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会设计

5U文学网 > 实用文 > 教学资料 > 班会设计 > 比较文学异质性是什么意思,异质性文学概念

比较文学异质性是什么意思,异质性文学概念

| admin

“和而不同”的比较文学——变异学

比较文学变异学的概念是我国学者曹顺庆提出,其主张要从“变异”的角度出发,拓宽比较文学的研究。“变异”这一理论的提出,让以“求同”为主旨的法国学派同源性、实证性研究以及美国学派的平行研究均进行的一定的变革,使人们从固化的思维中跳出来,由“求同”走向“求异”。

“变异学”这一概念是2005年才被提出,虽然是近十几年刚刚形成的理论,存在时间较其他理论还比较短,但是早在前人的论述中就可以看见一些雏形:1975年学者叶维廉就提出了“东西文学各有一套自己的‘模子’,不同‘模子’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开始推动人们的思维转化。比较文学作为一个存在了两百年的学科,因其较大的灵活性伴随着较多的争议,但是在各国学者的努力下,将争议转化为前进的动力,推动着比较文学学科向前发展。从最初认为比较文学仅仅是文学比较的一种方法不能够成为一门学科,法国学派提出比较文学是一种“国际文学关系史”;但法国学派过于注重实证性而忽略文学性,美国学派由此提出平行研究理论,扩大文学与其他学科的界限。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文化的界限逐渐打破,世界文化朝着多元文化发展,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此时美国学派提出的研究理论已经不再适用于时代的发展,为了使比较文学重新焕发新的生机,以曹顺庆为代表的中国学者提出比较文学的变异学,进一步推动比较文学向前发展。

变异学 “求异”的概念刚刚问世不久,但是却可以预测出是在比较文学的研究中是具有广阔的生命力。虽然挑战了西方学者对于比较文学“求同”的传统观念,未受到广泛认同;虽然存在时间较短,世界文化的话语权仍旧受控于西方国家,但是这一理论的提出恰好说明人们的观念开始逐渐转变。任何的真理均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只是相对于特定的年代做出某些真理性的阐释,从而推动某个时代的发展。西方学者中“求同”观念对当时的时代来说有利于比较文学的发展,却不适用于当今社会跨国文化的研究。早在中国近代社会,因为封建思想根深蒂固,新文化运动时中国的学者们主张抛弃落后腐朽的传统文化,全面接受西方国家的文学理论,执力求“同”:比如钱钟书就曾经提出的“东学西学,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就是求同的表现。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学者思想不断发展,认识到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海洋文明和大河文明蕴含的文明基础不同,所以一味寻求“共性”只能是放弃属于我们本国自己的文化,推动西方国家文化霸权主义的形成。所以应该要认识到各国文化均是不同的,在进行世界文学的跨文化研究的时候,对比“异”比寻求“同”更为重要,研究以差异为前提的比较文学是必然的,并且是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强大的生命力,影响深远。

开展比较文学变异学的研究需要我们“和而不同”,这要求我们既要看到不同之处,也要看到相同之处。

① 异质性是比较文学的基础。 在进行比较文学研究的时候,文化标准的话语权一直掌握在西方国家手中,其余各国无论本国文化如何鲜明,均会被转换成他国文化。在中国的《文心雕龙》中刘勰曾经详细论述了“风骨”这一概念,探讨“风骨”和“气”之间的关系,最后达成“风清骨峻”的美学理想。但是在当今社会,部分学者不是进一步探讨“风骨”和中国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而是选择探讨“风骨”和西方国家“崇高”的概念二者有何相同之处或者是“风骨”还能转换成西方文学中的何种术语,这就丧失了本国文化的鲜明性,去一味迎合他国文化。而反观西方国家的文学理论,均没有被其他国家影响,亚里士多德《诗学》理论至今仍旧被大多数人奉为圭臬,其中关于“悲剧”的论述更是成为众多作家写作的理论来源,保持着文化的独特性。其实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的文化,其形成均有一定的理论来源。在《文心雕龙》“风骨”篇开头就说:“《诗》总六艺,风冠其首”,中国古代文论的理论来源是中国诸如《诗经》一类文学作品;“崇高理论”来自古罗马的朗吉弩斯的《论崇高》,二者理论来源本就不同,生硬地将二者凑到一处,最后的结果只能使得文学理论变得盲目和牵强,丧失本国文化的独特性。所以我们应该要关注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在进行比较文学的研究要关注文学的异质性,才能推动比较文学继续向前发展。如现代社会中,易卜生《玩偶之家》讲述了关于木偶一般的娜拉有一天忽然觉醒,选择出走,而结局如何给读者留下了一个想象空间;中国的鲁迅也写了一部作品《伤逝》,涓生和子君的结尾续写了娜拉出走的结尾,这是具有中国化的写法。两人本是自由恋爱,但是却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面前逐渐被磨平了棱角,变成了靠着丈夫养活的家庭主妇,其本质就是在被中国封建礼教下三从四德所束缚,最后子君的死亡也暗示了中国女性的悲惨命运。所以鲁迅和易卜生的两篇作品,虽然内容近似,但是仍旧有较大不同。

