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

5U文学网 > 诗词 > 诗歌鉴赏 > 欧阳修诗词赏析5篇

欧阳修诗词赏析5篇

| 敏清

欧阳修词朝通俗化方向开拓的另一表现是,他借鉴和吸取了民歌的“定格联章”等表现手法,创作了两套分咏十二月节气的《渔家傲》“鼓子词”,这对后来苏轼用联章组词的方式来抒情纪事颇有影响;而另外两首《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和“荷叶田田清照水”)词,分别写采莲女的浪漫欢乐和爱情苦恼,格调清新,也具有民歌风味。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欧阳修诗词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木兰花·别后不知君远近

词牌名:木兰花|朝代:宋朝|作者:欧阳修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攲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木兰花·别后不知君远近》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词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此词描写思妇念远的愁情。上阕写思妇别后的孤凄苦闷和对远游人深切的怀念;下阕借景抒情,描写思妇秋夜难眠独伴孤灯的愁苦。全词突出一个“恨”字,层层递进,深沉婉约,把一个闺中独居的女子在爱人离别后的凄凉悲愁以及对杳无音讯的无情之人的怨恨,刻画得淋漓尽致。笔调细腻委婉,语言浅白,情感朴实;境界哀怨缠绵,清疏蕴藉,雅俗兼备:很好地体现了欧词的艺术特色。

玉楼春·洛阳正值芳菲节

词牌名:玉楼春|朝代:宋朝|作者:欧阳修

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月。

欧阳修擅长写景写情,这首《玉楼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此词是离别词,写得既深婉又层深,既含蓄又充满激情,堪称言尽而意永的佳作。

他在惜别时感到留恋的当然是朋友或者亲人,但作品偏偏不去多写他(她),而着重于景物描写、环境烘托和自己旅途生活的记叙。通过这种比较别致的手法,反映了作者和他(她)的深厚感情。

“洛阳正值芳菲节”,词一开头就点明了告别的地点和季节,一下子就把读者带进了离人所在的满城春色的地方。洛阳在北宋是仅次于京城的大城市,这儿素以花草繁茂著称,写花草就是写这个城市的特点。芳菲节就是春季。芳菲是形容花草的美丽茂盛和芳香,“节”,在这里指节令。说芳菲节已比说春季形象了,但作者觉得还没有充分表现出洛阳的春色,于是又用“秾艳清香相间发”来进一步渲染“芳菲节”。“秾艳”,形容花木繁盛,色彩艳丽。百花相继开放,清香一阵一阵扑鼻而来,所以说“相间发”。“相间”本来是指事物之间一个隔着一个,这里和散发的“发”连用,就是形容一会儿是这种花的香气,一会儿是那种花的香气。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地方、多么好的季节啊,可互相又得分手了。不要说送别者的多情了,就连无知的事物也仿佛有了感情。“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这两句是用拟人的手法通过游丝和垂柳来写送别者的依依难舍之情。“游丝”是蜘蛛等昆虫所吐的丝,因其飘荡于空中,所以叫做游丝。庾信的《春赋》就曾用“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来点染春景。游丝和垂柳原是无情之物,但在惜别者眼中,它们却仿佛变得有情了。这里说游丝仿佛多情,苦苦地萦绕着离人不放,它和下句所说杨柳没来由(无端)地争着在那儿相送,都是通过想象来抒情的。《诗经》里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写别离,借景抒情很传神。古代又有折柳赠别的习俗,所以作者从婀娜多姿的柳丝联系到送别,并借上片结尾来点明主题。

下片转入写作者走出洛阳以后的情景,写旅途的春光和离愁,使人感到春色无边无际,愁思也无边无际,始终苦恼着离人。长途跋涉,沿路的景色,旅行的主活,如果一一写来,不仅一首小令容纳不了,而且也易于使作品显得拖沓,读来乏味。因而作者选择了重点突出的写法,使富有特征的形象描绘产生以少胜多的效果。“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是全词传神之笔。上句写旅途中的春山。人们可以想象作者是写山口处有红杏傍路而开,也可以想象作者是写红艳艳的杏花林遮住了一大片青山,给人以那里是山的缺口的感觉。总之,无论那一种构思都很新颖,不落写山水的常套。就在这样的背景上人们看见了那位“行人”的活动。下句写那位离人的活动:他绕山而行,群山连绵,路途遥远,他还没有到达目的地,中途停宿在有杏花开放的驿舍里。因为远离了亲人或朋友,所以他感到孤独:“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月。”即是说:今夜啊今夜,冷冷清清,有谁来陪伴我呢?唉!只有清冷的月亮了!“馆”,指驿站或旅舍。由于附近人烟稀少,也由于客居独处,所以说孤馆。这最后两句是写作者望月思人,夜深还不能入睡。作者心情不愉快,所以眼前的景物也被染上了凄凉的色彩。作品所要抒发的感情到最后喷薄而出,词至此戛然而止。

戏答元珍

朝代:宋朝|作者: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戏答元珍》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是作者遭贬谪后所作,表现出谪居山乡的寂寞心情和自解宽慰之意。欧阳修对政治上遭受的打击心潮难平,故在诗中流露出迷惘寂寞的情怀,但他并未因此而丧失自信、而失望,而是更多地表现了被贬的抗争精神,对前途仍充满信心。

此诗首联写山城荒僻冷落;颔联承前细写山城荒凉之景,写出残雪累累、寒雷殷殷中蕴孕的生机一片。后两联抒情。颈联写作者多病之身在时光变迁、万物更迭中产生的客子之悲;尾联写自己早年作客洛阳,稔熟洛阳牡丹,今日山城野花虽晚,但自己全不在意,表现出善处逆境的思想性格。

朋党论

朝代:宋朝|作者:欧阳修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之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嗟呼!夫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朋党论》选自《四部丛刊·欧阳文忠公文集》,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在庆历四年(1044年)向宋仁宗上的一篇奏章,目的是驳斥保守派的攻击,辨朋党之诬。文章实践了欧阳修“事信、意新、理通、语工”的理论主张。通篇对比,很有特色。

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词牌名:采桑子|朝代:宋朝|作者:欧阳修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是一首词,出自于北宋著名词人晏殊之手。全词感情悲凉而不凄厉,风格清丽哀怨,体物写意自然贴切,是晏殊词中引人注目的名篇之一。

此词虽凄伤,却无丝毫怨毒的意思,此即其抒情的温厚处。这种作风,欧阳修、秦观及晏几道,都受他的影响。


欧阳修诗词赏析5篇相关文章:

婉约派古诗词赏析5篇

欧阳修写的词精选十首

欧阳修代表作诗词十首

白居易诗鉴赏4篇

钱塘湖春行教案 钱塘湖春行教案设计

传统节日古代诗歌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优秀范本

咏物古诗词名句

关于离别的诗句集锦

李清照写春天的词7首

23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