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作文

5U文学网 > 作文 > 课堂作文 > 邓稼先课文文学常识,邓稼先课文重要知识点

邓稼先课文文学常识,邓稼先课文重要知识点

| admin

《邓稼先》六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一、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中国近代的悲惨历史背景下,引出邓稼先。

二、两弹元勋: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

三、邓稼先和奥本海默:通过对比突出邓稼先的品格和奉献的精神。

四、民族感情、友情:侧面烘托出邓稼先严谨,做出的巨大贡献。

五、“我不能走”:用恶劣的工作环境衬托出邓稼先坚强,奉献的意志,坚定的信念。六:永恒的骄傲:借用电报、书信赞扬邓稼先高尚的人品,无私的精神,巨大的贡献。

扩展资料:

字词赏析

1、一百年以前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恐怕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只举1898年为例。

两个“最”字从程度上说明中华民族遭受屈辱的程度之深,“只”表明这样的事例有很多。

2、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最深远的巨大转变。

这句话是总结句,指出中国发生巨大转变是无数英雄人物努力的结果,并高度评价了这一巨变的历史意义,最重要,最深远从程度上指出这种转变的价值和历史意义的重大。

《邓稼先》文学常识有哪些和作用?

邓家先的文学常识对于邓家先的个人资料的介绍,能够突出邓稼先的精神品质。

邓稼先课文主要内容及人物介绍

读书可启发心灵,就像运动有助身体健康。读书可以开阔视野。书本中的知识可谓是包罗万象。通过读书,可以丰富知识,拓宽视野。读得书多了,自然就懂的多了。下面介绍的是邓稼先课文主要内容,仅供参考。

邓稼先课文主要内容

《邓稼先》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一百多年来的民族情结、50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这是一篇荡气回肠的两弹元勋颂,一曲情文并茂的朋友知己歌。

作者用史诗般的笔调将“两弹元勋”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卓越的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来描写、展示和评论,有力地突出了邓稼先不平凡的人生之旅和对中华民族做出的伟大贡献。

文章语言优美流畅,变化多姿,作者运用对比、衬托等表现手法,表现了邓稼先的气质与品格,从而表达作者对邓稼先的敬佩、怀念和朋友间的浓情厚意。

邓稼先课文读后感

虽然在读这篇课文之前,我知道邓稼先,但并不觉得他有什么值得我去佩服、去学习的。通过这篇课文,我知道了邓稼先是个了不起的人。且不说在当时条件艰苦的环境下如何与工人一起盖房子,也不提当时没有外援、工作艰巨的窘迫情景,就说说在没有资料的情况下他是怎样工作的吧!

如果换成我,一个刚从美国毕业的高材生、博士生,竟然落魄到连资料都没有的境地,肯定立马拍屁股走人。还从头开始?不可能!而邓稼先却留下来了,不仅完成了对原子弹的研究,还鼓舞了身边的年轻人。这对我来说肯定做不到,不能与亲人联系,将自己的大好青春埋没在沙漠里。而邓稼先做到了!在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一声巨响,浩瀚的戈壁滩上腾空升起了烈焰翻滚的蘑菇状烟云,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如果我可以坚持到这一刻,那么我也会自豪的,甚至对自己的一生也很满足了。可邓稼先,他觉得还不够!

1967年6月17日,邓稼先及其他工作人员研制的氢弹再一次成功地爆炸了!而邓稼先所付出的代价也是常人所难以想象的。你能连续好几年不与家人见面、不与他们通话吗?你能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不停地奔波于危险地带吗?还是你能为了一个细小的疑点用手摇计算机日夜连轴转算九次吗?虽然邓稼先因患癌症与世长辞,可作为中国一块重要的里程碑,他会永远活在人们心里!

人物介绍

邓稼先

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邓稼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他的祖国中国的强盛,为了中国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了数十年。他常常在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出现在最危险的岗位上,充分体现了他崇高无私的奉献精神。他在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直到他死后,人们才知道了他的事迹。他是最具有农民朴实气质的科学家。邓稼先敏锐的眼光使中国的核武器发展继续快步推进了十年,终于赶在全面禁止核试验之前,达到了实验室模拟水平。

邓稼先六个部分的概括是什么?

