杂文》等十六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其一生人格精神的写照。

6.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末年著名诗人,也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等。“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出自他的《挽歌》。

7.《文心雕龙》: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巨著,作者为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

8.金圣叹:名人瑞,字圣叹,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曾把《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传》与《西厢》合称“六才子书”,并对后两种进行批改。其批改《水浒》,成书于崇祯末期,将七十一回以后关于受招安、征方腊等内容删去,增入卢俊义梦见梁山头领全部被杀死情节,以结束全书。批语中颇有独到之见,也表现了反对农民起义的立场。

9.顾炎武:号亭林,字宁人,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文学家,著有《日知录》。

10.汪曾祺:江苏高邮人,现当代作家,“京派小说”代表。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11.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伟大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12.乔治·桑:法国女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康素爱萝》、《安吉堡的磨工》。

13.《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按照鲁国国君的世系纪年,记载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250多年的许多史料。也称《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是优秀的历史散文著作。

14.《勾践灭吴》节选自《国语》。《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了周穆王十二年到周贞定王十六年间的史实。

15.《战国策》是记载西周、东周及各诸侯国历史的著作,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经西汉刘向整理,共33篇。

16.《论语》是记载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全书共二十篇,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为语录体。《论语》是有关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17.孟轲(约前372—前289),字子舆,战国时邹人,儒学大师,有“亚圣”之称。《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共七篇,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教育、伦理,。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认为“人性本善”。(见第五册)

18.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时赵国人,著名思想家。主张“法后王”“性恶论”。《荀子》为荀子和其弟子所作,是先秦儒家重要作品。

19.庄周(约前369-前286),战国宋人,古代著名思想家,道家学派代表人之一。《庄子》为他和其弟子所作,文学性强,多寓言,是道家思想的重要著作。与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合称“老庄”。

20.贾谊:西汉洛阳人,政治家、文学家,世称贾生。著作有《新书》、《吊屈原赋》等。

21.司马迁(约前145-约前87),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著作《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包括12本纪(帝王传记)、30世家(诸侯传记)、70列传(著名人物传记)、10表、8书,共130篇。它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关于《史记》见第六册)

22.王羲之:(321~379)字逸少,东晋琅玡临沂(现在山东省临沂)人。他是古代著名的书法家,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有“书圣”之称。王羲之胸怀旷达,喜好自然山水,他的散文疏朗简净,韵味悠长,显示了他的文学功底。因他作过右军将军,后人又称他为王右军。《兰亭集序》即兰亭会诗集的序言。

高中语文第二册

23.《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人被释奴隶伊索所编,搜集有古希腊民间故事,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故事,共三百五十余篇。

24.钱钟书(1910――1998):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代表作品有:两部著名的学术论著《谈艺录》《管锥编》,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人·兽·鬼》和长篇小说《围城》。

25.卢梭: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代表作有《爱弥儿》《忏悔录》等。

26.孙犁:河北省安平县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少年时期便开始接触五四新文学,作品集为《白洋淀纪事》,其中《荷花淀》等作品是广为流传的名篇。散文《黄鹂》蕴涵着深刻的哲理。

27.史铁生:北京人,当代著名小说家。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合欢树》。

28.王勃:字子安,初唐文学家。著有《王子安集》。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滕王阁序》是其骈文代表作。

29.韩愈:字退之,也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师说》是其散文代表作。著有《昌黎先生文集》。

30.杜牧:字牧之,唐代文学家。晚年居住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因号杜樊川。善用绝句形式讽咏时事。著有《樊川文集》。

31.苏洵:字明允,别号老泉。北宋文学家。著有《嘉佑集》。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俱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32.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官至宰相,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号文,世称王文公。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34.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提倡“文”“道”并重,反对浮靡文风。《六一诗话》开创“诗话”这一新的体裁,对后世诗歌理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35.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世称震川先生,是明代著名的古文家。著有《震川文集》。

36.张溥:字天如,明代文学家,天启年间组织应社,崇祯初年又创复社,从事文学和政治活动。《五人墓碑记》选自他的《七录斋集》。

37.姚鼐:字姬传,一字梦古,室名惜抱轩,人称惜抱先生,清代桐城派古文家。著有《惜抱轩诗文集》,《登泰山记》选自该书。

38.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著有《龚自珍全集》。己亥年在辞官归途中写了315首绝句,总题为《己亥杂诗》。

高中语文第三册

第一单元:

39.徐志摩(1896-1931) 新月诗派代表人物,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

康桥:剑桥

40.闻一多:现代著名爱国诗人,新月诗派代表人物,重要诗集《红烛》《死水》,“三美”主张: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41.穆旦:九叶诗派代表诗人之一,诗集《探险者》《九叶集》

42.舒婷:朦胧诗派代表人物,代表作《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43.普希金:俄国伟大诗人,俄国斯文学奠基人,著名的诗:《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茨冈》 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 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又叫《欧根·奥涅金》)

44.华兹华斯:英国“湖畔诗派”代表诗人。

45.裴多菲:匈牙利爱国诗人,代表诗歌《自由与爱情》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第二单元:

46.《诗经》和《离骚》,分别开创了我国诗歌创作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

47.《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通称《诗》或《诗三百》到汉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称《诗经》,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按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风雅颂赋比兴”合称“诗经六义”。

48.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 “楚辞”创立者和代表作家。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浪漫主义诗歌奠基人。代表作《离骚》《九歌》《天问》。《离骚》是《楚辞》代表作,我国古代最早的抒情诗,也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楚辞》收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等诗集,由西汉刘向编辑,东汉王逸为作章句。

49.《孔雀东南飞》原名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最长的叙事诗,与北朝《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注意:《木兰辞》不属汉乐府民歌) 。《玉台新咏》南朝徐陵编辑。

50.《孔雀东南飞》中的文化知识:

槌床便大怒:“床”当作“坐具”讲,不作“卧具”。

初七及下九:下九,农历每月十九日;上九:二十九日;初九:中九

奄奄黄昏后:黄昏:十二时辰之一,是戌时(相当于现在19时至21时)

寂寂人定初:人定:十二时辰之一,是亥时(相当于21时至23时)

51.《古诗十九首》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文选》,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

钟嵘《诗品》赞之为“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第三单元:唐诗和宋词

53.唐诗

①唐诗在梁陈诗人对诗律研究和创作实践基础上创造了律诗和绝句两种新诗体,从而扩大诗的表现范围。

②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大诗人,后人称之为“诗仙”,诗歌风格“清新飘逸”。

③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也称杜少陵,亦称杜工部。他的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他是唐代现实主义大诗人,也被后称尊称为“诗圣”。诗歌风格:沉郁顿挫。

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④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

