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模板

5U文学网 > 实用文 > 教学资料 > 教案模板 > 《多彩的活动》作文教案设计

《多彩的活动》作文教案设计

| 淑娟

《多彩的活动》这篇作文要求用点面结合的方法记一次多彩的活动,我们尽量写明白活动的过程。今天小编整理了《多彩的活动》作文教案设计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多彩的活动》作文教案设计篇1

【教学目标】

1.写清楚活动过程,将重点部分写具体。

2. 注重点面结合,把活动过程中印象深刻的部分作为重点来写,还要写清楚活动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

3.写出活动中的体会。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写活动场面时,既要关注整个场景,也要注意同学的表现。

2难点:注重点面结合要写清楚活动的体会,写明这次活动告诉的道理,这样才能让活动有个明确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话题。

1.出示《开国大典》中描写阅兵式的段落。

2.板书课题:多彩的活动

二、明确写作要点。

1.一起举行活动。玩游戏———句子拼、拼、拼。

(1)分小组进行。

(2)提出要求:要一边玩一边观察,一边玩一边思考。

2.交流活动的感受。

3.学生交流,师小结。

(1)活动的规则要写。

(2)举行活动的过程要写。

(3)活动时还要关注人的动作、语言、神态等,并把人物写具体。

三.选定内容,弄清思路

(1)选择印象深刻的活动写具体。

(2)理清思路

(3)老师适时点拨。

四、老师点评作文。

五、学生修改作文。

【板书设计】

多彩的活动

活动规则

点面结合

活动体会

《多彩的活动》作文教案设计篇2

教学目标:1.选一次亲身经历的活动,通过列提纲,梳理清楚活动过程,把印象深刻的部分作为重点来写。

2.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场面,既能“放眼全场,概括整体”关注整个场景,又能“聚焦典型,刻画细节”关注场景中的点。

3.在活动中写出自己的感受,加深对生活的认识,并与别人交流。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1.孩子们,今天咱们来到一个新的环境学习,先一起聊聊天,放松放松。

2.我们学校举行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你现在能想起哪些?

预设:体育类、文娱类、 生活类……(教师评价语中暗含活动分类)

师:一下子就能想起来,看来这些活动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呈现学校活动图片(自己班级的图片,记得修改)

师:看看,这些活动中有你们的身影吗?

4.在交流中拓宽学生选材范围。

(1)这些都是校内的活动,你还参加过哪些校外的活动?指名交流。

(2)你们的课余活动也非常丰富多彩。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写一写这些多彩的活动,用文字记录我们对生活的感受吧!

一、理清过程,搭建框架1.选取自己印象深刻的活动,填写活动名称。

师:在这些多彩的活动中,哪一次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请大家拿出习作单,快速把活动名写在横线上。

2.明确习作要求。

(1)这个活动该怎么写呢?请同学们翻开语文书32页。

(2)抽生读要求。

要想写清楚活动的过程,我们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来梳理。

3.梳理活动过程,完成习作提纲。

(1)呈现范例。

师:就像本单元课文《开国大典》这样,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来写,重点写“举行典礼”这个场面;也可以像这位小朋友一样,按照“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的顺序,重点写“激烈角逐”这个场面。

(2)生自主完成习作提纲。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习作单。回忆当时整个活动的过程,想想你会按照什么顺序把活动过程写清楚,在每个节点上对应的地方,以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相关的场面,用五角星标出令你印象最深的场面。

(3)抽生分享(抽2生)。

师:谁来和大家分享?

生1:我选择的活动是篮球赛。我的活动顺序是球赛前,球赛中,球赛后,分别对应的场面是热身活动,激烈比拼,获得胜利。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激烈比拼”这个场面。

师:为什么选这个场面呢?

生1:因为同伴们都拼尽全力想赢得这场比赛,所以给我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

师:还有谁?

生2:……

(4)同桌交流。

师:其他同学就和同桌分享分享吧!

那给你印象最深的这个场面该怎么来写呢?【板书:活动场面】

二、结合课文,聚焦写法1.出示单元导读页面。

师:其实,单元导读就告诉了我们方法。读。

生: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

师:什么方法?

生1:点面结合。【板书:点  面】

2.回忆“点面结合”的两种方式。

师:在本单元的课文中,你学到了哪些点面结合的方式呢?

生:一点一面、多点罗列。

师:对,《狼牙山五壮士》“跳下悬崖”这个场面就用了“一点一面”的写法;《开国大典》“阅兵式”这个场面就用了“多点罗列”的写法。

过:接下来,选择一种方式,写一写你印象最深刻的场面吧。请同学们先自己读一读学习单上的习作要求,读完后就开始写吧!

3.运用方法,尝试习作。

(1)PPT出示习作要求。

习作要求:

①把重点场面写清楚。

②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既要关注整个场景,也要注意个人的表现。

(2)生自主完成习作片段,限时十三分钟。

4.对应要求,评价习作片段。

(1)师对照习作要求,抽生点评。

预设一:选择中等生,有点面结合,且写清楚了。

师:谁来交流?同学交流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对照习作的要求,听一听,评一评。

生:读。

师:他有没有把场面写清楚呢?有没有用上点面结合的写法呢?哪些是点?哪些是面?

