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

5U文学网 > 作文 > 观后感 > 好记者讲好故事2020观后感

好记者讲好故事2020观后感

| 燕玲

看完好记者讲好故事后,感触良多,好故事背后,无数新闻人在坚守着关注民生、记录真实的初心和使命,为他们点赞。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好记者讲好故事观后感,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观后感1.png

好记者讲好故事观后感(一)

6月23日,由中宣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广电总局、中国记协主办的第六届“好记者讲好故事”巡讲活动以网络直播的方式线上“云开讲”,来自全国各媒体的14名记者在线直播,深情讲述他们在新闻采访过程中的亲历故事和亲身感受。

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记者张兴莎分享了自己在绿皮“慢火车”上采访的动人故事。时速不超过60公里的绿皮火车,带着无数村民走出大山,运出去的是货物,带回来的是脱贫的希望。

“没有这列车,我们要穷一辈子。”70岁果农的一席话,让张兴莎感慨万千。她说,绿皮火车传递的是不让大山里任何一个人掉队的温度,它深刻照见了国家的温情。在快时代想做一名好记者,也要像“慢火车”一样,等一等、沉下去。

如何向世界展现中国?新华社记者武笛和工作团队在肯尼亚跑遍了“一带一路”沿线79座桥梁、33个车站、480公里铁路,数出5844根电线杆,记录中肯建设者携手追梦的过程。他们把镜头对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普通民众和合作项目,用影像记录“一带一路”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的故事,见证无数人的命运如何被“一带一路”改变。

河北省邢台广播电视台记者侯平讲述了当地农民老张一家人与一面旗的故事。8年里,2900多个清晨,每当老张的儿子——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的擎旗手张自轩将国旗升起时,老张也会同时在自家院里升起一面五星红旗。几年跟踪采访,侯平被张家人深深触动,觉得自己心中也飘起了一面旗。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大河报记者杨书贞则讲述了团队3年时间长期聚焦“悬空老人”的故事。

“悬空老人”住在没有电梯的老旧小区里,由于腿脚不便或体弱多病,只能常年待在屋子里,很少下楼。她和同事跑遍53个小区,爬了82栋楼,采访了132位老人,把他们的苦恼和诉求告知社会公众,也推动了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满溢真情的故事、真诚分享的讲述,打动了大家的心。评论区内,收看直播的观众留言不断——

“记者用双脚、双眼带我们走到、看到感人的地方和故事,他们带我们领略到了祖国的强大。”

“记者们采访的是最真实的新闻,展示的是最朴实的情感。”

“用百姓视角,讲百姓故事,用良心和责任担负起社会正义。记者,是构筑政府与百姓间桥梁的基石。”

……

好记者讲好故事。好故事背后,无数新闻人在坚守着关注民生、记录真实的初心和使命。

好记者讲好故事观后感(二)

用笔头去记录,用镜头去见证。6月23日,第六届“好记者讲好故事”巡讲活动以网络直播的形式全国开讲,来自全国15家媒体的15名记者在线直播,从家国情怀到脱贫攻坚,从一带一路到大国制造,讲述了他们在采访一线中遇见的故事。

“这是一辆列车上的故事。”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记者张兴莎讲述了她跟踪采访湖南一辆绿皮火车的故事,热闹的车厢里承载的不仅是来自湖南各个村落的旅客,更有他们的生计,“这样的采访让我们去思考如何在快时代慢下来。”

为了在世界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新华社记者武笛分享了她与同事过去几年在非洲国家的采访经历。在跑遍沿线79座桥梁、33个车站、480公里铁路后,武笛和同事见证了无数人的命运被“一带一路”改变。

张洋是人民日报社读者来信编辑室副主编,在《读者来信》栏目,他收到了很多读者诉求,“这个平台就是架起了党和人民的新闻连心桥。”一名读者反馈,20年没有办成房产证,张洋分享了事件的采访跟进过程,最后13个月把问题解决了。他说,做记者应当要维护群众利益。

《一家人 一面旗》是一个关于国旗手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名叫张自轩,2010年起成为武警国旗护卫队的一员。来自河北邢台广播电视台的记者侯平的镜头,记录了张自轩的父母将国旗升在自家院子里的画面,“同一面旗,共同的使命,在一双双手上温暖坚定地传递。

值得一提的是,封面新闻记者谢凯也是此次全国网络巡讲团成员之一,他讲述了“凉山科比”的追梦故事。凉山22岁的村民曲比尔里,把自己打篮球的视频发布到短视频平台后,成为拥有60万粉丝的“网红”。他还有一个梦想,要组建一个篮球队。

巡讲团的记者们用朴实的语言和镜头记录下了他们的所见、所思、所感,四川广播电视台记者付航在听完巡讲后提到,“脚力是一名好记者最容易做到、也最难坚持的地方,应当向优秀记者学习提升脚力,在每一个领域、每一篇报道中深挖,作出更有温度、深度和品质的报道。”

好记者讲好故事观后感(三)

6月23日下午,由中宣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广电总局、中国记协主办的第六届“好记者讲好故事”巡讲活动通过网络直播形式开讲。我省省直主要媒体记者、部分高校新闻与传播学院师生通过网络集中收看,各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的新闻工作者、基层干部群众代表分别在当地集中收看。

在本次巡讲活动中,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媒体的14名演讲人讲述了他们采访的感人故事,交流了媒体人践行“四力”、传递正能量的深刻感悟。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大河报记者杨书贞作为我省媒体代表参加了本次巡讲。