⑤王维: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与孟浩然为同一流派诗人。

补充:边塞诗人:王昌龄、高适、岑参

⑥刘禹锡:字梦得,中唐诗人。中学课本作品《陋室铭》《石头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其中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⑦李商隐:字义山,晚唐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区别于李贺)

54.词

①词出现于唐、五代时期,称曲、杂曲或曲子词,到宋代扩为流行,被称为诗余,后改称词。又称长短句。

②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代表诗人,柳永(北宋),李清照(南宋),还有秦观(北宋),豪放派代表诗人苏轼,辛弃疾。

③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世称柳七,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婉约派创新者。

④苏轼:字子赡,号东坡居士,与其文苏洵、苏辙、今称“三苏”,诗歌与黄庭坚齐名,合称“苏黄”。词上,扩大词的表现范围,开宋代豪放词先河,词风与辛弃疾相近,合称“苏辛”。苏轼的散文也非常出色,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⑤李清照:字易安,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著有《漱玉词》

⑥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最伟大爱国词人与苏轼同为豪放派代表,词集《稼轩长短句》

⑦姜夔:南宋词人,号白石道人。(千岩老人为萧德藻)代表作品《扬州慢》(“禾黍”常用来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⑧陆游:号放翁,南宋最伟大的爱国诗人,现存古诗最多一个诗人。

第四单元:

55.郁达夫:原文郁文,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代表作: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散文《故都的秋》

56.巴金:原名李芾甘,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长篇小说《灭亡》,中篇小说《寒夜》,《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散文代表作《灯》。

第五单元:

57.《二十四史》清乾隆年间,把从《史记》《汉书》到《明史》第24部史书定为“正史”,今称二十四史。(注:无《资治通鉴》)

58.巴尔扎克: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创作《人间喜剧》(小说总称,共91部),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其中包括《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

59.雨果: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主要作品《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

60.其他作家代表作品:

博马舍(法) 《费加罗的婚礼》

拉伯雷(法) 《巨人传》

莫里哀(法) 代表作《伪君子》(又作《达尔丢弗》,主人公达尔丢弗),《吝啬鬼》(又作《悭吝人》,主人公阿巴贡)

补充,四大吝啬鬼: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悭吝人》中的阿巴贡,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果戈里《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

屠格列夫:俄国作家,著名长篇小说《罗亭》《贵族之家》《父与子》《猎人笔记》

高中语文第四册

61.鲁迅,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前五部小说为《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故乡》《阿Q正传》,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祝福》收入《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杂文集16部;翻译俄国作家果戈理的《死魂灵》,苏联作家法捷耶夫的《毁灭》。课文《拿来主义》《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

62.契诃夫,俄国短篇小说家,代表作《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小公务员之死》,剧本《樱桃园》。

63.沈从文,现代作家,代表作《边城》。

64.孙 犁,“白洋淀派”代表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荷花淀》,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另见26条)

65.赵树理,当代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三里湾》、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等。

66.茅 盾,现代文学旗手之一,代表作长篇小说《子夜》,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短篇小说《林家铺子》等。

67.莫泊桑,19世纪世界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长篇小说《漂亮朋友》,短篇小说《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等。

68.高晓声,江苏当代作家,代表作《陈奂生上城》《李顺大造屋》等。

69.施耐庵,元末明初人,著有章回小说《水浒传》。《智取生辰纲》选入课文。

70.罗贯中,元末明初人,著有章回小说《三国演义》。《失街亭》选入课文。

71.冯梦龙,明末小说家,编印过“三言”(《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选自《警世通言》。

72.凌蒙初,明末小说家,编著过“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73.唐代传奇,有《柳毅传》(李朝威著)《莺莺传》《李娃传》《霍小玉传》等。

74.吴敬梓,清代小说家,著有《儒林外史》。

75.蒲松龄,清代小说家,著有《聊斋志异》(文言短篇小说集)。

76.李汝珍,清代小说家,著有《镜花缘》

77.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

78.曹 禺,原名万家宝,著名剧作家,著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等。

79.老 舍,“人民艺术家”,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等。

80.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剧作家,著有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四大悲剧《哈姆莱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白》,早期创作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81.关汉卿,元代戏剧作家,著有《窦娥冤》《望江亭》《救风尘》《单刀会》等。

82.王实甫,元代戏剧作家,著有《西厢记》。该剧同《窦娥冤》代表了元杂剧最高成就。

83.汤显祖,明代戏剧作家,著有《牡丹亭》。

84.孔尚任,清代戏剧作家,著有《桃花扇》。

85.洪 升,清代戏剧作家,著有《长生殿》。

86.传 奇,是明代的主要戏曲样式,并持续到清代,代表作有汤显祖的《牡丹亭》、洪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

87.袁宏道,明代散文家,创立了“公安派”,与袁宗道、袁中道均以文学见长,时称“三袁”。

文学体裁

88.戏曲,以演员表演为中心,以唱、念、做、打等手段为基础,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它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杂剧、明清传奇、近现代京剧和各种地方戏。

89.戏剧语言,由曲词、宾白、科介三部分组成,曲词,是剧中人物的唱词;宾白,是剧中人物的说白;科介,是剧中关于动作、表情和音响效果的舞台指示。

90.元杂剧,是一种把歌唱、宾白、舞蹈结合起来的艺术形式。分旦本(女主角主唱)和末本(男主角主唱)两种。角色有末(男角)、外末(老年男子)、旦(女角)、正旦(女主角)、卜儿(老妇人)、净(花脸)、丑(小花脸)等。

91.现代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按照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按照剧情繁简和结构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按照题材反映的时代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按照矛盾冲突的性质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

92.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三要素。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声。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按照表现的内容可分为科幻、公安、传奇、武侠、言情等。按照体制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按照语言形式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高中语文第五册

93.孟子,名轲,是战国时期影响甚大的儒者。《孟子》是由孟子及其弟子所著,《孟子》中很多重要的思想,如“仁政”论、“性善”论以及“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等,《孟子》向以长于譬喻和雄辩著称。《孟子》与《论语》《中庸》《大学》四部儒家经典合称“四书”。(见17条)

94.李白和杜甫是唐代诗坛上两座并列的高峰。李白的诗飘逸豪放,语言流转自然,他的古体诗和七绝尤为后人称道,如《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将进酒》《越中览古》,杜甫的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极其精练,尤长于古体诗和律诗,如“三吏”、“三别”,《兵车行》《登高》《客至》《咏怀古迹》《旅夜书怀》《阁夜》《登岳阳楼》等。(见53条)

95.元代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明朝吴承恩的《西游记》、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并称我国“四大”古典小说。

96.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是《呐喊》主要作品有《狂人日记》、《药》、《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等,其中《阿Q正传》对国民性弱点的揭示,至今仍振聋发聩;作者所概括的阿Q的精神胜利法已经成了一个世界性话题。(见5和61条)