(2)同桌互评习作。

师:现在,就把你的习作片段读给同桌听一听,互相评一评。

生:互相评价。

师:这两个习作要求都能达到的孩子,举举手。

看来,同学们都能尝试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来写这个活动场面了。那怎样才能让这个重点场面更具体、更有感染力呢?我们来看看习作例文吧!

三、聚焦场面,建构方法1.默读例文,建构方法。

(1)出示习作例文,生默读。

师:请同学们默读例文,想一想小作者是怎样把这个场面写具体的?

(2)构建方法。

师:你发现他写具体的秘密了吗?

2.借助微课,小结方法。

(1)学习小伙伴也有很多发现,我们一起来听听。

(2)播放微课。

(3)小结方法,形成板书。

师:孩子们,你们明白了吗。指名说方法。【完成板书】

是啊!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写点时聚焦典型,刻画细节;写面时放眼全场,概括整体,既能让活动场面更有画面感,也让读者感受到当时的氛围。

3.运用方法,提升习作片段。

(1)出示修改要求。

师:接下来,大家按照“聚焦典型,刻画细节;放眼全场,概括整体”的方法,改一改你的习作,让这个场面变得更具体、更有感染力吧!

(2)生自主修改习作片段。

(3)指名分享。

师:请你读一读修改后的片段。

师:能说说为什么要这样修改吗?

小结:用上这两个方法,场面就更具体、更有感染力。

四、总结提升,热爱生活同学们,今天我们用点面结合的方法记录下多彩的活动,让我们把生活的声音也留在心中吧!

评论(0)

一、谈话导入,引发兴趣1.问题直入,唤起记忆。师:孩子们,在记忆中,你和小伙伴们一起开展过哪些有趣的活动?

生:我们开展过同舟共济的游戏活动。

生:我们玩过跳绳接力,可有意思啦!

生:我参加过制作太阳能小车的比赛活动······

2.回顾场面,指向观察。

师:大家参与过的活动可真多。活动中,哪些场面让你至今难忘?

生:小伙伴那激动、紧张的样子让我印象深刻。

生:啦啦队的喊叫声现在想起来都还回荡在我的耳中······

师:孩子们,你们太厉害了,一场活动的关键之处被你们抓得如此之准。我相信,把大家印象深的场面放慢了写,抓住语言、动作、神态、内心活动等细节拉长了写,那你的文字一定是这次活动的实录。

解析 本环节的设计注重了学生原有经历和经验的唤醒。首先用“以前参与过的活动”这一话题唤醒学生的原有活动经历,让活动场面浮现于学生眼前;接下来用“难忘的场面”让学生聚焦到自己的感受,感受到活动对自己感官的刺激,这些就是活动的关键、写作的重点,为游戏活动做观察和感受的铺垫。二、了解活动,点燃兴趣1.初步活动,探究规则。师:这节课中,我们将开展一个团队活动,需要团队成员默契合作。

(板书活动名称:扮时钟)

看到活动名称,你有什么想法吗?

生:扮时钟,怎样扮呀?

(师出示时钟钟面)

生:扮时钟就是要我们来扮演时钟上的指针,表示出时间。

师:对。接下来,我将请三位同学合作,完成一次扮时钟活动。其他同学请仔细观察,随后需要你把规则制定出来,要想观察细致,需要调动哪些感官参与呢?

生:观察需要用眼睛看,耳朵听,还要用鼻子闻,用手摸,用心想······

师:对呀,观察需要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四肢的全方位参与。这节课我们主要调动眼睛、耳朵、四肢参与观察活动。

师:哪三位同学觉得彼此间的默契程度比较高,愿意最先尝试,为我们示范。

(生自荐三名同学)

师:这三名同学将在老师的指导下示范活动,所有人都要调动感官进行感受、观察哦!请三名同学面向观众排成一列站到时钟前······

生:老师,他们应该对齐钟面的中心,这样才像时钟。

师:你的观察特别仔细。请这三位同学移动到正对钟面中心。接下来,请用手臂表示出12点30分45秒这个时刻。

生:老师,我发现一个问题,他们要表示12点30分45秒这个时刻,可是,他们谁是时针、谁是分针、谁是秒针呢?

师:你真是一个会观察、会思考的孩子。是呀,如果他们没有约定,那么将会出现混乱。那你们打算怎样约定呢?

生:我们打算按从后到前的顺序依次扮演时针、分针和秒针。

师:嗯,有顺序可循。

(三名同学扮时钟,表示规定的时刻)

生:老师,我有问题。我觉得他们应该再做一个约定,约定都用右手或者左手来代表不同的指针······

生:老师,我不同意。钟面上,因为时间的不同,指针的位置也不同,如果规定了都用右手或者左手,那么在离得远的那个半圆处表示时间时就特别困难······

师: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生:我们应该按所要表示的时刻来选择就近的、方便的左手或右手。

师:孩子们,你们细致观察和用心思考,不仅明白了活动的方法,还观察出不少活动秘诀。接下来,请这三名同学继续表示规定时刻,不可以交流,时间为三十秒,表示准确为胜,错误或出现偏差则失败。其他同学也不能提示、比画。

(生完成扮时钟活动)

师:三名同学扮时钟活动结束,请大家读出所表示的时间。

生:12点30分45秒。

师:这三名同学的尝试结束,最终结果是-成功!

