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模板

5U文学网 > 实用文 > 教学资料 > 教案模板 > 六年级下册西师版语文教案

六年级下册西师版语文教案

| 国渝

案例是进行教学交流和研讨的最好方式。案例是教育情境的故事,不同的人对故事会有不同的解读,因此案例十分适于用来进行交流和研讨,可以成为教研活动和教师培训的有效载体。为了大家学习方便,小编特地准备了六年级下册西师版语文教案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借鉴学习!

六年级下册西师版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会写“焉、诲”两个生字,理解“三人行必有我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知新”等成语的意思。

2.通过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以培养语感。

3.吸收孔子思想精华中有益于自己学习的部分。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古为今用。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春秋时期,有一位老人到东方游历,看见两个小孩在一起争辩。

他就走过去问他们争辩什么。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中午时就距离人远了。另一个小孩则认为正好相反。第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伞盖,到了中午就只有盘子和饭钵那样大了,这不正是远的显得小,近的显得大吗?”第二个小孩则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的,到了中午,热得像把手伸在热水中一样,这不是近的就觉得热,远的就觉得凉吗?”对这个问题,老人没有“强不知以为知”,而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地说不知道。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老人是谁吗?对。他就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一生培养了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第一文化伟人的孔圣人———孔子。今天,就让我们来领略孔子思想的博大与精深吧!

2、课件出示孔子画像,交流有关资料。

二、初读课文,了解作者作品

师:好,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其中的部分章节——《论语》四则。学习文言文,诵读是最基本的方法。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智慧。在读中领悟文意、在读中积累语汇、在读中质疑思辨、在读中陶冶情操。

教师范读。

请学生对照注释朗读《〈论语〉四则》。

(生放声朗读)

师:大家读后一定会发现,每一则都有一个“子曰”。“子曰”是什么意思?

生齐答:孔子说。

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子曰”呢?

生:因为《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用“子”是表示对老师的尊敬。

师:是的,《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我希望,今天这堂课,我们之间也能展开一场精彩的对话,好吗?

三、读准节奏,读出文言韵味

师:常言道“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请大家再读课文,要求对照注释读准字音。

(生朗读课文)

师:哪位同学来给大家朗读一遍,看看你是否读准了字音。

(一生范读课文)

点评朗读的情况,注意通假字的读音。

四、细读课文,领悟道理

1、四人一组,互读互评,将不理解的字词划出,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

重点理解以下带点的词,以及句子的意思。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分类整理课文内容。

谈学习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谈学习方法:敏以求之温故知新

五、读后思辨,读出个性见解

师:每人的生活经历不同,阅读体验自然也不尽相同。读着你最喜欢的语句,你是否读出了一份智慧,读出了一个自我呢?请大家再品读这些语句,联系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生活体验谈谈你的见解。

生再读背课文。并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感受。

六、课堂总结,激趣探究

师: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请课后广泛地搜集资料,了解更多有关〈〈论语〉〉的内容。相信一定会让你受益匪浅。

板书设计:

22、《论语》四则

谈学习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谈学习方法:敏以求之 温故知新

六年级下册西师版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资料信息,初步了解《西游记》在中国文化、文学的意义,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及了解神话小说。

2、以扫读、跳读等快速阅读及圈划交流方式,初步感受孙悟空的形象,激发探究人物形象与情节的热情。

3、用朗读、讨论的方式,感受环境烘托的作用。

重点难点:

1、小说为何不惜笔墨描摹花果山的“山”、“石”、“猴”、“水”?

2、感受美猴王超然出众的表现,对后文全书的作用。 写作训练的借鉴目标:模仿第2、3段句式,用几句话描写一__育课上同学们玩乐的情景。

教学课时:

一课时

课前准备:

查找《西游记》和吴承恩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看单元标题,“读一本名著”,名著《西游记》你觉得它“名”在哪里? 《西游记》的出现开辟了神魔章回小说的新门类,它标志着孤独长篇小说浪漫主义的高峰,在世界文学也堪称浪漫主义的杰作。

2、请同学依次介绍(注意选择大家可能不够了解的信息有条理的说明介绍)

★《西游记》故事渊源:唐僧

★成书大致历程与作者

★主旨及意义

二、沉浸文本,整体感知

1、观看电影,孙悟空诞生的片段。看看与课文有哪些不同,想想自己小时候看动画片、听故事感受有何不同,谈谈你初读古典白话的感受。孙悟空是怎样一只猴子?思考:为什么《西游记》要从孙悟空出世开始讲起?