97.现代派或现代主义文学是对19世纪80年代出现的20世纪年代至70年代在欧美繁荣的遍及全球的众多文艺流派的总称。

意识流小说 英国的弗吉尼亚。伍尔夫 小说《墙上的斑点》,通过象征暗示,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来表现化合物的“内心真实”。

表现主义 奥地利的弗兰茨。卡夫卡 小说《变形记》 反对以写实手法描写客观世界,而强调表现作家的主观感受。

存在主义 萨特是当代存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萨特的名剧《死无葬身之地》《恭顺的妓女》用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写成,《苍蝇》有浓厚的象征色彩,《恶心》在很多地方运用意识流技巧。

荒诞派戏剧 作家贝克特的戏剧——《等待多戈》是荒诞派代表作。

魔幻现实主义小说 20世纪60年代,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形成热潮。以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为标志,魔幻现实主义小说达到了十分完美的程度。

第六单元:

98.韩愈:唐代文学家、诗人,“文起八代之衰”,与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为“唐宋八大家”。

99.柳宗元:唐代文学家,诗人,世称“柳河东”

100.根据课本P164 增补:

胡适《尝试集》 郭沫若《女神》 张爱玲《金锁记》 戴望舒《雨巷》 丁玲《沙菲女士日记》

当代:

王蒙《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 邓友梅《在悬崖上》 宗璞《红豆》

陆文夫《小巷深处》 刘心武《班主任》 卢新华《伤痕》

戴厚英《人啊,人》 古华《芙蓉镇》

路遥《人生》 汪曾祺《受戒》 谌容《人到中年》

张贤亮《灵与肉》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 阿城《棋王》

高中语文第六册

101.梁思成:中国现代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

102.霍金:英国理论物理学家,他身残志坚,在大爆炸、黑洞等宇宙学理论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被誉为当代的爱因斯坦。有《时间简史》。

103.王力、吕叔湘、张志公:中国现当代语言学家。

104.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清代伟大的小说家,用十年时间创作了不朽名著《红楼梦》(又名《石头记》),后四十回为高鹗所著。《红楼梦》,是我国古代人情小说的集大成者,古代白话小说的高峰与总结,伟大的现实主义巨著,被誉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在艺术上,它既有浓郁的传统风格和民族特色,又有鲜明的创新精神。书中描写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如“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王熙凤,憎恶“仕途经济”的贾宝玉,多愁善感的林黛玉,“精细处不让凤姐”的探春,“装愚守拙,随分从时”的薛宝钗,“身为下贱,心比天高”的晴雯,被人贩子卖给薛蟠作妾的灵秀而薄命的女子香菱等。

105.起承转合:旧体诗文常用的行文顺序。起:开端。承:承接上文进一步加以申述。转:转折,从另一方面论述主题。合:全文结语。

106.《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古希腊的普鲁塔克曾被称为“世界传记之王”,其作品《列传》是欧洲传记文学的开端。不过,《史记》比它还早产生几乎达两个世纪。

107.《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历史著作和人物著作。其中人物与先秦时的文学人物相比,明显具有鲜明的个性。此外,它的主观色彩与抒情性,在历朝“正史”中是最浓厚最突出的。作者自述写此书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思想价值主要表现在四点上:其一是表现了进步的文学观;其二是表现了进步的经济思想;其三是表现了强烈的民主性和批判性;其四是表现了豪迈的人生观历史观价值观。

108.《报任安书》是我们了解司马迁生平和思想的重要文献。司马迁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写了“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他还为战国四君子(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立过传。

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兰亭集序

1. 《兰亭集序》高中必修2课文

亲爱的楼主:《兰亭集序》逐句翻译讲解 。

第一段: 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翻译:永和九年,也就是癸丑年,(在)三月上旬(的某一天),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举行祓禊活动。

讲解:“永和九年”是用年号纪年法纪年,即:使用帝王确立的年号加上序数词纪年;“癸丑”是用干支纪年法纪年,即使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进行依次组合(甲子-乙丑-丙寅-等)来纪年;这一年为东晋穆帝确立“永和”这一年号的第九年,也是“癸丑”年。两种纪年方法一般单用,这里叠用有清晰纪年的作用,但更重要的要算是音韵上的作用。

“暮春”是用孟仲暮纪月法纪月,即:三月。“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状语后置。

“禊”为古代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清除不祥的祭祀。《兰亭集序》还有个别称叫“禊帖”。

鉴赏:一语道尽时地事也。 原文: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翻译:有贤德的人都来(到这里),年轻的、年长的都(在这里)会集。 讲解:“贤”“少”“长”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意为“有贤德的人”“年轻的人”“年长的人”;“至”“集”后都省略了介宾短语“于此”,作状语。

鉴赏:八字写尽来人,更写尽修禊之盛事。 原文: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翻译:这里有高大险峻的山岭,茂盛高密的树林和竹丛;又有清澈激荡的水流,(在亭的)左右辉映环绕。 讲解:“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三个短语都使用了互文的修辞,翻译时都需要调整。

“映”为动词“辉映”,“带”为致词“环绕”,其后省略了介词“于”。 鉴赏:二十字写尽幽美环境。

原文: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翻译:(把水)引来作为飘传酒杯的环形渠水,(人们)在它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可是)饮一杯酒,赋一首诗,也足够用来痛快地表达幽雅的情怀。

讲解:“引”后省略了宾语“之”,代“清流激湍”;“以”为承接关系的连词,不译;“列坐”后省略了介词“于”;“一觞”“一咏”为动词性短语“饮一杯酒”“咏一首诗”;“以”为介词“用来”。 鉴赏:三十字写尽饮酒赋诗之盛况。

原文: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翻译: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微风和暖。

鉴赏:一张一弛,此为弛。 原文: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翻译:抬头观望辽廓的宇宙,低头品察繁盛的事物,所用来放眼四望、舒展胸怀的(景观),(都)足够用来让人尽情享受视听的欢乐,实在快乐啊! 讲解:“之”为定语后置的标志;“品类”为名词“世间万物”;“所以”为固定结构“所用来……的景观”,“极”为动词“尽情享受”。 鉴赏:此为“游”,有景物、有游踪。

第二段: 原文: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翻译:人们彼此相处,俯仰之间(就是)一生。

讲解:“夫”为助词,不译。“之”主谓之间的结构助词,不译。

“俯仰”用两个动作表示时间短暂。 鉴赏:所有的生命感悟实自一“夫”字始。

原文: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翻译:有的人从自己的情趣思想中取出一些东西,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有的人通过寄情于自己精神情怀所寄托的事物,在形体之外,不受任何约束地放纵地生活。