2.整理记录,明确规则。

师:通过你的观察,请把“扮时钟”的活动规则用简洁的语言记录下来,注意不是方法。

(生记录活动规则)

师:哪位同学给咱们读读你记录的规则?

生:活动规则:1.选三名同学分别扮演时钟上的时针、分针、秒针。2.背对钟面,用手臂表示出规定的时刻。3.时间为三十秒,表示准确为成功,错误或有偏差则失败。4.观众不可以做语言提示。

师:你是一个会细致观察、简要总结的孩子。要想顺利开展这个活动,还需要一个基础保障······

生:刚才这位同学说的都是活动时需要遵守的规则,但开展活动还需要一个没有指针的大钟面。

师:确实,钟面是我为大家准备的,所以容易忽略,但它又是活动必需的。请大家修改、补充活动规则。

解析      本环节是学生了解活动、点燃活动兴趣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活动中,一般由老师单向进行活动规则的宣布,活动方法的介绍,这样的“纸上谈兵”待到活动开展时又需要反复对规则进行重复。为此,让学生在参与、观察的过程中提炼规则,让规则从学生的观察中得来。外,这样的设计还分解了本课的训练目标-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一次活动。一次活动的完成需要明确规则、熟悉方法,需要学习“点”的刻画、“面”的描写,但是在一次活动中,学生的关注其实是有限的,要能有效地了解这些目标,就可以对其进行无痕的分解。因此,让学生在此环节中就对活动充分熟悉,接下来便能在熟悉的活动中去关注“点”和“面”的描写,不至于造成关注的分散,导致关注不到位的情况。三、参与活动,关注彼此师:孩子们,活动马上开始。先请你约好三位默契的小伙伴,如果遇到人数不够的情况,请不要着急,我会帮助你。(生三人一组,商量活动)

师:孩子们,活动中,你会调动自己的观感关注些什么?

生:如果我正在扮时钟,我会关注自己或同伴的手臂位置及变化,我也会关注到自己的心理变化。

生:如果我是观众,我会关注正在扮时钟的同学的分工、面部、手臂变化;也会关注观众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包括我自己。

师:有心的孩子一定能在活动中有不一样的感受。请一个组的小伙伴来到时钟前扮时钟,其他同学调动感官关注活动。孩子们,三十秒计时开始。

(学生完成活动)

生:老师,我观察到时针、分针、秒针的长度是一样的,这是不符合常理的。师:你联系实物观察发现,有参照,有对比,很细心呀!

生:老师,我觉得12点30分45秒时,时针应该对在数字12和数字1的中间偏右一点点才准确。

师:你的观察真叫精准呀!掌声!

生:我觉得三位同学在前中后站位时,不仅要对齐,大家的高度应尽量一致,才能使指针从同一位置伸出,更像时钟。

生:我还看到他们在找不准指针位置时,一会儿皱起眉头,一会儿又抿着嘴,那表情真是太有趣了,完全变成了一个“表情时钟”。

师:大家的观察让我很惊讶,你们观察的细致已经超出了我的想象。当我们把它记录下来时,一定很精彩!

生:老师,我刚才观察的是观众。当指针指示错误时,大家还是情不自禁地皱起眉头,嘴里发出“嗯嗯”的声音,手臂不停地挥舞着,让同学把手臂指针移到正确的位置。可是,大家都在挥舞指挥,各自的角度不同,使得扮时钟的同学都看蒙了,不知怎样才好。

师:孩子们,你们可真是优秀的观察家啊!通过对扮时钟同学的面部表情、手臂动作的观察,聚焦到活动的“点”进行描写;同时,还对观众的表现进行了观察,把观察扩大到这一个面上进行。如果我们把“点”和“面”的观察写下来,就完美地呈现了这次活动的精彩,动笔吧!

(学生完成活动记录)解析     本环节的设计重点关注“点”的活动、观察,以及“面”的观察。通过让学生观察扮时钟时的细节,引起学生的疑惑与思考,只有当学生真正投入观察,才会有所得,有所思。活动过程也验证了这一点,学生调动感言参与,观察自然细致,发现与总结便很具体。此时让学生记录此过程,为下面的完善做铺垫。四、再次活动,丰富表达师:请同学读读自己的活动描写,咱们听听是否注意到点面的结合。(生读)

师:我听到你写到“扮时针的同学用手臂指向12点多点”,你再观察,是否可以写得更具体。他的手臂向哪个方向伸出?弯曲的,还是伸直的?具体伸向了哪个位置?

生:扮时钟的同学从身体侧边伸出左手,手肘弯曲,让时针变得最短,指向钟面上数字12和数字1的中间,可是他的手臂却不听使唤,一会儿向左偏移,一会儿又向右偏移,看不到钟面却又要准确表示这个时间,真是不容易呀!

