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5U文学网 > 作文 > 读后感 > 结合文学作品谈谈文学的功能,结合具体的文学作品论述文学功能的整体性

结合文学作品谈谈文学的功能,结合具体的文学作品论述文学功能的整体性

| admin

文学的功能有哪些?

文学的功能可分为两个方面:审美功能和社会功能

一、文学的审美功能

1、中国历史上对文学的审美娱乐功能的讨论

《荀子乐论》:“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

(汉)张衡:“于焉遥,聊以娱情。

(明)李梦阳:“歌之者心畅,而闻之者动矣。”

(明)王世贞:“仆于诗……,聊以自愉快而已。”

(明)李贽:“大凡我书皆为求以快乐自己,非为人也。”

2、西方历史上对文学的审美娱乐功能的讨论

荷马史诗里认为诗歌是神的赐予,应该为宴饮添欢乐,“使得人心情愉快。”

德谟克利特:“大的快乐来自对美的作品的瞻仰。”

苏格拉底:“每一件东西对于它的目的服务得好,就是善和美的。”

贺拉斯:“寓教于乐”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益处和乐趣……,给人以快乐,同时对生活有帮助。”一一《诗艺》康德

歌德:“向艺术家要求道德目的,等于是毁坏他的手艺。”

唯美主义“为艺术而艺术(法)瓦菜里:“纯诗”

3、文学的审美功能释义

文学作品通过形象具体生动地反映生活里的各种属于美的范畴的人物和事物,引起欣赏者对美的感悟,进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愉快,这就是文学的审美功能,又叫美感作用。文学的审美功能分为情感功能和娱乐功能两个方面。

二、文学的社会功能

文学社会功能分为教育功能和认识功能两个方面:

1、教育功能文学的教育功能是指文学作品对人们思想和情感乃至整个精神境界产生的影响。文学的教育功能表现为两种形态:一种是迅速而强烈的思想启发和情感激励作用;一种则是对人的思想情感和兴趣等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浸染作用,即陶治作用。孔子:“兴”、“观”、“群”、“怨”《毛诗序》曹:“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文以载道”亚里斯多德: Katharsis“陶治”、“浄化”、“宣传”贺拉斯:“寓教于乐”

2、认识功能文学作品通过具体生动的文学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向读者提供了一定时代的社会历史画面,帮助人们了解一定时代的物质生活和精神面貌,这就是文学的认识功能。巴尔扎克《汉书艺文志》:“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供参考。

文学的作用有哪些

文学的作用有哪些

文学的作用有哪些,文学大家可能觉得离我们很远,因为文学是一种很抽象的东西,可能很多人都不了解文学是什么,更不知道文学具体有什么作用,下面我分享文学的作用有哪些,一起来看下吧。

文学的作用有哪些1

浅谈文学的作用

一、前言:

最近上知乎,看到有一篇文章《这一类书,我建议你少读为妙》,作者批判了纯文学的无功利性,通过不合格的逻辑演绎归纳,总结文学书,还是少读的结论。

在此,我提出个人观点:从实用主义角度来看,文学当然比不上专业书籍,因为专业书籍是知识的系统化。但如果作者想鼓吹文学毫无作用可言的话,纯粹乃是消遣娱乐的话,这种认知上的缺陷,未免也太可怜。这是一种愚蠢。苏格拉底说:无知即罪恶。作者的无知戕害了太多人。文学有没有用?文学的功能(作用)是什么呢?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讲的。

二、文学的积极作用

(1)文学的社会认识作用:

第一、文学具有知识性。

文学能描写各个时期,各个民族,各个领域的社会生活。文学也是

人类获取知识的途径之一,比如我们初中语文课本上屈原的《离骚》,各种草木鸟兽,纷至沓来。有木兰、秋兰、霹荔、等各种植物香草。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掔(qian 第一声)木根以结茝(chai 第三声)兮,贯薜荔之落蕊。

不查找辞海,你根本不知道写的是什么,其中薜荔就是一种植物,又叫木莲,常绿藤本植物,叶椭圆形,花小。可制作凉粉、有解暑作用。茝是古书上写的一种香草名。

所以,文学也对我们的认识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第二、文学具有认识社会性。

从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同样学到生活经验、从历史题材作品学到历史事件,社会常识等。

比如曹雪芹的《红楼梦》,以封建晚期的薛、贾、史、王四大家族兴衰为背景,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深刻揭示出了封建末世危机。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就说道:“《红楼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部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的“文化小说”。如果你想要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特点特色,最好的——既最有趣味又最为捷便(具体、真切、生动)的办法就是去读通了《红楼梦》。”

孔子说诗可以“兴、观、群、怨。”。其中“观”就是了解社会的认识作用,好的严肃文学作品中能够揭示现实的某些本质特征。比如著名的司汤达的《红与黑》,通过描写于连的悲剧,深刻展现了拿破仑领导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已经失败后的社会现实。展示了社会生活巨大的面貌。具有清晰的认识作用。也深刻鞭挞了复辟王朝的黑暗。司汤达特意以“红与黑”象征其作品的创作背景:“红”是象征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热血和革命;而“黑”则意指僧袍,象征教会势力猖獗的封建复辟王朝。