讲解:“诸”为合声词“之于”,“之”代所言内容,“于”与其宾语“怀抱”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晤言”“放浪”后省略了介词“于”,“于”与其宾语组成的宾语介宾短语作状语;“因”为介词“通过”,与其后面“寄所托”一起形成介宾短语作了状语。 鉴赏:读此句有“物喜”“己悲”之感。

魏时的弥衡,西晋时的刘伶等人为典型代表。此实为政治黑暗,残害屡起时,文人生活的畸变。

原文:虽趋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翻译:虽然(人们的人生)取舍千差万别,好静好动,也不相同,但是,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暂时得意,快乐自足,竟不知道衰老即将到来;待到他对于自己所到达的地方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就会随之而来。

讲解:“取”有两解,一为“趣”,一为“取”,这里取“取”意。“欣于所遇”为典型的介宾短语作状语的倒倒装句,“所遇”为名词性的所字短语。

鉴赏:此境而有此感,古今同也。 原文: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翻译:以前感到欢快的事俯仰之间已经变为陈迹,仍然不能不因此产生感慨,何况人寿的长短随着造化而定,最后终将以生命的结束为最终结局。 讲解:“之”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助词“的”,在句中译为状语,实因古今汉语习惯不同;“之”为代词,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的情况;“修”为形容词“长”;“期”为“以……为最终结局”;“尽”为“生命的结束”。

鉴赏:生命之痛感由此而出也! 原文: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

2. 高一必修2兰亭序翻译

永和九年,即癸丑年,三月之初,(名士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为的是到水边进行消灾求福的活动。许多有声望有才气的人都来了,有年轻的,也有年长的。这里有高大的山和险峻的岭,有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在亭的)左右辉映环绕。把水引到(亭中)的环形水渠里来,让酒杯飘流水上(供人们取饮)。人们在曲水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可是)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痛快地表达各自幽雅的情怀。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轻轻吹来。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这样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穷尽视和听的享受,实在快乐啊!

人们彼此相处,一生很快就度过。有的人喜欢讲自己的志趣抱负,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不受任何约束,放纵地生活。尽管人们的爱好千差万别,或好静,或好动,也不相同,(可是又都有这样的体验:)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间很自得,快乐而自足,竟不觉得衰老即将到来;待到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油然而生,以前感到欢快的事顷刻之间变为陈迹了,仍然不能不因此感慨不已,何况人寿的长短随着造化而定,最后一切都化为乌有。古人说:“死和生也是件大事啊!”怎能不悲痛呢?

每当我看到前人发生感慨的原由,(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总是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心里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我)这才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啊!因此我—一记下参加这次聚会的人,抄录了他们的诗作。尽管时代不同情况不同,但人们的情致却是一样的。后代的读者读这本诗集也将有感于生死这件大事吧。

3. 【高一语文必修一必修二必背诗歌和文言】

必修1:《沁园春 长沙》 ,《雨巷》,《再别康桥》,《荆轲刺秦王》中的一段“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还有后面陶渊明写的《咏荆轲》(我们老师要求背的)必修2:《诗经》两首:《氓》,《采薇》,《离骚》 ,诗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 ,《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第三段: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xiàng)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4. 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原文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共有三篇:

1、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2、苏轼的《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3、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在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什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予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5. 《兰亭集序》 原文

【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写作背景】 东晋穆帝(司马聃)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日,王羲之和当时名士孙绰、谢安和释支遁等四十一人,为禊事活动,在兰亭宴集。

与会的人士都有诗作,事后把这些诗篇汇编成集,《兰亭集序》就是王羲之为这个诗集所写的序言。序,文体名,是对书籍和文章举其纲要、论其大旨的一种文字,相当于引言。

【作者简介】 王羲之(公元321-379年):字逸少,东晋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县)人,住在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曾任江州刺史、会稽内史、右军将军等职。

他书法精绝,为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兰亭浅析】 《兰亭集序》,又题为《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

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三月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会聚兰亭,赋诗饮酒。王羲之将诸人名爵及所赋诗作编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

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此序受石崇《金谷诗序》影响很大,其成就又远在《金谷诗序》之上。

6. 兰亭集序原文

兰亭集序原文为繁体字,并不是我们所学过的简体字,原版如下: 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简体字版如下: 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怏(同“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扩展资料: 书法赏析 谈论魏晋书画艺术。

人们总会将它与“形神之辩”的审美趣尚相联系起来,从“形神兼备”发展到“离形神似”,讲求自然。顺乎神理,在艺术上这是形式表现和精神内涵的关系,既有道家的“飘逸”,又有儒家的“文质”。

华美与质朴的相结合,由此产生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形神兼备”的艺术品格。后来又将它上升到“得意忘形”的境界,使书画艺术从对外在客观世界的表现转向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抒发。

这在晋代的书法艺术中就出现了追求“韵”的审美趣尚。从流传的晋书墨迹来看,晋人尚韵,其主要表现为自然天成、和谐畅达的柔性美。

王羲之就是晋代书法的杰出代表,后世尊为“书圣”,其《兰亭序》法帖也被尊崇为“天下第一行草”。 《兰亭序》是王羲之47岁时的书作,记述的是羲之和友人雅士会聚兰亭(今浙江绍兴西南兰清)盛游之事,其书从容娴和,气盛神凝。

据传唐太宗李世民酷爱其书法,认为《兰亭序》是“尽善尽美”之作,死后将它一同葬入陵墓。现传《兰亭序》之真伪,曾有过大争论,几乎要挖李世民的墓了。

但是《兰亭序》的艺术价值却是一致公认的。宋米芾诗云:“翰墨风流冠古今,鹅池谁不爱山阴;此书虽向昭陵朽,刻石尤能易万金。”

历代书家摹本不下几十种,也是书法史上少有的文化现象。 《兰亭序》在王书中虽不及其行草书札,但作为一种典雅、双逸、潇洒的时代风格是无人能超越或与之相伴的。

那种疏朗有致的布局,挺秀双逸的风神,变化多端的笔法,纵横自如的取势,使后世学书者感到面对的是一座既平凡又神秘莫测的城楼,往住不得其门而入。 单看其用笔的丰富,就有藏锋、称饰、挂笔回锋,牵丝、映带、由方转圆、由圆转方等种种奇妙变化,有些横与波挑又带有隶书遗意,变化莫测,时出新愈,平和之中见奇纵,这也是《兰亭序》永久的艺术魅力所在,所谓“不激不励,风规自远”(唐·孙过庭语)正应是对《兰亭序》之神最恰当的评语。

《兰亭序》为行书帖,但从其圆转流美的行书字体中可以感觉到东晋楷法的完备,在妍美的行书中隐含着楷书的骨力。南朝的楷书很发达,但从王羲之的传本来看,其突出成就显然在行、草方面。