邓稼先课文六个部分概括是:

第一部分,展示背景。通过列举中国自甲午战争、八国联军时代开始的百年屈辱历史,引出为中国做出巨大贡献的伟大科学家——邓稼先。

第二部分,简述邓稼先的生平,写了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特别是为研制两弹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第三部分,写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的比较,以凸显邓稼先忠厚朴实、真诚坦白的品格。

第四部分,写作者与邓稼先50年的友情及1971年访华的经历,表达作者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对邓稼先的无比钦佩之情。

第五部分,以大漠戈壁的艰苦与艰险,展现邓稼先为了国家利益不计个人生命的献身精神。

第六部分,以书信的形式,用评论性的语言高度赞扬邓稼先一生的功绩,表达友人对邓稼先的赞颂与悼念。

个人评价。

邓稼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他的祖国中国的强盛,为了中国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了数十年。他常常在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出现在最危险的岗位上,充分体现了他崇高无私的奉献精神。

他在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直到他死后,人们才知道了他的事迹。 他是最具有农民朴实气质的科学家。邓稼先敏锐的眼光使中国的核武器发展继续快步推进了十年,终于赶在全面禁止核试验之前,达到了实验室模拟水平。

《邓稼先》主要内容

《邓稼先》这篇文章回忆了中国近代的辛酸历史,讲述了“两弹”元勋邓稼先的生平及其对中国核武器事业所做出的贡献,又将邓稼先与美国物理学家奥本海默进行对比,赞美邓稼先的奉献精神、牺牲精神与爱国精神,表达了作者对邓稼先的崇敬之情。

《邓稼先》的介绍

《邓稼先》是人教部编版语文课文,作者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杨振宁于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1942年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4年获清华大学硕士学位,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里程碑性贡献。

邓稼先的介绍

邓稼先于1924年6月25日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邓稼先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语文《邓稼先》课文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邓稼先》知识点详解如下——

春节过后,学校陆续开学了,七年级下册《语文》开篇第一课是《邓稼先》,作者是杨振宁。课文记述了“两弹”元勋邓稼先对我国原子弹、氢弹建设的杰出贡献。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作为开篇第一课,应该让学生从中感受我国科技事业的辉煌成就,向老一辈科学家致敬,同时也要立志投身祖国科技事业!

一、背景知识

说起原子弹、氢弹这些可怕的核武器,一般人多是从广岛开始的。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了一颗原子弹;8月9日,又一颗原子弹在长崎爆炸。望着遮天盖地的蘑茹云,美军的投弹手惊呼道:“简直是看见了地狱!”

一批解密文件表明:1953年美国曾想利用核武器攻击中国的援朝部队;1954年,美、英等国考虑用核武器进攻中国。

我国在1958年启动研制工作。1958年6月21日,毛泽东在军委扩大会议上说:“原子弹就是那么大的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那么好吧,我们就搞一点吧,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工夫完全可能。”

对于中国的原子能事业来说,那是一个卡脖子的时代。1959年6月20日,苏共中央来信,拒绝提供原子弹数学模型和有关技术资料。8月23日,苏联又单方面终止两国签订的国防新技术协定,撤走全部专家,连一张纸片都不留下,还认讽说:“离开外界的帮助,中国20年也搞不出原子弹。就守着这堆废铜烂铁吧。”

为了记住那个撕毁合同的日子,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工程代号定名为“五九六”。在这以后的五年时间里,科学家们和工程技术人员克服了资料少、设备差、时间短、环境恶劣等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迎来了中国原子弹研制工作的决战阶段。“五九六”的战士们凭着一颗爱国心、一种革命的豪情壮志,硬是把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户的古战场建设成中国第一个核武器基地。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我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二、引用的作用

课文第五部分开头引用了《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结尾处又引用儿时学到的““五四’时代的一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课文第五部分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表现了自然环境的恶劣,说明邓稼先工作条件的艰苦,同时把读者引入中国历史的深处,增加了文章的厚重感。结尾处引用儿时学到的““五四’时代的一首歌”,说明了邓稼先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男儿,赞扬了他为祖国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品质。