师:我才略作点拨,你对“点”的描写就变得如此生动!接下来,我们再次进行活动,随后对之前所写做更具体的修改。

(组织各组同时进行活动,并相互观察)

师:细节决定成败。请再次修改,把你觉得写得精彩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

(生读)

依据描写,还原动作,修改过程只见扮时针的同学伸出右手,手臂伸直,向上高高举起,指向了钟面上“12”偏向“1”的位置,表示12时。不一会儿,他似乎发现了什么,扮时针的右手慢慢缩回、缩短,仍指向同一位置。这是为什么呢?哦,我猜想是因为钟面上的时针是最短的一根指针吧!这时,扮分针的同学将右手向右侧伸出,侧平举,正好指向了“9”这个位置,表示45分。咦?他为何老把身子往外够呢?原来呀,这名同学个子不高,手臂不长,可他扮的却是最长的分针,难怪他总想把手臂伸长呢,巴不得把手臂加长一截······

师:经过再一次的活动和完善,大家对“点”“面”的描写已经越来越具体啦,相信你已经掌握了这一方法。

解析     本环节的设计重点关注“点”“面”的再体验、再刻画。通过对学生所写的点评,引起学生更多的观察与表达之间的思考,找到“看到”与“写下来”之间的差距,并适时再次进行小组扮时钟活动,让学生的观察更着眼于细微的动作、表情上,自己发现观察与表达之间的差距,完成修改完善。五、提升总结,点面练成师:孩子们,课上咱们开展了扮时钟的活动,在开心之余,你收获了什么?生1:我知道了写活动时要对具体人物进行“点”上的刻画,就要调动感官去观察,并记录下来。

生2:我想补充。刚才这位同学说“记录下来”,我觉得“点”的描写要细致、具体,不能概括或缩写;“面”的描写使得活动场面完整,也是不可缺少的,但可以采用概括的方法来写。

师:你的补充很精妙。

生3:写活动,还需要把活动准备、活动规则简略地写出来。

师:“简略”一词用得多好呀!因为这是活动的组成部分,但不是活动的主体。

师:孩子们,经过了一边活动一边写作的过程,相信“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这一方法你已经学会。我希望“点面结合写活动”的方法、抓住细节进行刻画的方法能伴随你写出每一次活动的多彩。

解析本环节的设计意图在于帮助孩子进行梳理和回归,知道要写好一次活动需要有点面结合的描写,需要用仔细观察帮助自己进行细节刻画。通过梳理,让学生掌握写此类活动的方法,而非仅学会写这一次活动的写法,实现写作能力的提升。 ——选自《一篇一篇解读统编》

《多彩的活动》作文教案设计篇3

教学目标:

1.认真审题,明白作文要求是写多彩的活动。

2.注重点面结合,有点有面更加具体。

3. 把活动过程中印象深刻的部分作为重点来写,还要写清楚活动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写活动场面时,既要关注整个场景,也要注意同学的表现。

2.难点:要写清楚活动的体会,写明这次活动告诉的道理,这样才能让游戏活动有个明确的主题。

教学准备:

1.准备作文要求的课件。

2.放一段关于活动的视频。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话题。

1.出示一段活动的视频。

2.猜一猜,这是什么活动?

老鹰捉小鸡

3.活动真是太有趣了!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乐趣!活动真是太好玩了,让美好的时光匆匆而逝!你喜欢什么样的活动呢?请回忆生活,说一说你最喜欢的活动,并写一写你喜欢的活动。

4.出示作文要求的课件。

记一次活动

我们先一起来玩一个活动。这个活动可以是室内的,也可以是室外的;可以是个传统活动,也可以是个新活动。如果大家能自己创编一个活动,就更好了。

我们可以这样来写活动:

写清楚活动是怎么玩的。

写活动的过程,把印象深刻的部分作为重点来写。

写活动的场面时,既要关注整个场景,也要注意同学的表现,写一写他们的神态、动作、语言。

把你在这次活动中的体会写下来。如,应遵守规则,伙伴间要团结协作,遇事要勇敢果断、坚持到底……

写完后读给同学听,根据他们的建议,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二、分析题意,明确写作要点。

1.一起举行活动。

(1)分小组进行。

(2)提出要求:要一边玩一边观察,一边玩一边思考。

2.交流活动的感受。

3.如果写这个活动,该怎样写呢?有哪些内容必须要写呢?

4.学生交流。

(1)活动的规则要写。

(2)举行活动的过程要写。

(3)活动时还要关注人的动作、语言、神态等,并把人物写具体,这样便有趣了!

5.教师相机提问。

(1)活动过程中会反复进行,进行很多次?莫非一个一个地写吗?

生交流讨论。

当然不能一个一个地写,要选择印象深刻的部分作为重点来写,可以写两个,也可以写三个,但不能面面俱到。

(2)活动中有很多人物,怎么写呢?是不是一个一个地写呢?