与汉魏、西晋比较,王羲之书风的最大特征是用笔细腻而结构多变,过去的书风都走古拙一路。 如《平复帖》,而王羲之却能把书法技巧由纯出乎自然而引向较为注重华美而达到精致的境界,与古拙相对而为“秀媚”。

将这种充溢韵致的书风与《兰亭序》描写的良辰美景珠联璧合,有一种微妙的人和大自然融合在一起的境界。 作者置身于“祟山峻岭、茂林修竹”之间,“极视听之娱”,抒发乐山乐水之情;与友人雅集,筋咏赏景之际,或悲或喜,情感跌宕,叹人生苦短,良辰美景不常,情景交融,文思喷发,乘兴书之,为中华民族文化留下了旷世杰作。

《兰亭序》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自然形态的美和人的情感之美的和谐的结合,似乎有天机入神,走笔如行云流水,进人书艺的最高境界。据说后来。

高一文言文《兰亭集序》赏析

《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高官,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

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兰亭集序》赏析

本文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集序》才成为名篇佳作。全文共三段。

文章首段记叙兰亭聚会盛况,并写出与会者的深切感受。先点明聚会的时间、地点、缘由,后介绍与会的人数之多,范围之广,“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接着写兰亭周围优美的环境。先写高远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再写近低处“清流激湍”;然后总写一笔:“映带左右”。用语简洁。富有诗情画意。在写景的基础上,由此顺笔引出临流赋诗,点出盛会的内容为“一觞一咏”,“畅叙幽情”,“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这是反面衬托之笔,以加张表达赏心悦目之情。最后指出盛会之日正逢爽心恰人的天时,“天朗气清”为下文的“仰观”、“俯察”提供了有利条件;“惠风和畅”又与“暮春之初”相呼应。此时此地良辰美景,使“仰观”、“俯察”,“游目骋怀”、“视听之娱”完全可以摆脱世俗的苦恼,尽情地享受自然美景,抒发自己的胸臆。至此,作者把与会者的感受归结到“乐”字上面。笔势疏朗简净,毫无斧凿痕迹。

文章第二段,阐明作者对人生的看法,感慨人生短哲,盛事不常,紧承上文的“乐”字,引发出种种感慨。先用两个“或”字,从正反对比分别评说“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的两种不同的具体表现,一是“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一是“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然后指出这两种表现尽管不同,但心情却是一样的。那就是“当其欣于所遇”时,都会“快然自足”,却“不知老之将至”。这种感受,正是针对正文“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的聚会之乐而发,侧重写出乐而忘悲。接着由“欣于其所遇”的乐引出“情随事迁”的'忧,写出乐而生忧,发出“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慨叹、文章至此,推进到生死的大问题。最后引用孔子所说的“死生亦大矣”一句话来总结全段,道出了作者心中的“痛”之所在。

最后一段说明作序的缘由。文章紧承上文“死生亦大矣”感发议论,从亲身感受谈起,指出每每发现“昔人兴感之由”和自己的兴感之由完全一样,所以“未尝不临文嗟悼”,可是又说不清其中原因。接着把笔锋转向了对老庄关于“一生死”,“齐彭殇”论调的批判,认为那完全是“虚诞”和“妄作”。东晋时代的文人士大夫崇尚老庄,喜好虚无主义的清谈,庄子认为自然万物“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庄子·齐物论》),且把长寿的彭祖和夭折的儿童等同看待,认为“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作者能与时风为悖。对老庄这种思想的大胆否定,是难能可贵的,然后作者从由古到今的事实中做了进一步的推断:“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基于这种认识,所以才“列叙时人,录其所述”,留于后人去阅读。尽管将来“事殊事异”,但“所以兴怀。其一致也”。这就从理论上说清了所以要编《兰亭诗集》的原因。最后一句,交代了写序的目的,引起后人的感怀。文字收束得直截了当,开发的情思却绵绵不绝。

这篇序言疏朗简净而韵味深长,突出地代表了王羲之的散文风格。且其造语玲珑剔透,琅琅上口。是古代骈文的精品。《兰亭集序》在骈文的几个方面都有所长。在句法上,对仗整齐,句意排比,如“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仰观宇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两两相对,音韵和谐,无斧凿之痕,语言清新、朴素自然。属于议论部分的文字也非常简沽,富有表现力,在用典上也只用“齐彭殇”和“修楔事”这样浅显易储的典故,这样朴素的行文与东晋对代雕章琢句,华而不实的文风形成鲜明对照。

这篇文章体现了王羲之积极入世的人生观,和老庄学说主张的无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新课标人教版

1. 鲁 迅:

l 《记念刘和珍君》,作于1926年,悼念刘和珍,针对三·一八惨案,抨击段祺瑞执政府。选自《华盖集续编》。

l 《为了忘却的记念》,作于1933年,悼念1931年被杀害的左联五烈士柔石、白莽、冯铿、胡也频、李伟森。抨击国民党政府。选自《南腔北调集》。

l 《祝福》,选自《彷徨》,作于1924年。

l 《药》选自《呐喊》,作于1919年4月。

l 《中国小说史略》,我国第一部小说专史。

l 《狂人日记》,发表于1918年,鲁迅的第一部白话小说,也是中国最早的现代白话小说。

l 鲁迅的第一篇小说是文言小说《怀旧》。

l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l 散文集:《朝花夕拾》。

l 散文诗集:《野草》。

2. 金圣叹:(1608—1661),名人瑞,字圣叹,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

3. 刘 勰:

l (约466—约539),字彦和,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

l 《文心雕龙》,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巨著。

4. 汪曾祺:

l (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

l 《胡同文化》,散文。

l 小说《受戒》《大淖记事》。

5. 茨威格:

l (1881—1942),奥地利作家。

l 《世间最美的坟墓》,散文。

6. 列夫·托尔斯泰:

l (1828—1910),俄国伟大作家。

l 三大小说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7. 乔治·桑:

l (1804—1876),法国女作家。

l 《冬天之美》,散文。

l 长篇小说《康素爱萝》《安吉堡的磨工》。

8. 《左传》:

l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l 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l 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

l 《左传》善写战争,写了400多次战争。

l 《左传》善于刻画人物。

l 《左传》对司马迁写作《史记》,对司马光写作《资治通鉴》有直接影响。

l 《烛之武退秦师》《曹刿论战》。

9. 《国语》:

l 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是古代国别体史料汇编。

l 记载了周穆王十二年(前990)到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间周、鲁等八国史实。以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贵族言论为主。

l 《国语》内容可与《左传》相参证,所以有《春秋外传》之称。

l 《勾践灭吴》,选自《国语·越语上》。

10. 《战国策》:

l 记载西周、东周、秦、齐等国历史的著作,以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谋议或辞说。

l 国别体。

l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

l 《触龙说赵太后》,选自《战国策·赵策》。

11. 《论(lún)语》:

l 记录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l 第一部语录体。

l 作者:是孔子弟子包括再传弟子写下来的。

l 儒家思想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l 孔子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l 《季氏将伐颛臾》,选自《论语·季氏》。

