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作文

5U文学网 > 作文 > 课堂作文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二,古代文化常识汇总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二,古代文化常识汇总

| admin

100个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1、 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2、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3、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 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5、 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6、 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8、 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9、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10、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11、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12、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3、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14、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15、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16、乐府双璧:《木兰辞 》、《孔雀东南飞》

17、史学双璧:史记 资治通鉴

18、二拍: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凌蒙初)

19、大李杜:李白 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 杜牧

20、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 、郭沫若

21、三不朽:立德 、立功 、立言

22、三代:夏 、商 、周

23、《春秋》三传:《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24、三王:夏禹、 商汤 、周公

25、三山:蓬莱、 方丈 、瀛洲

26、三教:儒、 释、 道

27、三曹:曹操、 曹丕 、曹植

28、公安三袁: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

29、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 、武昌黄鹤楼、 南昌滕王阁

30、岁寒三友:松 、竹、 梅

31、三辅:左冯翊 、右扶风 、京兆尹

32、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33、殿试三鼎甲:状元 、榜眼 、探花

34、中国三大国粹:京剧、 中医 、中国画

35、三言:《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冯梦龙)

36、儒家经典三礼:周礼 、仪礼 、礼记

37、三吏:《新安吏》、《 石壕吏》、《 潼关吏》

38、三别:《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

39、郭沫若 “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 湘果》、《 棠棣之花》

40、茅盾“蚀”三部曲:《幻灭》、《 动摇》、《 追求》

41、第一部国别史:《国语》

42、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 战国策

43、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44、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45、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46、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

47、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48、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

49、第一部日记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50、 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51、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52、 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53、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是:《狂人日记》

54、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叶圣陶

55、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

56、 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儒 墨

57、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58、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59、“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反对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60、三皇五帝:三皇:伏羲 、燧人 、神农;五帝:黄帝 、颛琐、 帝喾 、尧 、舜

61、三教九流:三教:儒 道 释;九流:儒家 道家 阴阳 法 名 墨 纵横 杂 农

62、三山五岳:东海里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莱、方丈;五岳:东岳泰山 南岳衡山 西岳华山 北岳恒山 中岳嵩山

63、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64、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65、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66、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67、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8、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

69、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

70、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71、《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72、经典四书:《大学》、《中庸》、《孟子》、《 论语》

73、战国四君:齐国的孟尝君 赵国的平原君 楚国的春申君 魏国的信陵君

74、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75、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

76、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77、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宾

78、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79、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

80、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阮?、应?、刘桢

81、七大古都: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安阳

82、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83、中国十大古典悲剧:《窦娥冤》、《赵氏孤儿》、《精忠旗》 、《清忠谱》 、《桃花扇》、《汉宫秋》、《琵琶记》、《娇红记》、《长生殿》、《雷峰塔》

84、中国十大古典喜戏:《救风尘》、《玉簪记》、《西厢记》、《看钱奴》、《墙头马上》、《李逵负荆》、《幽阁记》、《中山狼》、《风筝误》

85、十恶不赦中的十恶指:谋反、 谋大逆 、谋叛 、恶逆、 大道 大不敬 、不孝、不睦 、不义、 内乱

86、 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 峨眉山、 普陀山、 九华山

87、中国四大发明:指南针、 造纸术、 印刷术、 火药

88、戏曲四行当:生 、旦、净、 丑

89、 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

90、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李宝嘉)、《 二年目睹之怪现状》(吴研人)、《 老残游记》(刘鄂)、《 孽海花》(曾朴)

91、 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 孟姜女寻夫、 梁山伯与祝英台 、白蛇与许仙

92、古代四美女:西施(沉鱼) 、王昭君(落雁)、貂禅(闭月) 、杨玉环(羞花)

93、苏门四学士:黄庭坚 、秦观 、曾补之 、张来

94、宋中兴四诗人:陆游、 杨万里 、范大成、 尤袤

95、千古文章四大家: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96、南朝三谢:谢灵运 谢惠连 谢眺