2、初读课文前半部分。

3、比较:通过看影片和读原著有何不同的感受?

三、体验文本,品味语句,理解课文

1、圈划出美猴王超然出众表现的语句。

2、(小组讨论)读、说给同桌听,概括其特点与大家交流。

四、反思文本,挖掘内涵

1、小说为何不惜笔墨描摹花果山的“山”、“石”、“猴”、“水”?

2、既然除猴王外其他描写起衬托作用,是否可将第二、第三段减缩为“那石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与众猴一样寒来暑往,游乐嬉戏,非常快乐”?

五、总结

六、作业(1、2二选一做,3、4为必做)

1、查词典,注音、了解词意,并选择5个词语连成一段话。 迸裂 玩耍 蹲身瞑目 镌 抓耳挠腮 石碣 顽劣 喜不自胜 天造地设 拖男挈女 感之既久 采花觅果 洗濯

2、模仿第2、3段句式,用几句话描写一__育课上同学们玩乐的情景。(100字)

3、在通读《西游记》的基础上制作5~10张读书卡片。

六年级下册西师版语文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语言,提高审美情趣。

2.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语言,体会亲情的美好。

三、教学设想

在教师充满激情而富于亲和力的语言引导下,学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构建新的学习方式。

四、教学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家是温馨的港湾,家是温暖的晴空。全家人一起中秋赏月,一块共进晚餐,一同欣赏电视……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的寻常小事,也体现出浓浓的亲情。现在,让我们一同走向初春的田野,去感受一家祖孙三代人的相亲相爱,和和美美……

二、整体感知,梳理文章结构线条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下列问题。

①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学生思考后回答,明确:一家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师注意:如有难度,可这样启发: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干什么?

②围绕“散步”这件事理出文章结构线条。

指名回答。如学生回答不出,教师可围绕“散步”这一中心事件来启发学生。边答边板书。

师明确:“我”劝母亲散步;全家一起散步;选择大路小路的分歧;“我”决定委屈儿子;母亲却依从了孙子;在不好走的地方,“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

师:家庭犹如一口池塘,有时波平如镜,有时波浪起伏。在散步的过程中,这个三代之家就像平静的水面涌起了波澜。在岔路口,“我”的母亲要走大路,“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大路平顺,便于老人行走;小路难行,可是秀色可心。在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的情况下,“我”决定舍鱼而取熊掌。“我”认为,母亲年老体弱,余年不多,伴随她的机会已很少;儿子年纪尚幼,来日方长,伴随他的机会还很多。于是“我”决定委屈儿子,顺从母亲,作出了“走大路”(板书)的决定。这个决定是明智的,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板书)的美德。同时母亲的选择是——

生:走小路。(板书)

师:这又体现了我国另一种传统美德,是——

生:爱幼。(板书)

三、深入探究,挖掘“尊老”内涵

过渡:这篇课文通过一件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小事——散步来颂扬了“尊老爱幼”的美德。它如一首动人心弦的诗,一支感人肺腑的歌,深深地叩击着我们的心魄。

请大家默读课文,思考:你最喜欢文中的那一个人?理由是什么?大家可以和同位讨论。学生讨论后回答。

师注意:至少让两名学生回答。

师:我先不评判大家的回答,请大家听培根怎么说的,“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文明之举。”谁能给我们解释一下?

生解释。

师总结:“尊老”和“爱幼”都可贵,这既是一个人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但我更赞成培根的话,“尊老”更可贵。因为这是人类特有的高尚情感,更是我们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珍贵美德——“孝”的集中体现。同学们,你们知道“孝”字的最初写法吗?它是一个会意字,上面一个“老”字,下面一个“子”字,古人解释 “孝”为“善事父母者”。我希望同学们能深刻理解“尊老”的含义,把中华民族“善事父母”这一美德传承下去!

四、揣摩词句,体味语言

过渡:好听的歌总是由优美的旋律传送的;美丽的花得由鲜绿的叶儿衬托;同样,美文得有妙语来表达。这篇课文的语言散发着清新淡雅的芬芳,读来的感受犹如背着花篮与作者边散步边交谈,于不经意间往花篮里采摘几朵并不名贵却很雅致的小花。

下面请大家速读课文,与人你的同桌共同找出你们认为写的最美的词句,如能说出你们的理由,我将洗耳恭听。

师注意:学生讨论后自由回答,但要注意时间,适时的打住。如学生在这一环节打住,则教师可以提示下面语句引导学生来体会课文语言妙处,之后归纳:。(板书)

附文中的妙语(仅供参考):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写母子关系,母亲明理,儿子孝顺,相映成趣。