12. 孟 子:

l 孟子:(前372—前289),山东邹县人。

l 《孟子》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

l 第一部对话体。

l 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

l 孟子的政治主张是“仁政”。

l 后世常“孔孟”并称,也被称为“亚圣”。

l 《寡人之于国也》《齐恒晋文之事》《孟子见梁襄王》,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l 《庄暴见孟子》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l 另选有:《齐人有一妻一妾》《弈秋》。

13.荀 子:

l 荀况:(约前313—前238),战国末期思想家。

l 《荀子》,荀况著,一部分出自其弟子之手。现存32篇。

l 《劝学》,节选自《荀子·劝学》。

14.庄 子:

l 庄周,(约前369—前286),战国中期道家思想家。

l 《庄子》,庄周及其门人以及后学所著。

l 《秋水》,节选自《庄子·秋水》。

l 《逍遥游》节选自《庄子·逍遥游》,是《庄子》最具代表性的一篇。

15. 贾 谊:

l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政论家、文学家。

l 《过秦论》,选自贾谊《新书》。《过秦论》有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

l 《过秦论》:政论文。

16.司马迁与《史记》:

l 《史记》的撰写目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l 《史记》内容:叙写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共三千年的历史。

l 体例:纪传体通史。包括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l 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历史著作,开创了纪传体“正史”的先河。

l 《史记》作为第一部传记文学的确立,是具有世界意义的。

l 鲁迅评《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l 《鸿门宴》: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l 《报任安书》,节选自《昭明文选》。

l 《廉颇蔺相如列传》《屈原列传》《信陵君窃符救赵》。

17. 王羲之:

l (321—379),字逸少,东晋琅邪人(现在山东省临沂县)人。

l 善书法,有“书圣”之称。作过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

l 《兰亭集序》,书法上也称《兰亭序》,选自《晋书·五羲之传》。

18.陶 潜:

l (365—427),东晋末年诗人,一名渊明,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世称靖节先生、五柳先生。

l 《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选自《陶渊明集》。

第二册

19.裴多菲:

l (1823—1849),匈牙利著名爱国诗人。

l 《自由与爱情》《我愿意是急流》。

20. 钱钟书:

l 学术著作有《谈艺录》《管锥编》。

l 短篇小说《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主人公是一些归国留学生)。

21.卢 梭:

l (1712—1778),法国18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

l 代表作:《爱弥儿》《忏悔录》。

22. 孙 犁:

l 散文《黄鹂》,选自《晚华集》。

l 短篇小说《荷花淀》(与短篇小说《嘱咐》并称为姊妹篇),选自《白洋淀纪事》。主人公: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妇女群体形象。

l 白洋淀派代表作家,与山药蛋派赵树理齐名。

23.王 勃:

l (649—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l 初唐文学家。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之首。

l 《滕王阁序》,选自《王子安集》(字命名)。

24.韩 愈:

l (768—824),字退之,河阳(现在河南孟州)人。

l 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l “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l 《师说》,选自《昌黎先生集》(以祖籍命名)。

l 《祭十二郎文》,选自《全唐文》。

25. 六艺经传:“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

26.杜 牧:

l (803—852),字牧之,唐京兆万年(今西安)人。

l 小李杜:晚唐诗人李商隐、杜牧。

l 《阿房宫赋》,选自《樊川文集》(以住地命名)。

l 《过华清宫》,选自《樊川诗集》。

27.苏 洵:

l (1009—1066),字明允,北宋眉山(现在四川眉山)人,散文家。自号“老泉”。

l 《六国论》,选自《嘉祐集·权书》(年号命名)。

28.王安石:

l (1021—1086),字介甫,北宋临川(现在江西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

l 《游褒禅山记》,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l 《桂枝香·金陵怀古》,选自《宋词三百首笺注》。

29. 欧阳修:

l (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吉水(现在江西吉水)人,文学家、史学家。

l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主张文道合一。

l 著有《欧阳文忠公集》(谥号命名),《新唐书》(与宋祁等合写),《新五代

l 《新五代史》是二十四史之一。

l 《伶官传序》,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

30.苏 轼:

l (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l 散文、诗、词、书法,都独具风格,自成一家。

l 与江西诗派宗主黄庭坚同为北宋影响最大的诗人。

l 《石钟山记》,选自《苏东坡全集》。

l 《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选自《东坡乐府》(词集)。

l 《赤壁赋》,又称“前赤壁赋”。

31.归有光:

l (1506—1571),字熙甫,号震川,明代昆山(现在江苏昆山)人,世称震川先生,明代著名的文学家。

l 《项脊轩志》,选自《震川文集》(以号命名)。

32.张 溥:

l (1602—1641),字天如,明代太仓(现在江苏太仓)人,明末文学家。先后组织过应社、复社。

l 《五人墓碑记》,选自《七录斋集》(以书斋命名)。

33.姚 鼐:

l (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清代桐城(现在安徽桐城)人。桐城派古文家。

l 《登泰山记》,选自《惜抱轩诗文集》(书斋命名)。

34.桐城派:

l 清代散文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

l 创始人是方苞。

l “桐城三祖”:方苞、刘大櫆、姚鼐。

35.龚自珍:

l (1792—1841),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现在浙江杭州)人。我国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

l 《病梅馆记》,选自《龚自珍全集》。

第三册

36.徐志摩:

l (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诗派代表人物。

l 《再别康桥》,选自《徐志摩诗全编》。

37. 闻一多:《死水》,选自《闻一多全集》。

38. 艾 青:《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

39.穆 旦:

l (1918—1977),原名查良铮,浙江海宁人。

l 《赞美》,选自《穆旦诗全集》。

40. 臧克家:《老马》。

41. 舒 婷:当代女诗人。《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42. 梁小斌:当代诗人。《我热爱秋天的风光》。