97、三瘦词人指:李清照

98、鲁迅的三部短篇小说集:《呐喊》 《彷徨》 《故事新编》

99、我国古代有四个大城市称四京:东京-汴梁 西京-长安 南京-金陵 北京-顺天

100、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荆钗记》 《白兔记》 《拜月亭》 《杀狗记》

中国古代历史知识常识_中国历史学习

历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在中国,古代有哪些历史是比较冷门,人们比较少知道的呢?下面我给大家分享关于中国古代历史冷知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中国古代历史知识

1.榜下捉婿——宋真宗时期,一个叫范玲孙的中了榜首,宰相便立马将女儿嫁给了他;宋神宗时期,一个叫蔡卞的中了进士,王安石让其火速娶了自己的女儿。发展到后来,人们便开始“预定”了,只要看好了某个人有可能中榜,便先定下来,只要一中便立马结婚,宋朝的大文豪欧阳修就是这样被人家定下来的。

2.中国古代四大爱情神话——1、梁山伯与祝英台,双双化蝶,不成人形。2、牛郎与织女,天隔一方,一年才能相聚一日。4、白素贞与许仙,一个压塔下,一个孤独终老。5、孟姜女为夫泪洒长城,无力回天。你看,历史无数次证明,真爱是没有好结果的。

3.康熙景陵多后妃——一座陵墓,埋葬了一位皇帝、四位皇后、四十八位妃嫔和一位皇子,这样的埋葬规格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这就是康熙皇帝的景陵。康熙皇帝在位61年,死后葬于清东陵,即今天的河北省遵化县。那么康熙帝一生共有多少后妃呢?至今也是个谜。

4.宋后一日三餐——事实上在宋朝之前,老百姓一天只吃两顿,只有皇室四餐,诸侯三餐,西汉时,给叛变被流放的淮南王的圣旨上,就专门点出,“减一日三餐为两餐”。这归功于宋代经济的繁荣,除了酒肆之间不再如唐代被约束在市坊中间,夜市晚上不实行宵禁,晚上夜生活丰富,所以才加一顿晚饭。

5.让人喷血的造型——何晏是曹操女儿金乡公主的丈夫,母亲又被曹操收为妃子,傍上这样一位继父兼岳父,何晏更有白的资本,他太白了以至于有人怀疑他敷粉。如果光是白,那也只是静态的美,关键是他还静中有动,走路时特爱顾影自怜,再适度地扭胯提臀,扭头时顺势抖一下头发,双目作深情迷茫醉生梦死状,这造型绝对让人喷血。

6.战后虽胜犹败——二战结束后,苏联从德国获得120亿美元赔偿;犹太人从德国获得600亿美元赔偿。而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以战败国身份付给日本2.3亿两白银赔偿。

7.中日差距在哪——1843年,魏源的《海国图志》出版,在国内几无反响,印数不过千册。1851年,日本海关在检查中国入境商船时,发现三本此书,如获至宝,连印十五版,极为畅销。1859年,价格已达首版三倍。1862年,日本维新派人士到上海,惊异发现从中国“淘”来的本国畅销书在中国早已绝版。

8.慈禧祝寿与割地——50岁生日,爆发中法战争;60岁时,甲午战争爆发;70岁时,东北三省处境危险。章太炎写 对联 讽刺: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有庆;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

9.忠臣被污割肉——袁崇焕宁远城之役炮石击死努尔哈赤。后来他被押到菜市口,围观人山人海,纷纷去看这个明朝最大的汉奸受刑,人不了解真情,以为他是个大汉奸卖国贼,当刽子手开始行刑时,群众纷纷给刽子手投掷铜钱,买袁崇焕的肉生吃,可见对他恨之入骨,一代忠臣就这样看着自己的肉被一块块的割下,被人们分着吃了。

10.十句 名言 总结 中国历史——1:帝王将相宁有种乎;2: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3:水能载舟,亦能覆舟;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5:如果不能流芳百世,宁可遗臭万年;6:精忠报国;7:匈奴未灭,何以家为;8: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0:莫须有。