“小家伙突然大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这两句话充满生活情趣,既表现了小家伙的天真、聪颖,又表现了家庭的幸福、温馨。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既写出了母亲忍受痛苦度过严冬的情景,又写出了“我”为母亲最终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

“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这一句表现了妻子的贤惠。“在外面”这个限制语用得好,令人想到“在家里”就可能不是这样了,很可能“我总是听她的”。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含义深刻。它以轻衬重,突出了“尊老爱幼”的重大意义,还写出了中年人已意识到自己责任的重大,正在继承和发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谱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篇章。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这段话通过初春秀色的描绘,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机,暗示熬过了严冬的母亲将会获得新的活力。

“她的眼睛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这句话描绘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揭示了“小路有意思”的内涵,点明了走小路的原因,展现了母亲充分理解孙儿愿望的内心世界。

五、总结

《散步》是一篇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颂歌。它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

六、作业

过渡:同学们,家是温馨美丽的港湾,家是心灵愉悦的空间。家庭成员应互相谦让、互相体贴,互敬互爱,使家其乐融融、幸福美满!不是有那么一首《常回家看看》的歌吗,它唱出了父母的辛劳,也唱出了我们做儿女应尽的一份孝心。

请你们以“我爱我家”为题,讲述家庭生活中表现浓浓亲情的故事,抒发你对家庭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六年级下册西师版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歼灭、憧憬、千钧一发”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顺序。

3、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感悟革命先烈为理想而献身的无私和伟大,珍惜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

4、掌握学习课文的基本方法。

教学流程:

一、扣文题,整体感知

1、出示课题“灯光”,本文围绕灯光讲了一件什么事?

2、自由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遇到重要的或难读的词语做个标记。

3、学生推荐要注意的词语,给大家一些温馨的提醒。

如:豫皖苏平原、围歼战、胸墙、憧憬、黑魆魆、千钧一发、璀璨等。

4、寻找灯光:划出带有“灯”或“灯光”的句子。

学生勾画,同桌轮读。

5、(课件出示)紧扣文章题目,寻找相关语句,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之一。静静地读,依据这些语句,用精炼的语言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引导学生避免重复,抓住重点:__广场上的千万盏灯,让我想起了亲爱的战友——郝副营长。他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6、理清课文表达顺序:通过初步阅读,你发现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认识倒叙的写法及首尾呼应的特点。

(设计意图:传授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略读课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针对文章篇幅较长,引导学生扣文题,勾画相关语句,使学生快速抓住文章主要内容,这正是学法的传授。生字教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课堂给他们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理清课文表达顺序,认识倒叙写法及首尾呼应的特点,积累写作经验。)

二、理文脉,认知文本

1、面对灯光,文中的人们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多好啊!”)这是文章的文眼。学课文时,依据文眼,理清脉络,我们的目光便不会游离于次要内容,围绕文章重点展开学习,这是学习课文的又一个好方法。

2、自读自悟,认知文本

“多好啊!”出现了   次,第  次是(谁) 在        这一情况下说的。他们在说这句话时,看到了     ,会想        。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其他同学可作补充或提出不同的见解。

引导学生体会第三次郝副营长说这句话时的神态。

什么叫“陷”?怎样地陷?他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顺着文脉来认知文本,利于学生有重点地自读自悟。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语文教学应更多地关注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传授学文的方法,利于学生长远的发展。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应提出提纲挈领的问题,组织学生有方向的学习,展示学的过程。)

三、奔中心,聚焦“灯光”

1、学到这,能说说文章为什么以灯光为题呢?(灯光给人带来光明和温暖,这也是郝副营长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如果只想到这一层,远远不够。我们的学习应由表及里,进行深层次的思考。默读课文,再想想这个问题。

2、学生默读。教师引导:文中还有一处特殊的“灯光”,你发现到了吗?(郝副营长在黑暗中点燃书本,照亮后续部队前进的道路。)

3、聚焦“灯光”。让我们静下心来读第十自然段,用心感受这特殊的“灯光”

(1)“千钧一发”能用拆词法说说它的意思吗?请联系文中语句介绍当时的情况。

“灯光”对战友意味着什么?(生的希望,战斗的胜利……)

(2)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郝副营长清楚会有这样的后果吗?这样做是为了谁?请联系上文对郝副营长的描写,静静地思考。

“灯光”对郝副营长意味着什么?(为了全国解放,为了让后代过上安宁生活而牺牲自己。)