从戍守边关的军人到三代治沙的八步沙人,从为民生问题奔跑的记者到为国家强大拼搏奉献的科研人,从家国情怀到脱贫攻坚,从“一带一路”到大国制造……一段段饱含深情的讲述,一个个震撼人心的画面,抒写了人民心声,见证了时代进步,深深感染着观众。广大青年记者看后纷纷表示,媒体人要努力提高自身新闻理论素养,树立高尚的新闻职业道德,用双脚丈量新时代,用真情传递正能量,传播中国好声音。

好记者讲好故事观后感(四)

6月23日下午,我市组织收听收看第六届“好记者讲好故事”网络直播巡讲。

在衡水日报社全媒体指挥调度中心,数十名新闻工作者汇聚一堂集中收听收看网络直播;在衡水广播电视台,各科室、部门和栏目的新闻工作者在各自办公室观看直播;衡水学院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也组织师生准时进行收听收看。在滨湖新区、衡水高新区、安平县……各县市区也都通过各种形式收听收看了直播巡讲。

一个个有情感、有温度、有力量的好故事,生动展现了新闻工作者奋发有为、坚守责任与使命的精神风貌,深深打动着每一位收听收看者的心。

新华社记者武笛讲述了过去6年她用影像记录下“一带一路”这粒来自中国的“种子”,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的精彩故事;河北省邢台广播电视台记者侯平讲述了邢台平乡县村民张运兴一家人与一面旗的故事;甘肃武威市广播电视台记者袁洁讲述了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的故事,“六老汉三代人”有担当、勇于奉献,为祖国的绿水青山建设而奋斗;山东广播电视台舆论监督部《问政山东》栏目记者刘晓龙用“一把尺子量到底”,表示要做公平与正义的守望者;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大河报记者杨书贞通过三年的实地走访报道,为“悬空老人”解决困难……在直播巡讲中,来自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全国新闻战线的十余位优秀记者通过在线直播形式,分享新闻事件背后的感人故事,讲述他们在践行“四力”新闻采访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收听收看完直播巡讲后,大家纷纷表示,这些好记者倾情讲述采访经历,感情真挚、精神饱满,树立和传播了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以后,将以巡讲团成员为榜样,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不断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市、美丽衡水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据了解,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战线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宣部、中国记协继续举办了第六届“好记者讲好故事”网络直播巡讲活动,希望通过优秀记者讲亲历故事、谈采访过程、说内心感受的形式,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打造一支践行“四向四做”要求的新闻工作队伍。

好记者讲好故事观后感(五)

6月23日下午,由中宣部、中央網信辦、國家廣電總局、中國記協主辦的第六屆“好記者講好故事”網絡直播巡講活動面向全國開講,14名來自人民日報社、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湖南紅網新媒體集團等國內新聞單位的優秀新聞工作者,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講述他們的所見所聞,聲情並茂地還原了一個個新聞背后的故事。

此次網絡直播近2個小時,記者們用朴實真摯的語言展現了新時代記者的使命擔當,傳播了社會正能量。

湖南紅網新媒體集團記者張興莎以《開進大山深處的慢火車》為題,拉開活動大幕。“今天,我們已經進入時速超過300公裡的高速鐵路時代,而湖南仍保留著4趟時速不超過60公裡的綠皮慢火車。它們的存在有特殊的含義嗎?帶著好奇,我開始跟著火車去採訪。”張興莎與採訪組其他成員3次前往懷化,跨越湖南、貴州、重慶3地,完成了4趟列車1251公裡的跟車採訪,真切感受到:如果說高鐵是中國發展的速度,那麼綠皮慢火車傳遞的就是不讓大山裡任何一個人掉隊的溫度,而這樣的溫度,就在記者每一次深入基層的經歷裡,在用筆用心寫下的平凡故事裡,更是在踐行“四力”與時代同頻共振的感悟裡。

新華社國內部央採中心視頻採訪室記者武笛,過去6年裡,作為總導演拍攝了3部“一帶一路”主題紀錄片。6年來,中國與100多個國家簽署“一帶一路”合作倡議,她也用影像記錄下這粒來自中國的種子在世界各地開花結果的經過。它是開放,是發展,是機遇,是繁榮,是攜手同行,是命運與共。“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是我心中的夢,也是我腳下的路。這趟征程,我要堅定地走下去。”

記者們的演講引起了聽眾的強烈共鳴。當天,全區五市黨委宣傳部、各有關新聞單位以及寧夏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新華學院新聞系分別組織新聞工作者和師生共計800多人在線收看。“網絡直播巡講對我們來說是一次精神洗禮,聽了好記者的故事,最大的感受就是新聞的生命力在基層,隻有真正扎根基層才能講出好故事。作為一名一線記者,我要進一步增強‘四力’,隻有在眾生喧囂中叩問真相,在紛繁世事中傳遞真善美,在家長裡短中呵護民生,才能採寫出更多帶有泥土芬芳的新聞作品。“石嘴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郭炬言說。寧夏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學生劉芮表示,記者們分享的故事為自己學生時代的記者夢輸入了更多的養分,更好地理解了課堂上老師所說的“不到現場不寫稿”的內涵所在。記者是時代的記錄者,也是傳播人間真情的使者。今后要以這些優秀記者為榜樣,努力學習,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新聞人。



12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