生交流讨论。

也不能一个人一个人地写,应该注重写场面的方法,既要关注整个场景,也要注意同学的表现。

可以对整个人物活动场面进行概括地描写,然后具体描写一个或两个同学的具体活动以及表现。

6.在老师点拨基础上重新构思。

三、学生编写活动作文。

1.根据自己的感受理清活动的顺序。

2.选择印象深刻的活动写具体。

3.老师适时点拨。

4.修改作文。

四、老师点评作文。

五、学生再次修改作文。

板书设计

多彩的活动

活动规则

印象深刻的过程 点面结合

活动的体会

教学反思:

1. 激发兴趣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这样便能够主动地观察,获得丰富的材料,解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问题。

2. 教师要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写游戏过程中的问题,然后采取有效的策略,切实有效地提出改进的方法,这样便起到“点拨”的作用,总之,“点”得细致,“点”得恰到好处,就会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多彩的活动》作文教案设计篇4

1.围绕中心,有条理、有重点地记叙一次活动,要做到详略得当,中心突出。

2.通过有针对性地指导和训练,学习场面描写的基本方法:抓住细节,既要写好场面中的“点”,又要写好场面中的“面”,使人物形象丰满,性格鲜明。

三。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多思考,使作文有深度。

注重经典场景描述,让学生掌握场景描述的基本方法。

掌握场景描写的难点要求,并通过写作进一步掌握场景描写的方法。

1欣赏短文,了解场景描述的方法。如:

群众游行部分,一是从“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的环境描写,表现了人民热爱领袖的心情。二是从“他们擎着灯,舞着火把,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____人民____万岁!’……”这些动作、语言描写反映了人民群众对领袖毛泽东的拥戴。第三,通过对毛泽东的运动和语言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到高大的毛泽东形象。

通过庄严的会场环境和人物的语言、动作的描写,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心情,感受到毛泽东是深受人民爱戴的领袖。

2. 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活动,唤醒他们的生活积累,积极地展开联想,在体验中,进一步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并学会由点到面的观察描写,在叙事中真实、具体地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3. 同桌或组内自由口头习作。教师要引导动作和表达的描写,帮助学生完成从形象到文本的转换。

4妙笔使花生长,使情绪得以宣泄。给予学生在言语内容以及言语形式选择上的“自由”,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言为心声”,写好自己想说的话。

1.预习提纲

(1)认真朗读《狼牙山五壮士》里的五壮士英勇跳崖段落和《开国大典》中的阅兵式段落,熟悉场面描写的基本方法。

(2) 和你的同学一起做一个活动,了解活动的过程。

(3) 学生之间交流的过程。

2.多____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赏析短文片段,认知场面描写。

2创设情境,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口头讲解场景过程。

一、导入课题,拓展思路

亲爱的同学们,打开你们记忆的阀门,回忆一下我们在生活中经历过哪些活动?

1.学生交流。

2.小结:这节课我们就来写写习作《多彩的活动》。(板书课题)用你手中的笔,把生活中所见、所感、所悟记录下来,让它成为你记忆中永不褪色的珍藏。

【设计意图】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让学生有创作的激情,一定要写他们生活中经历的活动,使他们想写,愿意写,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短文赏析,认知场面描写

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学到了一种新的写作方法——情景描写。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现场的描述。(板书:场面描写)

1. 师:场面描写就是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对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也就是说场面描写包含两个方面——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换句话说,把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融为一体就是场面描写。(板书:

环境描写、人物描写)

2.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开国大典》中群众游行的场面。

课件出示:

(1) 老师:请再读一遍这个场景,看看这个场景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

(2)学生交流。

(3) 你觉得现场描述得很好吗?好在什么地方?

前提:①有人物,有环境,有情节。

②在这个场面描写的片段中,有“点”,有“面”,点面结合。

③你看,“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此处的环境描写衬托了人们仍旧沉浸在开国大典的喜悦气氛之中,从侧面表现了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无比幸福的心情。

④“他们擎着灯,舞着火把,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__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这两处都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来进行场面描写,从中展现了毛泽东同志的领袖风采和人民群众对__的热爱和崇敬——突出人物性格,反映一定的思想主题。

⑤小结:通过对这个场面的分析,我们更进一步地了解和认识了场面描写的方法,要写好一个场面,就必须要做到:

课件出示:

写好场面,要做到:

①有人物、有环境、有情节。

②有“点”,有“面”,点面结合。

③有顺序地反映一定气氛。

④ 掌握人物的动作、举止、语言、心理等方面,将场景描写得具体生动。

⑤ 突出人物性格,体现一定的思想主题,感人至深。

【设计意图】

写法的指导对学生的习作起着引领的作用,它使学生在习作中能够有法可循。本环节旨在通过具体的场面描写片段,让学生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为接下来的习作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创设情境,口头作文

过渡:同学们,《开国大典》的场面描写,让今天的我们再一次感受了几十年前的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全中国人民欢欣鼓舞、激动喜悦的场面,再一次感受了开国大典的庄严、隆重、宏伟壮观的喜庆场面,再一次让我们激动不已。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会接触或看到一些场面,随之会产生深刻的感受,相信大家仍然记忆犹新,感受深刻,甚至一辈子也忘不了。

1.提出任务。让我们来做一个经典的活动吧!这个活动的名字就叫“击鼓传花”。

2.说明活动规则:先选出一名击鼓手,鼓声开始就传花,鼓声停时,花落谁家,谁就要按老师纸条上的要求表演节目。

3.活动开始。

老师用谈话法对学生进行写作的启发引导。

老师:现在我要做一名记者,采访一些学生。

预设:(1)你刚把花扔给他鼓声就停了,当时你心情如何呢?你想对大家说什么话吗?