(一)《吊古战场文》引用部分的译文

课文原文: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译文:广大呀,广大呀!空旷的沙漠无边无际,辽阔的荒漠不见人烟。河水像飘带一样弯曲流动。群山像犬牙一样交错在一起。幽暗啊悲惨凄凉,阴风悲号,天日昏黄。飞蓬折断,百草枯死,寒冷得如霜冻的早晨,各种飞鸟无处可栖,在天上乱窜;许多怪兽争斗激烈,失群狂奔。亭长告诉我说:“这就是古战场啊!常常有失败的一方全军都覆没在这里,时常能听到鬼哭的声音,每逢天阴的时候,就会听得更加清楚。”

(二)《中国男儿》全文

《邓稼先》一文引用了《中国男儿》的部分歌词内容,经过查找,我找到了《中国男儿》的完整内容以及曲谱,供大家欣赏——

中国男儿

作词:(清)石更 配歌:(清)辛汉

中国男儿,中国男儿,

要将只手撑天空。

睡狮千年,睡狮千年,

一夫振臂万夫雄。

长江大河,亚洲之东,

峨峨昆仑,翼翼长城,

天府之国,取多用宏,

黄帝之胃神明种。

风虎云龙,万国来同,

天之骄子吾纵横。

中国男儿,中国男儿,

要将只手撑天空。

我有宝刀,慷慨从戎,

击楫中流,泱泱大风,

决胜疆场,气贯长虹。

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黄尘,燕然勒功,

《中国男儿》作于20世纪初期,是一首爱国题材的学堂乐歌,石更作词(一说为杨度作词),辛汉配曲。初刊于辛汉所编《唱歌教科书》(1906年上海普及书店出版)。

《中国男儿》的旋律采用日本创作歌曲《学生宿舍的旧吊桶》,小池友七作词,作曲者小山作之助是日本音乐教育家,简谱提倡者之一。原曲描述学生们为准备期末考试,使用宿舍中的旧吊桶取冰冷的井水浇在头上,使发昏的头脑重新清醒的情景。歌曲以幽默著名,原载于明治三十四年(1901)出版的《中学唱歌》。

《中国男儿》采用进行曲风格,节奏简单,运用色彩明亮的大调,加上坚定有力的歌词,抒发了“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的豪迈情怀,表现出当时人们爱国救国的强烈愿望。

此歌流传甚广,辛亥革命前后出版的歌集纷纷转载,并出现了许多仿照其所作的歌曲,如《大哉军人》《醒狮》《旅行歌》《工农兵联合起来》等。相同的旋律,配以不同歌词,采用不同的演唱方法,却往往表达出完全不同的音乐形象和情感。

三、语言难点详解

(一)“租借”为什么用了引号

《邓稼先》第一部分写到了列强仅在1898年一年,就强占我国沿海多个城市,其中连续用了5个“租借”,请看——

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 年。

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25 年。

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 年。

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前者“租借”25 年,后者“租借”99 年。

当年,在列强的逼迫下,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的确是以“租借”的名义“割地求和”,史书上也是直称“租借地”,采用了不加引号的“租借”。就连初中《历史》课本都是采用了不带引号的“租借地”,直接称为“胶州湾租借地 ”“旅大租借地”“广州湾租借地”等。

历史书上直称“租借地”而不用引号,表明当时确实是以“租借”的名义被强占的,历史书上也用了“强租”一词,说明是名义上的“租借”,而实质上是强占的。

那么,为什么课文《邓稼先》中采用了与历史书不同的表述,而给“出租”都加上了引号呢?