中国古代历史知识

1、已知的在中国境内生活的最古老的原始人类,是“元谋猿人”。在中国云南省元谋盆地发现的颗古人类牙齿化石,经科学鉴定,距今约有70多万年了。

2、约70——20万年前,“北京猿人”(简称“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里。

3、北京人已经知道使用天然火。人类第一次取得了支配一种自然力的能力。

4、到了大约18000年前,仍然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里,生活着一批被称作 “山顶洞人”的远古人类。他们已经具有明显的黄种人的体态特征。

5、山顶洞人不仅会人工取火,而且制造出了中国缝制工艺史上的第一枚骨针,骨针约同火柴棍般粗细,长82毫米。

6、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国出现了古老的彩陶 文化 和黑陶文化。

7、陕西西安半坡文化的彩陶,十分精美。人面网纹盆上各种纹饰,是原始美术、原始文字和原始艺术的结晶。

8、山东龙山文化的黑陶,乌黑光亮,有着金属器皿一样的光泽。

9、长江流域的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文化,与黄河流域的半坡文化同样古老,7000年前那里的人们已经会用大型木构件建筑房屋。

10、大约4000多年前,发生了一些部落战争。黄帝是其中一个部落的首领,因为他深得人心又聪明勇敢,取得了最后胜利。

11、在古老的华夏族逐渐形成的过程中,黄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黄帝也就被后世尊为华夏族(即中华民族前身)的“人文初祖”。司母戊大方鼎

12、黄帝之后,中华民族先后又出现了几位杰出的人物:尧、舜、禹。尧禅位于舜,舜禅位于禹。

13、尧舜禹的时代,洪水泛滥成灾。大禹奉命治水,终于治服了洪水。

14、后来,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

15、相传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就开始有了历法,所以人们都把中国古老的传统历法叫夏历。

中国古代历史常识

一、奴隶社会

1.夏朝: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奴隶制建立以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和一系列奴隶国家机器的出现为标志。

2.商朝: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奴隶制政治制度、国家机器进一步完善,残酷的刑法、“人牲”和“殉葬”。

3.西周:奴隶社会的繁荣时期。奴隶社会的各种制度渐趋完善。井田制和分封制均在西周时期达到完善。

4.春秋时期:奴隶社会的瓦解阶段。

政治:分封制的瓦解。春秋时期争霸战争和霸主政治是其最集中的体现。

经济:井田制的瓦解。土地所有制开始发生变迁。

二、封建社会

⑴战国时期:中国封建制度的确立阶段。

政治:新兴地主阶级政治经济实力增强,各诸侯国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新的封建制度终于在各国确立。

经济:封建经济初步繁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均获得一定发展,并互相推动。

文化:战国时期的思想、科技和文学艺术均取得突出成就。最能反映时代特点的是“百家争鸣”。这是特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社会巨变;封建地主阶级的集权政治代替了奴隶主的贵族政治;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飞跃发展;战国时代各国对人才的渴求和贵族垄断 教育 被打破;诸侯纷争为知识分子提供的自由流动和自由表达观点的社会环境;阶级关系的变动和阶级斗争的复杂化等等因素促成了百家争鸣的形成。

⑵秦汉时期:封建社会初步发展的时期。

政治: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整体的确立和巩固(史实略)。

经济: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

民族:民族关系初步繁荣时期。长期的统一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根基。

在北方,汉族政权同匈奴族关系复杂。

在西部,同西域各族开始发生密切的贸易关系和文化交流。张骞和班超先后出使西域,沟通了西域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往来,密切了联系。

在南方,秦汉是我国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初步开发和管辖的阶段。

对外关系:奋发进取精神推动了秦汉走向世界的步伐。秦汉向朝鲜、日本、西亚和欧洲的交往。“丝绸之路”, 使得汉代中国与世界融为一体。

文化:奠定了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在世界长期领先的基础。

中国古代历史知识常识_中国历史学习相关 文章 :

1. 中国古代历史知识点总结

2. 历史常识

3. 历史知识点的记忆学习方法

4.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大全

5.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中国古代史

6. 浅谈中国古代史学习方法

7. 中国古代历史事件大全

8.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汇编

9.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集锦

10. 初中中国历史常考知识点

高中常考古代文化常识有哪些?