(2)问接到传花的同学,心情怎样?

(3)同学前后表情的变化?

(4)学生交流。

(5) 教师引导学生具体、细致、清晰地讲述人物的情绪和表情变化。

4活动仍在继续。老师要求学生注意别人的动作、语言和表情。

(1)学生交流。

(2) 教师引导学生具体、仔细、清晰地说出人物的动作、语言和方式。

5停止活动,老师将指导作文。

(1) 老师:如果我们想把刚才的游戏写下来写成一个段落,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引导学生说写游戏的名称和规则,写出有趣得有戏。)

(2) 老师:写游戏的时候,我们应该关住一两个情节。还要把所写的人的表情、语言、动作、神态等等写出来,这样写出来的那段话就不会是流水账了,更便于把事情写清楚,突出这个游戏真有趣。

(3)老师:为了突出游戏的趣味性,除了人以外,您还能写写什么?

引导学生描述有趣的游戏作文教学环境,如鼓、呼等生动场面。

【设计意图】

“活动作文”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观察游戏,体验游戏。口头表达时,教师要引导动作和表达的描写,帮助学生完成从形象到文本的转换。

四、同桌或组内自由口头习作

【设计意图】

这样做既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集思广益,有助于帮助他们把语句表达通顺,进而达到生动具体。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在写作活动中,既要注意整体场景,也要注意个体细节。

2.把在这次活动中的体会写下来。

一、当堂习作,随机指导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都理解了场景描述。现在请写下上节课游戏中的场景。

2.学生作文,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作文情况,做到心中有底。

【设计意图】

习作教学应给予学生在言语内容以及言语形式选择上的“自由”,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言为心声”,写好自己想说的话。

二、交流评议,自主修改

1.组内或同桌交流。

2.评价学生的作文片段。

(1) 写得好名字作文的学生在台上朗读。

① 老师:看了刚才的作文,你觉得有什么值得学习的?

② 老师:你觉得什么不好?帮助他修改并提出建议。

③学生评议,引导学生始终抓住重点的描写、人物的描写、环境的描写,也就是要有“点”,有“面”,点面结合。

(2) 学生们互相讨论并修改自己的文章。

(3) 学生们交换文章,看别人的作文。

(4)给文章起个名字。

师:文章写好了,就等于生下了一个孩子,孩子得取名字,文章也得取个名字啊,至于定什么题目就由你自己思考。

【设计意图】

学生不是天生就会修改作文的,老师引导学生学习修改的步骤和方法,使学生在修改作文的训练过程中,逐步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提高能力,增强兴趣,乐于表达。

三、分享作品,尝试评改

1.学生依据提示要求,自评认为写得最满意的是哪一段内容或哪一句话,其他同学评价片段描写中的优劣处,适当给出修改建议。

2.教师通过“加星”的方式给学生以鼓励性评价。指导学生按照“游戏前、游戏中、游戏后”的顺序,将整个游戏的过程写出来,然后上传到“班级博客”,与更多的人分享其中的快乐。

【设计意图】

自评“写得最满意的内容”,意在鼓励学生珍视自己的独特感受及有创意的表达;他评则是为了让学生从“言语制造”走向“言语交往”,对习作内容进行分享、借鉴、修改、提升。

四、再改提升,誊写习作

1根据老师和学生的意见,重新修改习题,使之有质的飞跃。

2.学生把修改好的习作认真地誊抄到作文本上。

【设计意图】

增强修改意识,提高习作质量,完成“精彩之笔”,让学生一吐为快,享受习作的快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达你认为最新颖、最有趣或最令人印象深刻和感人的内容。

但是学生对作文总是会望而生畏。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给予他们亲身体验的机会,引导他们主动观察,激发他们的兴趣,愿意把自己的感受用笔书写出来。基于这一点,我设计了《击鼓传花》游戏作文课,并做到以下几点:

1.强调一个“真”字。教学中,我首先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游戏情境,尽量使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找到需要表达的内容,激发起学生们的习作兴趣和欲望。

他们学会观察人物的表情和动作,感受角色在游戏情境中的心理活动。

《多彩的活动》作文教案设计篇5

教学目标

学生能自主根据铃声的指示进行学校生活,体验课间活动的丰富多彩,能主动、积极、高兴地参与课间活动,并愿意与同学一起玩。保持愉快、健康、文明的心情。

教学重点

在活动体验中使学生感悟课间要准备好、活动好、休息好。了解遵守学校生活规则和纪律的重要性,形成规则意识。

教学准备

准备各种学生喜欢的运动和器材,如跳绳、羽毛球、球、篮球、架子、羽毛球、乒乓球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课件显示时钟变化和____铃声。)

请同学们说说下课铃响了,课间可以做哪些活动呢?

