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会设计

5U文学网 > 实用文 > 教学资料 > 班会设计 > 上海孤岛文学属于沦陷区文学吗?,上海孤岛文学属于沦陷区文学吗

上海孤岛文学属于沦陷区文学吗?,上海孤岛文学属于沦陷区文学吗

| admin

什么叫“孤岛文学”?

“孤岛”文学 所谓“孤岛”,是指1937年11月日军占

据上海的华界后,租界被沦陷区包围,成为一块孤

立的特殊地区,直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发生,日军

进占上海租界,“孤岛”遂告消失。这个时期共达4年零1

个月之久。“孤岛”文学即指发生在这一特定地区特定时

期的文学。“孤岛”文学密切配合形势,及时反映现实,巧

妙地揭露敌人的罪行,表现出顽强的灵活多变的战斗特

色。于伶、阿英等创作了一系列剧作,表现了当时的社会

声息和民族精神,极大地振奋了广大人民的爱国激情。师

陀、钱钟书和张爱玲等小说作家的作品,暴露和讽刺了殖

民地都市生活和知识社会的酸腐,并展现了40年代上海

洋场封建性的生活与资本主义化的尖锐矛盾。巴人主办

的杂文刊物《鲁迅风》以及周木斋、唐弢、柯灵等人写下的

大量杂文,及时反映了当时当地乃至全国的重大事件,并

代表了当时杂文的艺术水平,还出现了梅宣主编的《上海

一日》等群众性的报告文学作品。在孤岛还出版了《鲁迅

全集》、《西行漫记》等重要著作以及大量的文学丛刊、期

刊和副刊。“孤岛”文学与国统区和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文

学运动相呼应、相联系,紧密配合了全国的进步的抗战文

艺运动,同时又显示出自己的个性。“孤岛”文学作为中国

抗战时期文学的重要一页而载入史册。

沦陷区文学

沦陷区文学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结束了上海孤岛文学的时代,纳入了沦陷区文学的轨道。在此之前,已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沦陷区文学,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以北平为中心的华北沦陷区文学,统称为“沦陷区文学”。