高中必须掌握的古代文化常识有:

1、贾谊,世称贾生,或贾长沙、贾太傅,洛阳(河南)人,西汉政治家、文学家。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有“疏”7篇,《新书》10卷58篇;代表作有《吊屈原赋》、《过秦论》、《鹏鸟赋》。明朝人辑有《贾长沙集》,是以他曾做过长沙王太傅命名的。

2、刘安,沛郡(江苏)人,西汉思想家、文学家,汉高祖孙,袭父爵封为淮南王。集体编著《淮南鸿烈》,也叫《淮南子》。

3、司马迁,字子长,夏阳(陕西)人,太史令司马谈之子。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历尽艰辛撰成《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4、《战国策》

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5、东向

在中国古代,君臣议事于朝廷之上,是以向南的座位为尊的。但在宾主之间,一般以向东的座位为尊,其次是向南的座位,再其次是向北的座位,最末位是向西的座位,因此古人常常以请人东向坐来表示对人的尊敬。

中国文化常识有哪些?

1、《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

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2、《尚书》

《尚书》,最早书名为《书》,约成书于前五世纪,传统《尚书》(又称《今文尚书》)由伏生传下来。传说为上古文化《三坟五典》遗留著作。

西汉学者伏生口述的二十八篇《尚书》为今文《尚书》,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的另一部《尚书》,为古文《尚书》。西晋永嘉年间战乱,今、古文《尚书》全都散失了。东晋初,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包括《今文尚书》33篇,以及伪《古文尚书》25篇 。

《尚书》列为重要核心儒家经典之一, “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

3、《周礼》

《周礼》是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世传为周公旦所著,但实际上成书于两汉之间。《周礼》、《仪礼》和《礼记》合称“三礼”,是古代华夏民族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礼法、礼义作了最权威的记载和解释,对历代礼制的影响最为深远。

经学大师郑玄为《周礼》作了出色的注,由于郑玄的崇高学术声望,《周礼》一跃而居《三礼》之首,成为儒家的煌煌大典之一。

《周礼》在汉代最初名为《周官》,始见于《史记·封禅书》。《周礼》中记载先秦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礼法诸制,多有史料可采,所涉及之内容极为丰富,无所不包,堪称为中国文化史之宝库。

4、《仪礼》

《仪礼》为儒家十三经之一,是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汇编。共十七篇。内容记载周代的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各种礼仪,以记载士大夫的礼仪为主。秦之前篇目不详,汉初高堂生传仪礼。

另有古文仪礼56篇,现已遗失。

5、《礼记》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

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6、《易经》

《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关于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

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易经》被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蕴涵着朴素深刻的自然法则和和谐辨证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

7、《左传》

《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

《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8、《公羊传》

《公羊传》又名《春秋公羊传》,儒家经典之一。上起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与《春秋》起讫时间相同。相传其作者为子夏的弟子,战国时齐人公羊高。起初只是口说流传,西汉景帝时,传至玄孙公羊寿,由公羊寿与胡母生(子都)一起将《春秋公羊传》着于竹帛。

《公羊传》有东汉何休撰《春秋公羊解诂》、唐朝徐彦作《公羊传疏》、清朝陈立撰《公羊义疏》。

9、《榖梁传》

即《榖梁传》(拼音:gǔliángzhuàn)也被称作《榖梁春秋》、《春秋榖梁传》。《春秋榖梁传》为儒家经典之一。与《左传》、《公羊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之一。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

《榖梁传》强调必须尊重君王的权威,但不限制王权;君臣各有职分,各有行为准则;主张必须严格对待贵贱尊卑之别,同时希望君王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但其对政治更迭、社会变动较为排斥。

10、《论语》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11、《尔雅》

《尔雅》是辞书之祖。《尔雅》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但未载作者姓名。书中收集了比较丰富的古汉语词汇。它不仅是辞书之祖,还是典籍——经,《十三经》的一种,是汉族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12、《孝经》

《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著作。儒家十三经之一。传说是孔子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

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全书共分18章。

13、《孟子》

《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

《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86章。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古代考试主要考《四书》《五经》。

219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