② 在进行比较文学变异学的研究需要关注求同性。 比较文学的变异学并非一味强调差异,并非主张在没有影响关系的事物之中进行一通乱比,而是从某种程度上也肯定其相同之处。比如泰戈尔作为一位印度诗人,作品内容主要是是泰戈尔对自然世界、人类社会、人的意识、文学艺术活动及其规律的审美性阐释,我国作家冰心就受到了泰戈尔的影响,其作品《繁星》、《春水》均和《飞鸟集》有一定的联系,这是两个人在创作过程中的相同。这种“同”在进行比较文学研究的时候是无法被抹杀的,我们应该要学会承认这种相同,并且进行研究。在这种同源中的变异性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更值得人们研究。

总之,从关注“同源”到关注“异质性”,是比较文学发展的一大进步,关于“变异学”仍旧有众多内容需要后人不断探究,使理论逐渐完善。

异质性是什么意思?

异质性是遗传学概念,一种遗传性状可以由多个不同的遗传物质改变所引起。分为基因座异质性和等位基因异质性。

基因座异质性病是由不同基因座的基因突变引起的,如先天性聋哑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和X连锁隐性遗传3种遗传方式。

等位基因异质性是指某一遗传病是由同一基因座上的不同突变引起的,如β地中海贫血,既可能是由于β珠蛋白基因点突变所致的RNA加工障碍或转录调控区改变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β珠蛋白基因缺失引起的。

遗传的起源

核酸是控制表观遗传的分子基础,而遗传始于生命过程的信息化或节律化,为此原始生命经历了漫长的演化历程。最近的研究指出,ATP在生命的遗传信息起源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a)它是光能转化成化学能的终端;

(b)推动了一系列的生化循环(如卡尔文循环等)和元素重组;

(c)它通过自身的转化与缩合将生命过程信息化——筛选出用4种碱基编码20多个氨基酸的三联体密码子系统,构建了一套遗传信息的保存、复制、转录和翻译以及多肽链的生产体系;

(d)演绎出蛋白质与核酸互为因果的反馈体系,并通过自然选择,筛选出对细胞内同步发生的生化反应进行管控的体系与规则,并最终建立起了生命的传递机制——遗传。

异质性是什么意思?

异质性是遗传学概念,一种遗传性状可以由多个不同的遗传物质改变所引起。

遗传异质性(genetic heterogeneity)分为基因座异质性和等位基因异质性。

基因座异质性病是由不同基因座的基因突变引起的,如先天性聋哑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和X连锁隐性遗传3种遗传方式。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有35个基因座位,占病例总数的68%。

因此,常可见到2个先天性聋哑患者婚配后生出并不聋哑的孩子,就是由于父母的聋哑基因不在同一基因座位所致,即一个亲代的基因型为AAbb,另一个亲代的基因型为aaBB,两个亲代都是某基因座的纯合子患者,但他们子女的基因型为AaBb,在两个基因座位上均为杂合子,故表现正常。

简介说明

heteroplasmy: the presence of more than one type of mRNA in the mitochondria of a single individual.(heteroplasmy:存在一种以上的mRNA线粒体的个体。)等位基因异质性是指某一遗传病是由同一基因座上的不同突变引起的,如β地中海贫血。

为何异质性?它在比较文学跨文明研究中有什么重要意义

异质性在比较文学跨文明研究中有什么意义?

在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中,异质性成为比较文学可比性的主要内容,但研究异质性的最终目的在于达成不同文明和文学间的互补性,以求得不同文明系统的文学之间相互融汇、整合和共同发展。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的标志性特征是将不同文明之间的异质性纳入自己的研究视野,异质性对比成为其生命力的集中体现。在跨文明的视野下,对不同文明的文学进行异同比较和辨析,奠定了跨文明研究不同于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的基本特征。

何为异质性,他在比较文学跨文明研究中有什么重要意义

异质性在比较文学跨文明研究中有什么意义?

在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中,异质性成为比较文学可比性的主要内容,但研究异质性的最终目的在于达成不同文明和文学间的互补性,以求得不同文明系统的文学之间相互融汇、整合和共同发展。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的标志性特征是将不同文明之间的异质性纳入自己的研究视野,异质性对比成为其生命力的集中体现。在跨文明的视野下,对不同文明的文学进行异同比较和辨析,奠定了跨文明研究不同于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的基本特征。

224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