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作文

5U文学网 > 作文 > 节日作文 > 高尔基是文学家还是教育家,高尔基是著名的作家吗

高尔基是文学家还是教育家,高尔基是著名的作家吗

| admin

高尔基是什么学家

应该是文学家

高尔基[1](1868.3.16―1936.6.18)全名马克西姆·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也叫斯克列夫茨基(俄语:Максим Горький,原名:Алексей Максимович Пешков,英语:Maxim Gorky),俄国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列宁说他是“无产阶级文学最杰出代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前苏联文学的创始人。1868年3月16日出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的下诺夫戈罗德(俄语:Нижний Новгород,英语:Nizhny Novgorod)。为了纪念他,他出生时所在的俄国伏尔加河畔的下诺夫哥罗德城被命名为高尔基城。

高尔基是什么人。是那个国家的人。

高尔基是前苏联作家、诗人、评论家、政论家、学者。

高尔基于1868年3月16日诞生在伏尔加河畔下诺夫戈罗德镇的一个木匠家庭。4岁时父亲去世,他跟母亲一起在外祖父家度过童年。10岁那年,高尔基开始独立谋生。他先后当过学徒、搬运工、看门人、面包工人等,切身体验到下层人民的苦难。在此期间,他发奋读书,开始探求改造社会的真理。

1884年,他参加民粹党小组,阅读民粹党人著作和马克思的著作,积极投身于革命活动。1905年,高尔基加入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906年,高尔基受列宁的委托,由芬兰去美国进行革命活动,在美国出版长篇小说《母亲》。后定居意大利卡普里岛。

1913年,高尔基从意大利回国,从事无产阶级文化组织工作,主持《真理报》的文艺专栏。1917年十月革命后,伴随着革命出现的混乱、破坏、无政府主义思潮及各种暴力事件,高尔基与列宁及新政权之间产生了矛盾。1921年10月,由于疾病,也由于与布尔什维克政权的分歧,高尔基出国疗养。

1928年,高尔基回到苏联,在斯大林的安排下,他在俄罗斯作了两次长途旅行观光后决定回国定居。1934年当选为作协主席。回国后的高尔基作为苏联文化界的一面旗帜,为苏维埃的文化建设做了大量工作。但20世纪30年代苏联出现的种种问题又使他与斯大林及现实政治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

扩展资料

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以及他后来发表的自传性质的作品。都无一例外把自己描写成一位出身底层的劳动人民,但是不少学者对此都比较质疑。例如伊万·蒲宁就说“一个关于他的神话。为什么宣布那些他是最伟大的天才的出版社,出版他的多达几百万册的作品的出版社不提供他的传记”。按他的观点,高尔基并没有完全把自己的生平告诉读者。而据布洛克豪斯词典记载,高尔基出身于一个完全的资产阶级。

高尔基快速成名的例子在俄罗斯文学界是独一无二的。但是他快速成名的原因绝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才华。梅什科夫认为,他的迅速成名还是另有原因的。首先,“人们对他这些不平常的人生经历感兴趣”。另外,当高尔基的流浪汉用“有教养的语言,而且是诗一样的语言”向那些所谓的“正派人”叙述自己悲惨的不幸时,“他们是多么吃惊”这种现象不单单是文学的,它不是用文学的方式打动人们的。”而马克思主义者对高尔基的评价到了言过其实的地步,同样有着某种政治考量在里面。

关于晚年高尔基的争议甚多。即使在批判斯大林的人中也形成了两种相反观点;一种认为高尔基晚年一直在以曲折的方式与斯大林斗争,甚至他的死都可能是斯大林所害。另一种认为他晚年完全听命于斯大林,是后者的奴才与工具。事实上人是复杂的。高尔基的“痛改前非”不能说一点没有真正思想转变的因素,但个人利益的权衡是主要动机应当毫无提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玛克西姆·高尔基

俄国文学家高尔基简介

高尔基是前苏联时期著名的无产阶级作家,著名的文学家。下面是我为你搜集高尔基资料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尔基资料简介

玛克西姆·高尔基,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前苏联下诺夫哥罗德人,非常著名的作家、诗人、评论家、政论家、学者,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之一, 社会主义 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

1868年,高尔基出生于下诺夫哥罗德的一个 木工 家庭,三岁丧父,随母亲到外祖父家居住。高尔基十一岁的时候便开始独立谋生,曾做过学徒、搬运工、面包公认等活,1883年开始流浪,曾在喀山参加过持民粹派观点的知识分子秘密学习小组,后因参加秘密革命组织被捕,获释后仍受监视。1892年,高尔基在《高加索报》上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20世纪初,高尔基的创作转向了戏剧方面,创作了 散文诗 《海燕》、剧本《小市民》、《在底层》等。

俄国革命期间,高尔基积极投身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在美国时期,高尔基创作的《母亲》与《仇敌》使他的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峰,这两部作品成为了俄国出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作。1921年,高尔基因病 出国 就医,在意大利居住了八年,期间一边养病,一边创作,发表了回忆录《列夫·托尔斯泰》与特写《列宁》,完成了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1928年,高尔基回国,1931年,定居莫斯科,1934年,高尔基被选为苏联作家协会第一任主席。1936年6月18日,高尔基去世,享年六十八岁。