43. 韩 东:当代诗人。《山民》。

44. 海 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45.普希金:

l (1799—1837),俄国伟大诗人,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开创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传统

l 《致大海》,选自《普希金抒情诗全集》。

46.华兹华斯:

l (1770—1850),英国“湖畔派”代表诗人。

l 《孤独的收割人》,选自《世界抒情诗选》。

47.狄金森:

l (1830—1886),美国女诗人。

l 《篱笆那边》,选自《狄金森名诗精选》。

48.《诗经》:

l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l 原本只称《诗》,儒家列为经典之一,故称为《诗经》。

l 数量:305篇。

l 内容:分为“风”(15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l 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

l 手法:赋、比、兴。

l 《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l 句式:以四言为主。

l 《诗经》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传统。

l 《卫风·氓》《秦风·无衣》《邶风·静女》。

49. 屈 原:

l (约公元前340年—前278年),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曾任三闾大夫。

l 《离骚》:《楚辞》的代表作,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l 《离骚》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浪漫主义传统。

l 《九章》《九歌》《天问》《湘夫人》。

50. 《楚辞》:

l 收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诗歌,西汉刘向编辑。

l 特点: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深厚的地方色彩。

l 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

l 多用“兮”字。

51.《孔雀东南飞》:

l 我国古代最早最长的一首叙事诗。

l 选自南朝陈代徐陵编《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l 与北朝的《木兰辞》(郭茂倩《乐府诗集》)并称“乐府双璧”。

52.《古诗十九首》:

l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文选》。

l 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称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53. 曹 植:

l (192—232),字子建,曹操第三子。

l 《白马篇》又名《游侠篇》。

l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54. 《长歌行》:选自郭茂倩《乐府诗集·相和歌辞》。

55. 曹 操:

l (155—220),字孟德。

l 《短歌行》。

56.古体诗:

l 唐代以前的全是古体诗。

l 又称古诗、古风。

l 多数是五言或七言句,也有杂长短句者。

l 平仄、用韵较自由,篇幅一般较长。

l 诗题常有“歌”“行” “吟” “引”标志。

57.近体诗:

l 唐代称律诗为近体诗,绝句中也有近体诗。

l 绝句和格律诗分为五言和七言。

l 律诗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末联)。

l 律诗每联第二、四、六字平仄从严。

l 押韵:偶句末字都要押韵,一般押平声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l 近体诗的绝句,也称律绝。

58.李 白:

l 诗仙。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浪漫诗派代表作家。

l 《梦游天姥吟留别》,古体诗,选自《李太白全集》。

l 杜甫评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l 韩愈评李白和杜甫:“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l 《越中览古》,选自《李太白集》。

l 《蜀道难》《将进酒》,古体诗。

59.杜 甫:

l 诗圣。诗史。号少陵野老。杜工部。

l 大李杜:李白、杜甫。

l 《登高》《蜀相》选自《杜少陵集详注》(以号命名)。

l 前人评《登高》:“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旷代之作”。

l 《兵车行》:乐府诗,题目是诗人自拟的。

l 《客至》《旅夜书怀》《咏怀古迹》《阁夜》《登岳阳楼》。《三吏》《三别》《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60.白居易:

l 香山居士。

l 《琵琶行》,古体诗,叙事诗。选自《白氏长庆集》。行,古体诗的一种体裁。

l 与元稹倡导“新乐府”,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l 《长恨歌》。

61. 刘禹锡:

中唐诗人。《石头城》,选自《唐诗别裁》。

62. 李商隐:

l (约813—约858),唐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

l 《锦瑟》,选自《唐诗三百首》。

l 晚唐艺术成就最高的一位诗人。

63. 陆 游:

l 号放翁。宋代最杰出的爱国诗人。

l 《书愤》、《临安春雨初霁》,选自《剑南诗稿》。

64. 王 维:《山居秋暝》,选自《王右丞集》。

65. 词:

l 唐、五代时已出现,宋代流行。

l 别名:曲、杂曲、曲子词、长短句、诗余、乐府。

l 词有词牌(曲谱),篇幅上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

l 流派:婉约派和豪放派。

l 代表人物:婉约派代表有柳永、李清照;豪放派代表有苏轼、辛弃疾。

66. 《花间集》:第一部文人词总集,收录了晚唐温庭筠和西蜀词人的词作。

67. 李 煜:

l (937—978),史称南唐后主。

l 《虞美人》《浪淘沙》。

68. 柳 永:

l (约987—约1053),字耆卿,原名三变。北宋崇安(现在福建崇安)人。

l 《雨霖铃》,也写作《雨淋铃》,选自《全宋词》。

69. 秦 观:《鹊桥仙》,选自《词综》。

70.李清照:

l (1084—1155),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人。

l 古代最优秀的女词人。

l 《一剪梅》《声声慢》选自《漱玉词》。

71.辛弃疾:

l (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宋代历城(现在山东历城)人。

l 南宋最伟大的爱国词人。

l 苏辛:苏轼、辛弃疾。

l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选自《稼轩长短句》。

72. 姜 夔:

l (约1155—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

l 婉约派词人。

l 《扬州慢》选自《全宋词》。

73. 柳宗元:

l 柳柳州,柳河东。

l 《渔翁》《愚溪诗序》。

74. 元 稹:

l (779—831),字微之,中唐诗人。

l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选自《唐诗别裁》。

75. 李 贺:

l (790—816),字长吉,中唐诗人。

l 《李凭箜篌引》,选自《李贺诗歌集注》。

76.温庭筠:

l (812—870),字飞卿,太原人。

l 花间派的创始人。

l 《菩萨蛮》选自《花间集》。

77. 周邦彦:

l (1057—1121),北宋词人。婉约派。

l 《苏幕遮》,选自《词综》。

78. 郁达夫:

l (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l 《故都的秋》,选自《郁达夫文集》。

79. 巴 金:

l 《灯》,选自《巴金选集》。

l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l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l 《家》主人公觉慧。

80. 二十四史:清高宗乾隆四年(1739年)把从《史记》《汉书》到《明史》等24部史书 定为“正史”,合称二十四史。

81.雨 果:

l (1802—1885),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l 三大巨著:《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

82.巴尔扎克:

l (1799—1850),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l 《人间喜剧》,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共91部小说。

l 《守财奴》选自《欧也妮·葛朗台》。

83.屠格涅夫:

l (1818—1883),俄国作家。

l 《门槛》选自《屠格涅夫选集·散文诗、文论》。

84. 李 密:《陈情表》,选自《文选》。

85. 赋:一种讲究辞采、体物铺陈的文体,有古赋、俳赋、律赋、文赋等。

第四册

86.契诃夫:

l 俄国小说家。

l 《装在套子里的人》,选自《契诃夫短篇小说集》。主人公别里科夫。

l 世界三大短篇巨匠:契诃夫、莫泊桑、欧·亨利。

87.沈从文:

l (1902—1988),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

l 《边城》,选自《沈从文选集》。主人公:翠翠。

88.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89. 张承志:当代作家,《北方的河》。

90. 茅 盾:《子夜》,描写了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资产阶级的命运。主人公吴荪甫。