首先要明确,《邓稼先》是带有感情色彩的记事散文,与史书的表述是不同的。历史书上的表述,是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直接按照当时的表述来写的,所以采用了不带引号的“租借”。而课文中的《邓稼先》是一篇记事散文,其中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而这个引号就是作者表达感情的一个凭借。

其次要明确,课文中把“租借”标上引号,是标示了一种特殊含义的。引号的基本用法有三种,即引用、强调、特殊含义。联系课文语境来看,这里显然是表明有特殊含义,也就是表明这个“租借”不是真正的租借,而是强占。文章是先用了“强占”一词,而后用了带引号的“租借”,而这个“租借”与“强占”所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所谓“租借”99年就是指“强占”99年。

那么,作者为什么不继续使用“强占”,而是改用不带引号的“租借”呢?其作用至少有两个:一个是避免重复,二是带有讽刺意味。列强在强占的时候,还冠冕堂皇地称之为“租借”,把强占领土行径却称为“租借”,这实在是无耻之举。同时也是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予以强烈讽刺。清政府竟也以“租借”之名拱手相让,实在是无能之至!

由此可见,带引号的“租借”揭露出列强的无耻行径,同时也抨击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因此说,这里的引号表明了特殊含义,表明了名义上的“租借”实质上是“强占”,同时也表达了讽刺意味,体现出作者的强烈情感。

毛泽东在1939年12月撰写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就给“租借”加了引号:“帝国主义列强不但占领了中国周围的许多原由中国保护的国家,而且抢去了或“租借”去了中国的一部分领土。例如日本占领了台湾和澎湖列岛,“租借”了旅顺,英国占领了香港,法国“租借”了广州湾。”

从上述的知识点分析来看,引号的作用还是蛮大的,同学们在学习课文的时候要注意体会引号的特殊表达。曾经有人写了一篇“饱受专家学者的愚弄”的文章,批评了乱出馊主意的人。可编辑在审稿时,给专家学者四个字加了引号。编辑认为,真正的专家学者是不会给人出馊主意的,因此,加上引号就标明是假冒的“专家学者”在给人出馊主意。但作者不同意加引号,说的确是不带引号的专家学者出了馊主意。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加了引号与不加引号的显著差异。

(二)“峨峨”何解

引用了流行于辛亥革命前后的爱国歌曲《中国男儿》,意在说明邓稼先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男儿,赞扬他为祖国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品质。

在《中国男儿》中,有“峨峨昆仑”的句子,其中的“峨峨”课本未注,字典词典也没有收录。

其实,“峨峨”是古代作品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中学生应该掌握好这个词。为了让学生巩固理解,下面作些扩展分析。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有《伯牙鼓琴》一文,选自《吕氏春秋》,其中有“巍巍乎若太山”,而早于《吕氏春秋》一百多年的《列子》中,则是用了“峨峨兮若泰山”。显然是《吕氏春秋》做了改动,但“巍巍”与“峨峨”意思是相同的。为了解说的方便和读者的理解,下面把两文一并录下:

其一: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出自《吕氏春秋·本味》)

其二:

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出自《列子·汤问》)

比较两段文字可知,两文记述的内容是相同的,但文字差异还是较大的,除了“巍巍”与“峨峨”的不同,还有“汤汤”与“洋洋”之别等。

后人从这则故事中,概括出了多个词语,比如:知音(指真正了解自己的人)、高山流水(指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峨峨洋洋(原本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也可用来形容欢乐的样子)。

峨读作é,形容词,本义是山高,也可形容其他事物的高大,如峨冠博带,意为高高的帽子和宽大的衣带,形容古代士大夫或儒生的服饰,后也指穿着礼服。

作为形容词,“峨”常常叠用为“峨峨”,读作é’é,本义形容山高峻,如《后汉书·冯衍传下》中形容山高入云天,用“山峨峨而造天兮”的句子。再如唐代司空图《诗品》中有“南山峨峨”的句子,以南山之高比喻人之高寿。抗日战争时期,朱德、彭德怀送给冯玉祥的贺寿联中,就引用了“南山峨峨”,有祝贺高寿之意。

“峨峨”也可以由山高引申到其他方面的高,如《楚辞》中的“增冰峨峨”,王逸注为“言北方常寒,其冰重累,峨峨如山”,意思是北方寒冷,结冰一层层,高大如山。

此外,“峨峨”还可以引申为形容仪容庄严盛美,如《诗·大雅·棫朴》中有“奉璋峨峨”,意思是“捧着璋(古代一种玉器)的人仪容庄严”。

(说明:原创文字,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出处。欢迎评论关注!)

227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