高尔基的作品

高尔基是近现代最有名的无产阶级文学家,他一生创作了非常多的文学作品,在他24岁的时候他发表了人生的第一部作品《马卡尔·楚德拉》,之后就一直投身于文学事业,创作了很多震撼人心的作品。

高尔基一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他的自传体三部曲,第一部分是《童年》,塑造了一个从小寄人篱下的少年阿廖沙,在父亲身亡之后,阿廖沙就跟着母亲寄宿在外祖父家,目睹了外祖父家中的各种不和谐,两个舅舅为了财产勾心斗角争吵打斗,在生活中也是非常的苛刻贪婪,再这样黑暗残酷的现实中,阿廖沙渡过了自己的童年。

第二部是《在人间》描述了阿廖沙在11岁离开外祖父家之后自己独自生存的日子,在那段时间,年少的他只能在各种小作坊里面打工,受尽了人间的苦痛,后来幸亏结识了一个善良的厨师,肯帮助他,让他可以有个比较好的环境边工作边学习,从此阿廖沙走上了追求真理的道路。最后是《我的大学》这个大学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高尔基将一个广阔的社会环境比喻成大学,在这个“大学”里阿廖沙的信仰、精神都 发声 了巨大的改变,对于生命的意义开始了初步的探索,走上了自我觉醒的道路。这三步曲其实就是高尔基人生的一个缩影,也是当时俄国社会现状的一个缩影。除此之外还有《海燕之歌》《母亲》等非常有名的作品。

高尔基的成就

高尔基自幼刻苦学习各种知识 文化 ,他还积极的投身于各种革命活动;高尔基的成就有很多,《马卡尔·楚德拉》是高尔基在1892年发表的 处女座 ,这部作品是现代主义和浪漫主义风格的结合。1895年他还写了《鹰之歌》、《伊则吉尔老婆子》。他还写了很多现代主义作品,写出了穷苦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的遭遇,赞颂了他们的崇高品质。

他在1901年创造了《海燕之歌》这篇著名的散文诗,他塑造了一个不畏惧困难,敢于迎接风浪,搏击海浪的勇敢的海燕的形象;这是一篇鼓励无产阶级斗争的送颂歌,鼓励人们要为了自由去迎接伟大的战斗,受到了列宁等革命领导人的称赞和表扬,这也是高尔基的成就中比较突出的。

高尔基在1906年写成的长篇小说《母亲》和剧本《敌人》标志着他的创作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他写出的人生三部曲是高尔基从一个慢慢长大的孩子的眼光写起他周围的世界的,他总是对自己的描述不多费笔墨,却让读者能不费心的了解到阿廖沙是个倔强而富有同情心的孩子,能看出高尔基对低等人民有着相当大的了解。

高尔基的成就很多,他既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又是一位杰出的社会活动家,高尔基还主动组织成立了苏联作家协会,培养了许多文学上的新人。这便是高尔基的成就中的主要内容了。

猜你喜欢:

1. 作家高尔基的生平主要事迹

2. 高凤林的工匠精神事迹

3. 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人物介绍

4. 法国诗人兰波简介资料

5. 普希金的生平事迹

高尔基简介资料

高尔基(1868年3月28日~1936年6月18日)(俄语:Максим Горький,Maxim Gorky,原名Алексей Максимович Пешков)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与劳动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亲身经历了资本主义残酷的剥削与压迫。这对他的思想和创作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高尔基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也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

高尔基充满革命激情和革命乐观主义的作品,为我国广大读者所喜爱,教育和鼓舞我国人民为消灭剥削制度和建设新社会而斗争。

高尔基的作品从20世纪初开始陆续被介绍到中国,许多小说、剧本和论著都不仅有了中译本,而且还被编选成单卷、多卷的《高尔基文集》出版。他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观点,对中国五四以后新文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高尔基是什么著名作家

马克西姆·高尔基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罗斯和苏联文坛杰出的小说家、剧作家和文艺理论家,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列宁称他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

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Алексей Максимович Пешков),1868年3月16日出生于伏尔加河畔的下诺夫歌罗德(Нижний Новгород)。父亲是一个木匠。双亲在高尔基很小时就去世了,他寄居在经营小染坊的外祖父的家里,只上过两年的小学。高尔基十岁时,外祖父破产,他开始给人当学徒,做杂工。

1884年,高尔基来到了喀山(Казань),为生计在社会上奔波,做过面包师、杂货店伙计、搬运工等各种活计,生活异常艰苦。1888-1892年期间,高尔基还曾在南俄和乌克兰一带流浪过。但不论在什么条件下,他都坚持自学,从没放弃过。贫民窟和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的课堂。他与劳动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亲身经历了资本主义残酷的剥削与压迫。这段经历对他的思想和创作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这些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有生动的体现。人间的苦难,生活的辛酸,对社会底层人民痛苦生活的体验和深切了解为其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成为他创作中永不枯竭的源泉。

22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