4、再现“灯光”。

(1)想:(配乐)教师深情而满含敬意地范读。请大家在脑海中再现这一感人的画面。

(2)写:根据刚才的想象,写写郝副营长当时的心情、动作、神情,让英雄的形象刻画得更清晰。

(3)读:郝副营长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的幸福和安乐,让我们满怀敬意来读这特殊的“灯光”。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的教学并不是一味地放,对于重点及难点,也应适当地点拨。以“灯光”为突破口,直奔文本的中心。通过理解重点词“千钧一发”,了解当时危急的情况,认识“灯光”对战友与对郝副营长自己的不同意义,理解他是为了理想而英勇献身。采用“想”“写”“读”三种方式,引领学生多层次感悟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受到情感熏陶。)

四、拓文路,升华主题

1、最后的告别:战斗结束后,我们把郝副营长埋在茂密的沙柳丛里。战友们脱下帽子,泪眼婆娑。他们即将奔赴下一个战场,心中涌动着无数的心里话想对亲爱的郝副营长说。你听见了吗?

2、这“灯光”会熄灭吗?请发表你的看法。(这“灯光”其实象征着英雄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因此不会熄灭,必将永远闪耀在人们的心中。)

3、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涌现出无数“灯光”式的人物。正是他们默默地燃烧自己,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你知道他们的故事吗?

推荐影片:《长征》《太行山上》……

推荐书籍:《红岩》《英雄人物的故事》

4、无论过去多少时间,生活在幸福中的人们不要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谁为我们开创的,不要忘记那些革命先烈。

(设计意图:拓展文路,让孩子们郝副营长作最后的告别,给学生一个情感的宣泄口。由直观可感的“灯光”,升华到象征着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联想到诸多英雄人物,深感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同时由课内走向课外,引导学生观看影片,阅读书籍,了解更多革命先辈的事迹,受到情感的熏陶。)

六年级下册西师版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七个二类字,学会四个一类字。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薛谭学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列子》的大致内容,了解列子其人。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内容,感悟其中的寓意。

教学重点: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内容,感悟其中的寓意。

教学难点:借助注释,理解并说出每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

查找《列子》相关资料,找《列子》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故事,读一读。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方法:读中感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列子》相关资料。

二、读古文,感受寓意:

(一)、读课题《薛谭学讴》,你读懂了什么?薛谭学习唱歌。

(二)、出示小组合作学习提纲: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用自己的话讲《薛谭学讴》的故事。

(三)小组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1.扫清难读的字:讴遂弗止郊衢响遏行云

2.结合书下注释,理解这篇短文的大意。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把秦青的本领全部学完,自己就以为统统都会了,便打算向老师先辞回家。秦青没有阻拦他,并在城外的大路旁给他设酒饯行。席间,秦青轻轻地击着拍子,唱了一支十分悲壮的曲子,歌声把树林都震响了,使天上飘动着的彩云也停住不动了。薛谭听了,便连忙向老师谢罪请求回去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再也不敢说学成回家的话。

3.感受人物形象,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说明】

这则寓言告诫人们,读书、学习浅尝辄止的人,不可能有大成就。学识技艺,是永远没有穷尽的.

这里也给我们以启示:一方面可以说恰当的正面教育可收到很好的效果。道理是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当反过来用它来指导学生实际时,就应具体化、形象化,教师的引导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针对往往容易产生自满的同学,这样的导向往往能使其看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使其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让其真正懂得如何做到全面发展。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言传身教”。

三、教师小结:

“薛谭学讴”全文的重心是刻画人物秦青和薛谭,颂扬秦青的“视徒如子”和薛谭的“知错则改”的好品质。秦青对待学生,宽容大度、仁爱和善,作者用最简洁、洗练的词字成功塑造出教师秦青的高大形象。这个故事说明了学习必须虚心、持之以恒、不能骄傲自满、半途而废。

四、作业:

1、把其中一篇读给家长听,并能用自己的把这个故事讲出来。

2、结合这两则寓言故事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薛谭学讴

《列子》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响遏行云

学无止境

第二课时

一、板书课题,解题设疑:

1、今天我们学习《纪昌学射》。

2、齐读课题。

3、谁愿意对说一说对“纪昌学射”这则寓言文题的理解?

(纪昌学习射箭。)

4、学习这则寓言,你都想知道什么问题?

