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语录

5U文学网 > 语录 > 晚安语录 > 日常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区别,试举例说明,举例说明文学言语与普通言语的不同

日常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区别,试举例说明,举例说明文学言语与普通言语的不同

| admin

文学话语作为一种“言语”与日常言语、科学言语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说文学言语是一种创造性语言?

科学话语作为科学领域使用的言语,强调严谨的逻辑和语法结构,要求说理清楚、概念明确、不注重个人色彩和风格,显得素朴单纯、千篇一律。

日常言语由于发生在具体交往中,受到现实人际关系和具体语境的影响,较富于感情色彩和个人风格,但总的来说还是服从于说明的需要。

语言定义:

就定义而言,语言是生物同类之间由于沟通需要而制定的具有统一编码解码标准的声音(图像)指令。实质定义语言是以声音/符号为物质外壳,以含义为内涵,由词汇和语法构成并能表达人类思想的指令系统。语音、手势、表情是语言在人类肢体上的体现,文字符号是语言的显像符号。

语言就广义而言,是采用一套具有共同处理规则来进行表达的沟通指令,指令会以视觉、声音或者触觉方式来传递。严格来说,语言是指人类沟通所使用的指令-自然语言。所有人都是通过学习从而获得的语言能力,语言的目的是交流观念、意见、思想等。

语言学就是从人类研究语言分类与规则而发展出来的。研究语言的专家被称为语言学家。当人类发现了某些动物能够以某种方式沟通,就诞生了动物语言的概念。到了电脑的诞生,人类需要给予电脑指令。这种“单向沟通”就成了电脑语言。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语言

形式主义:文学语言和日常语言究竟有什么区别

人们常说,文学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实际上这句话说的不仅仅是题材,也包含着语言的问题。在写作中,常有人用“流水账”一词来形容某篇文章的枯燥无聊,一般来说这样的文章除了内容无聊以外,语言一定也是非常啰嗦冗长的。

所以说,一篇文章,尤其对于诗歌而言, 富有文学性的语言对于提升全诗的审美感受,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1914年到1930年间,文学理论界出现了一个叫 “形式主义” 的学派,这个学派在探讨文学的文学性特征时提到了 “陌生化” 这个词。可以说, 这个词不仅仅是“形式主义”学派研究方向的总结,也是对文学语言特征的一种本质揭示。

形式主义者认为,对于文学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内容而在于形式,因为 文学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受而非提供一种认识,重点在于“审美过程”而非“审美目的”。

基于这个立场,形式主义者自然而然地就想要将“文学形式”变得更容易被读者感知,于是就产生了“ 陌生化 ”理论。

所谓“陌生化”就是将文本的形式变得疏离。

形式主义者认为, 人们的思维和感受过程存在一种类似惯性的属性,假如是熟悉的东西,人们在感受时就会变得迟钝,无法对感受对象保持敏感,从而减弱审美感受。

而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是想要靠读者感受来发掘的,在没有读者感受时文学作品就不具有“审美价值”而只具有“潜在审美价值”。所以为了最大限度提高文学的“审美价值”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就需要延长感受时间、提高形式的疏离感。

而对于形式而言,占比最大的莫过于语言,所以形式主义者第一次 将“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完全的对立。

瑞士的语言学家索绪尔, 曾经区分过语言的“能指”和“所指”,形式主义者运用了这一理论来区分“文学语言”和“日常语言”。

既然文学的语言要使人具有疏离感,那么自然要偏离日常,尽可能的弱化语言约定俗成的指称。简单来说就是在日常中我们说“书本”这个词,我们会知道它代表的就是有字的、纸质的、包含一定知识的那个物体,这就是“符号”的“指称性”。

而弱化这种指称性,使语言符号中所包含的信息变少,甚至打破原有的指称,建立新的指称。

可想而知, 脱离原有指称只具有单纯能指功能的语言也就丧失了它的社会交际功能,读者只能在文本所造成的语境中重新建立语言符号与指称物之间的联系,从而延长了感受时间、加剧了感受力度。

这就会提到两种修辞手法的运用:“隐喻”和“转喻”。日常语言也包含着“隐喻”,但是这种“隐喻”实际是难以发觉的,它在人们不断使用的过程中成为了一种习惯。而文学语言重新建立语言符号与具体事物间的逻辑联系后,“隐喻”就变得鲜明而更具有感受表达意义了。

雅各布森将诗歌分为了两类:“隐喻诗”和“转喻诗”。 隐喻诗一般在于建立上下文语言间的联系,剥离语言符号与外界联系,会更加突出语言的感受力。他认为 “隐喻”程度越高的诗,越具有“文学性”; 而“转喻诗”在于建立语言和外界的联系,它使语言为内容服务,使语言形式变成了内容的奴隶,使得诗歌的感受功能下降。

形式主义是一个重“形式”而轻“内容”的学派,他认为文学研究应该注重“文学性”的研究,不能过分关注文学与社会、政治、文化等外界因素的联系,而这些联系一般都体现在内容上,对于文学的文学性一般体现在结构、语言等这些内部形式上。

形式主义关于“文学语言和日常语言”的探讨,实际将语言本身从内容的掌控下解放。

为什么文学语言和日常语言难以区分

文学语言是经过加工、规范的书面语,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现代汉语的文学语言不仅包括文艺作品语言,也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著作的语言。文学语言的形成依赖于书面语的产生,而文学语言也具有口头形式,如科学报告、答记者问、 口头声明,以及诗歌朗诵、新闻广播和课堂上的教师用语等等,凡是合乎文学语言规范的,都是口头形式的文学语言。文学语言主要在书面上,也在口头上为民族文化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各方面服务,它对民族语言的健康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有区别吗?为什么

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最大区别在于,文学语言充分利用了语言的能指功能。日常语言追求真实性与准确性,而文学语言并不将真实性与准确性视为目的,追求的是语言的审美性。

日常语言与文学语言有什么不同?

我们关心的是各门不同的艺术在其“艺术语言”上的共同特征。较方便的讨论可以借助日常语言与文学语言之间的比较来进行。

日常语言与文学语言,若只从词汇和语法两个方面来看,看不出差别。然而,文学作品与非文学的文字作品的区别,却是一目了然的。当我们偶尔念出这样的句子——“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即刻就会让听者感觉到了“文学”的到场。这种感觉是如何造成的?是由诗的独特的陈述方式造成的。

222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