(学生自由回答)

今天,我们来讨论如何合理安排课间活动?

(课件揭示主题:课件活动丰富多彩)

二、活动一:课间别忘了

1(课件展示了学生课间活动的场景。)同学们,从这些____中你发现在课间大家都干些什么呢?有哪些事是课间必须做的呢?

2、小结强调。

(课件强调课后三件事。)课间,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先喝水,或者先上厕所,或者先准备下节课的学习用具等,这三件事不管先做哪件都行,但却是每个人必须做的事。这样,我们就为下一节课做好了准备,剩下的时间就可以自由活动了。

3、 活动二:你说,我说,意识活动

(1)学生在课间休息时介绍他们的活动。

(2)汇报统计。

课间休息期间似乎有两种学生活动。 一种是在教室休息,另一种是去操场。 哪种方法更好?

(3)交流讨论

请学生在组内讨论一下。

报告统计:户外和室内活动的优势。

室内活动

优点:不受天气影响,活动量小,不太累。

缺点:空间有限,影响环境卫生,游戏内容少。

室外活动

优点:空气清新,空间大,游戏内容多。

缺点:受天气影响,活动量大,影响下一节课的情绪。

(4) 有人还总结了课间十分钟户外活动的四大好处:接受阳光,改善血液循环;活动关节肌肉,促进生长发育;③ 调解脑功能,提高学习效率;④消除眼睛疲劳,防止近视。室内外活动各有优势,可根据自身条件自由选择。然而,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提倡户外活动。

我们应该珍惜宝贵的课间十分钟!

4、 活动三:欣赏材料,开阔视野

刚才交换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在这里,老师准备了一些关于孩子们在其他地方的课间活动的材料。让我们看看!

(课件展示____资料)

五、活动四:受伤了怎么办

课间活动让我们玩得开心,但有时一些同学一不小心会发生危险,受伤了应该怎么办呢?

(引导学生应该相互关爱,有突发事件及时向老师报告,比如:跳绳时脚拐了,马上扶着坐下来,不能乱动;打篮球时,遇到流鼻血的时候,头部要稍微抬起,但不要太高。为了避免血液在进气管中流动,用冷水冲洗鼻子两侧

6、 活动5:游戏体验,理解规则

(1)课件展示游戏及规则。

(2)游戏体验。

七、活动六:画一画

教师引言:同学们,我们了解了这么多的活动内容,你能不能用你的比把他们画出来呢?请拿出你的彩色钢笔试试看!

八、总结升华。

今天我们在一起玩得很开心,了解了许多课间活动的游戏,也知道了在活动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讲秩序、守规则,我们才会玩得开心。课间活动的方法有很多很多,我们来一次学校课间活动的大调查吧,下节课我们就来交流交流大家的调查结果,看看哪个小组的收获最多。

《多彩的活动》作文教案设计篇6

教学背景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为更好地引导幼儿了解和认知祖国,进一步感受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我们开展了《多彩的民间活动》主题教学活动,让幼儿通过系列活动,亲身体验民俗活动的快乐,感知民间艺术的魅力,同时带领孩子们踏上探索与研究的道路,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

教学准备

上学期端午节活动中,孩子们身穿民族服装表演了歌曲《龙船调》,通过参与表演他们对富有民族特色的服装、少数民族优美的舞蹈和唱腔发生了浓厚的兴趣,由此我们引发了一场关于民族和家乡的讨论。

幼:老师,我们演唱《龙船调》是哪个族?

师:土家族。

幼:老师,那土家族小朋友的家真的住在大山里吗?

师:土家族有住在山里的,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湖南、湖北和四川、贵州地区。

师:孩子们,我们的家乡在哪里?

幼:我们生活在美丽的濮阳。

幼:濮阳有少数民族吗?

师: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在主题活动中寻找答案吧!

教学过程

活动开展前,班级三位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梳理并设计出本次主题活动的网络图,把孩子们最想了解的主题内容跃然墙上。老师和家委成员线上讨论具体活动方案,最终确定以民族活动为主线,开展为期四周的《多彩的民间活动》特色主题课程。

第一周:最美民族风——服饰礼仪篇

古书有云:“有服章之美是为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岂日无衣?与子同袍。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源远流长,而汉服文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利用班级门口的圆弧,我们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让幼儿通过直接感受、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

看看汉服美:家园合作,共同参与。家长朋友们身穿各式汉服向我们款款走来,孩子们睁大了好奇的眼睛,把自己看到的服饰美记到心里。

品品中国香:茶艺不仅是东方饮品的象征,几千年的沉淀和传承更是形成了独特的中国茶文化。诺祎妈妈精心准备了通俗易懂的茶文化小百科:一口为喝,二口为饮,三口为品。

画画中国美:茶艺小百科后,辣妈又换装成为玲珑的东方美女,身着旗袍为孩子们展示旗袍文化。

第二周:最酷民族风——游戏运动篇

民间传统游戏是我们的民族瑰宝,蕴含着丰富教育智慧。在第二周的活动中,我们由家委会发起“回到童年,陪伴孩子重温儿时游戏”的号召。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了各自心目中最好玩的游戏,孩子们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自己最想玩的一种民间游戏。