91. 梁 斌:《红旗谱》。

92. 茹志鹃:《百合花》。

93. 王 蒙:《说客赢门》。

94. 陆文夫:《围墙》。

95. 阿 城:《棋王》。

96. 莫泊桑:

l (1850—1893),法国作家,世界短篇小说巨匠。

l 短篇小说约300篇,长篇小说6部,游记3部。

l 《项链》,主人公玛蒂尔德。

l 成名作《羊脂球》。

97. 高晓声:《陈奂生上城》。

98.中国小说简史:

l 起源于神话传说。

l 魏晋南北朝时发展为志怪志人小说。

l 唐代发展为传奇。

l 宋代发展为话本(民间)。

l 明代发展为拟话本(文人创作)和演义小说。

99. 《金甁梅》:我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世情小说。

100. 《红楼梦》:中国古代的现实主义顶点。

101. 施耐庵:元末明初人,《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传》第十六回。

102. 吴承恩:神魔小说《西游记》,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征。

103. 罗贯中:

l (约1330—约1400),名本,元末明初小说家。

l 《失街亭》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和九十六回。

l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后人评为“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104. 冯梦龙:

l (1574—1646),字犹龙,长洲(现在江苏苏州)人。

l 冯梦龙增补过罗贯中的长篇小说《平妖传》,改作过《列国志》。

l 编撰“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每集40篇,共120篇。

l “三言”是宋元明“话本”和“拟话本”的总集,是宋元明三代最重要的一部白话短篇小说的总集。

l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选自《警世通言》,明代拟话本。

105. 凌蒙初:

l (1580—1644),字玄房,号初成,别号即空观主人。乌程(浙江吴兴)人。

l “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l “二拍”与“三言”不同,基本上都是个人创作,已经是一部个人的白话小说创作专集。

106. 唐传奇:《柳毅传》(李朝威)《莺莺传》《李娃传》《霍小玉传》。

107. 章回小说:“回”,就是说书艺人在一个单位时间内所讲述的故事内容。

108. 话本:说话人所用的故事底本,就叫“话本”。

109. 拟话本:如果有人摹拟这种“话本”的体裁来写故事,就叫“拟话本”。

110. 《错斩崔宁》:宋元话本。

111. 吴敬梓: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鲁迅评曰“虽云长篇,颇同短制”。

112. 曹 禺:

l (1910—1996),原名万家宝,著名剧作家。

l 《雷雨》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主人公鲁侍萍、周朴园。

l 《日出》《北京人》。

113. 老 舍:

l 原名舒庆春。

l 《茶馆》,选自《老舍文集》,主人公王利发。

l 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剧本《龙须沟》。

114. 莎士比亚:

l (1564—161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

l 四大悲剧:《哈姆莱特》《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

l 喜剧:《威尼斯商人》,主人公夏洛克。

l 《罗密欧与朱丽叶》,根据意大利民间故事写成的五幕悲剧。

115. 丁西林:剧作家、物理学家,《三块钱国币》,独幕讽刺喜剧,主人公杨长雄与吴太太。

116. 戏剧语言:个性化、动作性、潜台词。

117. 中国古代戏曲:

l 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杂剧与明清传奇。

l 关汉卿的《窦娥冤》和王实甫的《西厢记》代表了元杂剧的最高成就。

l 传奇是明清时代的主要戏曲样式。代表作有汤显祖的《牡丹亭》、洪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

118. 关汉卿:

l 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在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

l 《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

l “正宫”:宫调之一。

l “滚绣球”:曲牌名。

119. 王实甫:

l 名德信,大都(现在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

l 《长亭送别》选自《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主人公张珙、崔莺莺。

l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120. 汤显祖:

l (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临川(现在江西临川)人,明代戏曲作家。

l 《闺塾》选自《牡丹亭》,主人公杜丽娘、春香、陈最良。

l 《牡丹亭》原名《牡丹亭还魂记》,主人公杜丽娘、柳梦梅。

121. 孔尚任:

l (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山东曲阜人,清代戏曲作家、诗人。

l 《哀江南》选自《桃花扇》全剧结尾的一套曲子。

l 《桃花扇》是一部“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历史剧。主人公李香君和侯方域。

122. 高明(则诚):明,南戏《琵琶记》。

123. 戏剧组成:

l 杂剧和传奇的戏剧语言由曲词、宾白、科介三部分组成。

l 曲词:剧中人物的唱词。

l 宾白:剧中人物的说白,一般是散文,也有少数韵语,分对白、独白、旁白、带白(插在曲词中的说白)等。

l 科介:剧本中关于动作、表情和音响效果的舞台指示。

124. 袁宏道:

l (1568—1610),字中郎,号石公,明代公安(现在湖北公安)人。

l 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被称为“公安派”。

l 文学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l 《虎丘记》选自《袁中郎全集》(以字命名)。

125. 蒲松龄:

l (1640—1715),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淄川(现在山东淄博)人,清代文学家。

l 《促织》选自《聊斋志异》,主人公成名。

l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491篇。

126. 李朝威:《柳毅传》唐传奇代表作之一,主人公柳毅、龙女、钱塘君。

127. 干 宝:《搜神记》,志怪小说。

128. 刘义庆:《世说新语》,志人小说、轶事小说、笔记小说。

129. 盛唐两大诗派: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

130.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曾朴《孽海花》刘鄂《老残游记》。

第五册

131. 伏尔泰: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和导师。

132. 《文选》: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南朝梁萧统编,后人习称为《昭明文选》。

133. 弗兰茨·卡夫卡:

l (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西方现代主义小说的先驱和大师。

l 《变形记》:表现主义的代表作之一,主人公是格里高尔·萨姆沙。

l 表现主义:反对以写实手法描写客观世界,而强调表现作家的主观感受。

134. 弗吉尼亚·伍尔夫:

l (1882—1941),英国著名意识流小说家。

l 《墙上的斑点》是她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

l 意识流:认为人的思想意识是变幻无端、纷繁复杂的流动体,他们摒弃情节,让笔触始终追随着人物的意识流动,通过象征、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来表现人的“内心真实”。

135. 萨缪尔·贝克特:

l (1906—1989),生于爱尔兰,定居巴黎,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196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l 《等待戈多》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之一。

l 荒诞派:认为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因此,“非理性”成为他们戏剧表现的核心内容。他们的作品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无扣人心弦的戏剧冲突,舞台形象支离破碎,人物语言颠三倒四,道具功能奇特怪异。

136. 加西亚·马尔克斯:

l 生于哥伦比亚,《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代表作。

l 魔幻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

137. 现代派:或现代主义,是对19世纪80年代出现的、20世纪20年代在欧美繁荣的、遍及全球的众多文艺流派的总称。现代主义以反传统和非理性为主要标志。

138. 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爱尔兰的乔伊斯、英国的伍尔夫、法国的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美国的福克纳(《喧哗与骚动》)。

139. 存在主义代表作家:萨特、加缪、波伏瓦、海勒

22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