(纪昌跟谁学习射箭?是怎样学习的?学习怎么样?……)

5、老师把大家的问题整理了一下,是不是这样几个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带着大家设计的问题来学习本课。

二、请学生带着这几个问题,自己试读课文

师:大家读了课文,从朗读的角度你觉得读文言文与读现代文有什么不同?(课文不太好读。)

三、下面老师出示一些文中不太好读的语句,我们来练习读一读。(在读中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

(1)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

(2)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

(3)二年之后,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

(4)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望之。

(5)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竿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四、请三名同学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五、研讨第一个问题:纪昌跟谁学习射箭?

1、读“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板书:学射于飞卫

2、读了这句话,你有没有什么疑问?

(飞卫是谁?为什么用了一个“又”,不用不可以吗?)

3、这些问题在文中写没写?哪里写了?

4、请同学读第一自然段。

5、学习理解“弟子……其师。”

6、学习理解“甘蝇……鸟下。”

7、学习了这一段,你想到了哪此词语?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弟子不必不如师,名师出高徒,神箭手……)

8、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带赞美的语气来读第一段)

六、研讨第二个问题:“飞卫”这位高师是怎么教纪昌学习射箭的?

板书:先学不瞬(眨眼),亚学视(看)

读“飞卫”说的两段话。——抓住语言来写

七、研讨第三个问题:

纪昌是怎样学习的?学习得怎么样?

1、怎样学习“不瞬”的?

(1)读句子——“纪昌归……以目承牵挺。”

(2)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2、学得怎样?

(1)二年之后,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

(2)指导朗读。

3、怎样学习“视”的?

(1)读句子——“昌以牦……南面望之。”

(2)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3)从纪昌学“不瞬”与“视”中看出什么?

(非常刻苦,克服困难,想尽办法。)

4、学得怎样?(作者用4句话写他学得怎样?)

(1)读句子“旬日之间……”“三年之后……”“以睹余物……”

“乃以燕角……不绝。”

(2)由纪昌学习的结果,你又想到了哪些词语?

(3)用自己的话讲《纪昌学射》的故事和你从中受到的启示。

八、作业: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学射于飞卫

纪昌学射  先学不瞬

亚学视

第三、四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1个生字,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文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复述故事。

2过程与方法:学习一段一段地复述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字、词古今含义不同是学习本文的难点。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方法:自读感悟,相机引导

课时安排: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两小儿辩日》。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重点理解“辩”字,并且学习这个生字。

二、初读课文,梳理学法

1.自由读课文,凭自己的理解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考查学生对古文的感悟能力)

2.板书课题,解释课题。他们到底在辩论什么呢?

三、读通课文

1、试读,将读不准的字画下来。

2、指名分小节读,集体纠正读错的字音,读破的语句。

3、学生齐读。

四、精读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思考他们在辩论什么问题?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先借助注释自由读课文,找出不懂的地方,然后分旁白、孔子、一儿、另一儿四个角色练习朗读课文。

3、组织交流。结合学生不懂的地方,教师相机点拨。

4、背诵课文,复述故事。

第四课时

一、指导学法,精读课文:

想想我们是怎样学习《纪昌学射》的?一是要理解重点字词;二要读出诗文韵味;三要感悟人文内涵。

二、研读课文,自学理解:

1.学生对照注释,自己理解课文,记下不懂的问题。

2.按学习《学弈》的方法自学课文,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

三、激励测试,交流感悟:

出示测试题,各小组抢答积分,评出优胜学习小组。

1.回答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游:其:为:也:

如:此:乎:始出:

小儿:

2.两小儿在辩论什么?

(太阳大小?太阳冷热?太阳远近?)

3.朗诵课文,看哪组能读出古文韵味。

四、深化感悟,明确寓意:

1.各组提出分歧较大的问题以及不懂的问题,同学交流讨论。

2.你同意他们的意见吗?用科学知识解答两小儿提出的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课下收集资料,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假如你是孔子,当然你是掌握了现代科学知识的孔子,你会对这两个小孩说些什么?现在我们就来表演《新两小儿辩日》。

3、四人一小组,分角色练习创造性表演。

4、组织交流,一小组表演,其他同学做评委。

5.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你想对他说什么?

(引导学生肯定两小儿敢于嘲笑孔子,挑战;或赞扬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练习有感情背诵课文。

五、作业:

向学生推荐阅读《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文言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

板书设计:

两小儿辩日

两小儿:敢于嘲笑孔子,挑战

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六年级下册西师版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2020语文考试反思500字多篇

高中语文边城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鸟的天堂》的教案

小学语文知识竞赛活动策划方案5篇

六年级第五单元作文围绕中心意思写【5篇】

组织暑期夏令营策划方案5篇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七律·长征》教案

语文考试总结范文700字左右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诗经采薇翻译

小学五六年级语文诗歌大全

48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