孤岛文学是什么

上海“孤岛”文学 出现在抗日战争前期上海这个特定地区特定阶段的 文学运动。 1937年11月12日,中国军队撤离上海,上海沦陷,但 在这片沦陷区中间,还有属于英美势力范围的公共租界 和属于法国势力范围的法租界未为日本侵略者控制,这 两个租界当局,由于和日本侵略者有利益冲突,在一些 问题上采取中立政策。留在上海的中国作家,利用这种 微妙局势,采取合法斗争和非法斗争相结合的方式,坚 持抗日爱国的文学运动,这块土地被称为孤岛,发生在 这里的文学运动被称为孤岛文学运动。这种局面共持续 了4年又一个月,1941年12月8日,日军于发动太平洋战 争的同时,进占上海租界,孤岛文学运动也被迫终止。 孤岛的特殊形势使孤岛文学具有自己的特色。它紧 逼日本侵略者和汉□卖国政权活动的中心南京,这里的 文学反映形势迅速,揭露敌人的阴谋及时,战斗性强,表 现的形式巧妙多变,同时群众文艺也蓬勃开展。《鲁迅 全集》在抗战爆发前遭到国民党重重刁难而无法出版, 这时却在这里出版了。在国民党统治区也很难想象能与 读者见面的、最早系统地报道中国红军真实情况的《西 行漫记》和《续西行漫记》,也在这里出书。南社的柳 亚子、文学研究会的郑振铎、王统照、耿济之、夏丐尊,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骨干阿英、王任叔、梅益、于伶, 以及鲁迅夫人许广平等,都继续从事文学创作,并参加 各种爱国活动。巴金有一段时期也在孤岛从事写作。 在这里先后出版的各种文学丛刊、期刊和副刊不下 百种。综合性文艺刊物如《新中国文艺丛刊》、《文学 集林》、《奔流文艺丛刊》、《奔流新集》、《文艺界丛 刊》、《戏剧与文学》、《文艺新闻》、《文艺》、《鲁 迅风》,散文刊物如《宇宙风乙刊》、《萧萧》,杂文刊 物如《杂文丛刊》,戏剧理论刊物如《剧场艺术》,都是 这个时期具有全国影响的刊物。文学副刊则有王任叔先 后主编的《译报·爝火》、复刊初期阶段的《申报·自 由谈》,柯灵先后主编的《文汇报·世纪风》、《大美 报·浅草》、《正言报·草原》,王统照主编的《大英 夜报·七月》等,《译报》上的综合性副刊《大家谈》 也刊登一些文学作品。由茅盾和楼适夷先后主编的《文 艺阵地》,名义上在广州和香港出版,实际上1至4卷的 大部和随后出版的两期《文阵丛刊》(在大后方发行,仍 继《文艺阵地》卷次编号),仍在上海秘密编辑以至排印。 上海“孤岛”时期出版的进步文艺刊物 这段期间最活跃的文学品种是戏剧和杂文。于伶、 阿英(魏如晦)、许幸之、李健吾、顾仲□是戏剧创作的 活跃分子。于伶的《夜上海》、《花溅泪》,及时反映 “孤岛”现实,阿英的《碧血花》(又名《葛嫩娘》)、 《洪宣娇》,借历史激励爱国热情,思想性和艺术性都 结合得较好。群众性业余戏剧活动的盛行,以及业余话 剧向专业话剧演出发展,都是孤岛戏剧运动的重要特征。 孤岛杂文,是孤岛政治和社会的一面镜子,表现孤 岛文学特色最为突出,这里乃至全国发生的重大事件,在 杂文里几乎都有反映。而巴人(王任叔)、周木斋、应 服群(林淡秋)、唐□、柯灵等,成为这一时期杂文作 家的中坚,《边鼓集》、《横眉集》以及收在北社主编 的《杂文丛书》里的一些杂文集,代表着当时的杂文艺 术水平。 群众性文学活动蓬勃开展的另一领域是报告文学。 1939年,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曾经有计划地发动过一次 大规模的文艺通讯运动,从而涌现出一批群众性的报告 文学,并一度出版文艺通讯的专门刊物《野火》和《春 风》。孤岛时期群众性报告文学第一批成果,反映在由 梅益、林淡秋等人主编的《上海一日》里。 这时期在文学的其他领域,也有不少新成就。著名 学者陈望道在美学研究方面的新成果;小说作家师陀(芦 焚,也兼写剧本)、林淡秋、钟望阳(兼写儿童文学作品)、 罗洪;儿童文学作家贺宜、包蕾;诗人朱维基、锡金、关 露;散文作家王统照(兼写诗歌)、陆蠡;翻译家董秋斯、 胡仲持、姜椿芳、傅雷、满涛等,都作出了贡献。通俗 文学方面,赵景深的大鼓词《平型关》,曾受到称道。鸳 鸯蝴蝶派作家中,包天笑为《文林月刊》撰写的连载长 篇小说,周瘦鹃的短篇小说《南京之国》等,以及秦瘦 鸥反映军阀统治的《秋海棠》,都有一定的影响。 郑振铎、王任叔、孔另境主编的《大时代文艺丛书》是 孤岛上少有的一套有质量的文艺丛书。巴金主编的《文 学丛刊》,继续在这里编辑出版。文艺理论和鲁迅研究 方面,巴人的《文学读本》(后改名《文学初步》和《文 学论稿》),是中国试图用马克思主义文学基本原理和毛 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的思想阐述文艺问题的最早著 述之一;平心的《论鲁迅的思想》(后改名《人民文豪 鲁迅》),以及巴人的《论鲁迅的杂文》,都是影响比 较大的鲁迅研究的著作。 恶劣的政治环境,并没能阻止文艺新兵的不断涌现。 文艺理论家王元化(洛蚀文、方典、何典),小说散文 家谷斯范、程造之、吴岩、束纫秋(越薪)、黄裳(宛 宛)、何为、徐开垒、刘以鬯、董鼎山,文学翻译家草 婴、辛未艾、任溶溶、董乐山,诗人华铃等,都是先后 在此时此地开始文学创作和翻译活动的。 孤岛文学虽然地理环境特殊,但孤岛不孤,它和延安、 皖南、苏北抗日根据地,和“大后方”、“小后方”,和 香港乃至海外爱国华侨经常保持着联系。那些地方常有 关于孤岛文学的介绍和评述,而孤岛的报刊,更经常刊 登来自上述各地的通讯报道和作家作品。上海孤岛文学 是中国抗战时期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孤岛时期的文学?

孤岛文学:指抗战时期上海租界的文学,存在时间是从1937年11月上海沦陷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租界止。这时期的租界,四面都是日军侵占的沦陷区,仅租界内是日军势力未到而英法等国控制的地方,故称"孤岛"。文艺工作者利用租界这一特殊环境进行抗日文学活动,称"孤岛文学"。孤岛文学最有影响的,一是杂文,孤岛作家唐弢、柯灵、王任叔(巴人)等发表了很多紧密联系现实、爱憎分明的杂文,王任叔和阿英关于杂文曾发生颇有影响的"鲁迅风"的争论,后出版杂文刊物《鲁迅风》;二是戏剧活动特别活跃,于伶和《夜上海》《长夜行》等反映沦陷区人民生活和斗争的剧本,阿英的《碧血花》《海国英雄》等南明史剧,歌颂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1937年11月12日,中国守军全线撤离上海,日军开始大举进驻。“孤岛”初期的上海文化从高峰滑进低谷,上海抗战期间轰轰烈烈的文化救亡运动突然沉寂下来。租界的相对“独立”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日军侵占上海的战争火焰。“孤岛”的局势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残酷的环境无疑增加了斗争的难度,文化人开展活动的身手受到严重束缚;另一方面,特殊的条件又腾出了一定的伸缩余地,文化人的坚持斗争有了实际的可能。正是这种看似矛盾但却是现实的情况,促使“孤岛”文化在经历了短暂的沉寂后,出现了奇特的繁荣。