“编花篮、跳房子、踢毽子、弹石子、挑竹棒、缠花绳……”家长和孩子们纷纷以亲子游戏的形式互相交流分享,体验民间游戏的快乐。

第三周:最香民族风——美食篇

自古民以食为天,中华美食更是东西南北各具特色。我们以孩子熟悉的身边家乡美食为教育契机,让孩子们制作家乡美食的过程中激发幼儿身为一个濮阳人的骄傲。

第四周:最炫民族风——民族团结篇

随着主题的开展孩子们对国家家乡和民族的了解也更加具体形象起来。在区域中通过摆弄中国地图和旅行棋知道我们的祖国很大很美;中国有很多省份和民族,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景和美食。

《多彩的活动》作文教案设计篇7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实验知道两种颜色加到一起会变成别的颜色。

2、通过观察,理解儿歌内容,从中发现颜色的变化,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创造的喜悦。

3、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红、黄、蓝三种颜料的水.

2、实物:桔子、茄子、树叶3、实验操作用的透明杯若干。

4、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师:小朋友们,平时你们画画的时候,用什么东西给画涂上颜色的`?

幼:用蜡笔、颜料。

师:小朋友真聪明,今天老师和小朋友要当小小魔术师,让神奇的颜料变变变,小朋友们可要睁大眼睛,仔细观察。

二、教师进行调色操作,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1、红色、黄色的混合师:老师这有两杯有颜色的水,看看都是什么颜色的?

幼:红色的,黄色的。

师:小朋友们来猜猜红色黄色手拉手会变成什么颜色的(幼儿讨论,请个别幼儿来猜)师:我们来看看他说的对不对。(师动手操作)红色黄色手拉手变成什么颜色?

幼:橙色。

师:真棒!原来红色黄色手拉手变成橙色的。那我们用橙色可以画什么呢?(请个别幼儿回答)师:(出示实物桔子)老师觉得用橙色画桔子最漂亮了。

出示课件,请幼儿仔细观察,老师总结。

现在老师要把它们编成一句好听的话,我们一起来听听。红色黄色手拉手,变成橙色画桔子。(解释箭头的意思)

2、红色、蓝色混合师:这杯水又是什么颜色呢?

幼:红色、蓝色。

师:猜猜红色蓝色手拉手又会变成什么颜色呢?(请个别幼儿来回答)师:我们来看看哪位小朋友说的对。(教师动手操作)红色蓝色手拉手变成什么颜色?

幼:紫色。

师:原来红色蓝色手拉手变成紫色。那我们可以用紫色来画什么呢?(请个别幼儿来回答)师:紫色可以画那么多东西,看!老师带来了什么?我觉得用紫色画茄子最漂亮了。这里也有一句好听的话,一起看屏幕红色蓝色手拉手,变成紫色画茄子。

3、黄色、蓝色混合师:这又是什么颜色的呢?

幼:黄色、蓝色。

师:猜猜黄色蓝色手拉手会变成什么颜色呢?(教师动手操作,幼儿观察)真神奇,黄色蓝色手拉手变成什么颜色了?

幼:绿色。

师:那我们可以用绿色画什么呢?老师还带来了一片绿色的叶子(引导幼儿答出绿色的物体)。让我们一起看屏幕,这次请小朋友来编一句好听的话(引导幼儿说出黄色蓝色手拉手,变成绿色画叶子)

三、交待活动名称颜料可真神奇它可以变出那么多的颜色。那我们就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叫《多彩的颜色》

四、实验操作。

幼儿分三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尝试颜色的变化,体验创造的喜悦,并且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用什么样的颜色手拉手变出了新颜色,变出的新颜色可以画什么。

活动延伸:

师:刚才小朋友都成了小小魔术师变出了这么多的颜色,让我们一起到室外观察一下用这些神奇的颜色可以画什么。

附:儿歌:《多彩的颜色》

红色黄色手拉手,变成橙色画桔子;红色蓝色手拉手,变成紫色画茄子;黄色蓝色手拉手,变成绿色画叶子。

教学反思:

此活动是一个小朋友非常感兴趣的活动,也充分体现了语言活动的特点。孩子们喜欢说,有机会说,还能勇敢地说。这是因为老师给小朋友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如谈话的形式有自由交谈、分组交谈、个别交谈、等形式,从而使小朋友都有锻炼的机会。而老师活动设计的思路也非常地清晰,小朋友通过引出话题—自由交谈—分组交谈—拓展谈话范围层层深入的环节,轻松地解决了整个活动中的重难点。只是由于孩子对个季节的认识和兴趣也分清了,我觉得通过这次活动小朋友们的想象力,观察能力还提高。

217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