战斗在“孤岛”新闻战线上的爱国报人,首先冲破重重障碍,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借外商的名义,在租界办起了一批抗日进步报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爱国报人先后创办了《每日译报》和《译报周刊》、《导报》和《导报增刊》、《职业生活》、《联声月刊》、《上海妇女》、《公论丛书》、《文献丛刊》等。1938年1月25日创办了《文汇报》。《申报》和《新闻报》也相继挂起外商招牌复刊。这时期的文学创作十分活跃。1938年2月,在柯灵的主持下,《文汇报》文艺副刊《世纪风》创刊,就像悄悄刮起的春风,重新唤醒了一些蛰居观望、沉默辍笔的作家创作的欲望。据不完全统计,在整个“孤岛”时期,上海先后出版的各种文艺刊物有150多种,其中文艺期刊90余种,文艺丛刊近20种,文艺副刊40余种。这些文艺刊物和文学作品,范围包括小说、散文、戏剧、新诗及理论、翻译等各个方面。出版界的成绩也十分突出,除了许多文学类著作问世外,大量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翻译出版,以及《鲁迅全集》、毛泽东有关抗战的著作和外国进步新闻记者访问延安的著作出版,表明“孤岛”出版界充满活力。围绕抗战主题创作的有力度的作品不少,而反映中国社会矛盾的作品更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巴金那部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激流三部曲》,其中《春》、《秋》两部,就是在“孤岛”时期的上海完成的。它不仅是“孤岛”文化成就的代表作,而且也是“孤岛”文化高水准发展的象征。

概述40年代国统区、上海“孤岛”、解放区、沦陷区等的文学发展状况以及特点。

国统区文学是指国民党统治区之内的文学创作。它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不同的阶段其创作具有各自不同的文学特征。首先是从1937年7月7日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期间,出现了大量以救亡宣传动员为中心的题材,文学创作则以昂扬激愤的英雄主义为基本基调。第二,武汉失守之后,抗战进入了相持阶段。其间的文学创作也转为正视残酷的战争和黑暗的现实,开始批判现实的艰难,探寻知识分子的历史道路。第三,抗战后期到解放战争时期为第三阶段,这一时期开始了大量的以批判、讽刺为主的文学作品。

与国统区文学不同的是解放区文学,它以对新社会制度、解放区的人民、士兵、干部为描述对象,运用明朗朴素的基调探求文学的民族化和大众化。

孤岛文学是指上海沦陷成为“孤岛”之后,那些留在上海租界的作家们所创作的配合抗日救亡运动的作品。

沦陷区文学是指沦陷区的作家在艰难的环境下进行的创作。他们的创作分为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富于乡土气息的现实主义作品,一部分则对人的日常平凡生活的重新肯定与发现。

在整个四十年代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家有:赵树理、张天翼、钱钟书、张爱玲、孙犁、周立波、艾青、穆旦等,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则是钱钟书的《围城》。

钱钟书(1910年11月21日-1998年12月19日),原名仰先,字哲良,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清宣统二年十月二十日(1910年11月21日)生于江苏无锡。一九九八年病逝于北京。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

他创作的《围城》通过主人公的漂泊迁徙,为我们描绘出了学衔和旧学问错综时期新儒林的众生相。讽刺了当时高级知识分子病态的精神特征,探询了人生的根本问题。

《围城》这部作品在艺术创作上也有着自己独到的成就。首先,以人物行踪的两点双线为写作线索,采取大跨度的横向移动结构;其次,使用了大量反仿、反讽、反论等与众不同的讽刺手法。

沦陷区文学是什么?

沦陷区文学: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结束了上海孤岛文学的时代,纳入了沦陷区文学的轨道。在此之前,已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沦陷区文学,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以北平为中心的华北沦陷区文学,统称为"沦陷区文学"。

 

抗日战争时期,为日本侵略者占领地区的文学。从1937年 7月29日北平失守,1938年10月21日广州被占,1941年上海完全沦陷时(1937年11月12日中国军队撤出上海,但英美、法等国控制下的上海租界地区尚未沦入日军之手,上海成为“孤岛”的文学情况见上海“孤岛”文学),最有影响的文学杂志《万象》,团结了一大批在上海的进步作家,发表了大量揭露旧社会黑暗腐朽生活的具有爱国主义理想的作品,如师陀的《无望村的馆主》,张爱玲的小说集《传奇》等,苏青的《结婚十年》等。在北平沦陷区,最突出的是周作人的闲适小品,他的《药堂语录》等散文集典型地表现了一个民族变节者进退失据的矛盾心灵。

22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