第三、文学具有认识自我性。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往往能找到自己的影子,文学提供了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场所,从而能够进行认识,人物的阴暗心理,在文学作品中表达无疑。从而能够深刻进行反思人物为什么这么做?把外在认识,转为内在体验,从而能深刻理解人性。充分地理解文学形象,也充分理解自己。《三国演义》还有人当做商场、官场认识指导手册呢。

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玛佐夫兄弟》也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人性的黑暗面。从而警醒我们时刻注意自己的邪恶。鲁迅的《阿Q正传》更是十足经典,通过描写精神胜利法,让我们认清国民性。(精神胜利法在当下更是常见),让我们警惕,通过自我批判获得自救。

(2)文学的教化作用

中国老百姓的许多道德观念,很多是来自文学作品的,包公的正直无私、秦桧的阴线恶毒,岳飞的忠贞爱国都在文学作品表达了出来,从而也就受到了道德价值观的熏陶,培养了明确善恶是非的的价值判断观念。但我们需知文学的教化作用也是有限的,毕竟,文学不如法律来得爽快。直接定刑,惩罚人民。教导你不要犯罪,让你长记性。

(3)文学的干预现实的作用

革命作家,对大众疾苦具有深切同情的作家,都会不自觉地走上批判现实的道路,他们满怀激情,积极改变社会,控诉黑暗。通过文学作品来达到揭露的目的。他们的武器不是冲 锋枪、不是刀剑,不是火炮。就是一支笔。一支控诉黑暗的笔,一支战斗的笔,一支注满血的笔。

鲁迅的一生就是最好的例子。中国文学更是形成了革命文学传统。文学干预现实的中介是我们的心灵,它是通过你的情感体验,来作用于你的人格。

对现实直接作用的大都是严肃文学作品。(文学的形态有三大类:一是通俗文学,二是纯文学,三是严肃文学。)

(4)文学的审美教育(美育)的作用

审美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造就一种审美的人,在人类三大永恒价值真、善、美里面,文学起到了积极的审美教育作用。真、善是美的基础,美又能积极引导人向善。它们三者互相联系。

文学的审美教育是个性教育,它是知识教育(智育)、道德教育、(德育)、体育所不能替代的。文学的审美教育在于能够全面发展自由的人格,用马克思的一句话就是造就“自由而又全面发展的人”。文学的审美教育还在于能提高人的思想境界,丰富人的情感。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的伟大的情怀至今让我们感动。难道不是吗?国际安徒生奖得主曹文轩笔下的美妙的童话更是让我们如痴如醉。

文学的审美作用,是一种无用之用,但这并不等同于没有作用。它当然不能带来任何实际效用,我们可以说文学的审美本质就决定了文学注定是无用之用。它没有任何现实功利性。

(5)文学的消遣娱乐作用

文学的'消遣娱乐作用体现为对原始欲望的宣泄升华,以及消除了心理压力。文学的这种作用更多体现在通俗文学作品中,武侠、警 匪等题材就是如此。

(6)文学的终极关怀的作用

人是精神与物质的统一,文学既可以是精神需要,也可以是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文学的终极关怀体现在给人诗意,给人温暖,给人希望。在阅读体验中,感受人物的悲欢离合,得到心灵的慰藉。具有超越现实,关怀人的生存状态的作用,是有限功利性与无限超功利性的统一。

一些好的文学作品,更是能深入到哲学层次,探讨人类的生存问题,达到哲学的高度。从而促使我们思考人的存在之意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哲学家让·保罗·萨特的《禁闭》《西西弗斯的神话》,加缪的《局外人》等存在主义文学作品,无疑揭示了现代文明的荒诞。表现了人的异化主题。启发当时人们思考,探究人与他人的关系。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更是在一战后的充满死亡、恐怖气息的社会里,体现对人的终极关怀,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概念,积极宣扬人的价值。存在主义哲学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

三、文学的消极作用

文学的消极作用体现在文学中的感性描写。特别是涉及到性爱、暴力等描写中,容易刺激性欲,如果是青少年,那后果简直是不堪设想。很容易被教唆,被“洗脑”,从而走上强 奸、杀人等犯罪道路。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国家要一直坚持扫黄打非的原因。当它流入青少年的视野里,那些渲染、甚至突破伦理道德界限的作品,煽动低级欲望的火,简直就是社会的毒瘤!是社会的炸弹!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祖国的花朵,就这样被摧残,精神萎靡不振,意志消沉,眼睛迷离,挺不直腰板,还谈什么学习啊!还谈什么兴国啊!一个健康的生命都要被狠狠吞噬!《金瓶梅》的性爱的赤裸裸描写简直是丑陋不堪。

所以,我们要坚决防范文学的消极作用,要把握两个标准:一是道德标准,有伤风化的要避免过分渲染。如果是艺术创作的需要,可以不横加干涉。对于读者来说,也不要随意批评不道德。二是美的标准。其实描写性爱也可以很美,比如《西厢记》中张生和崔莺莺的性爱描写就很含蓄。《红楼梦》的贾宝玉的春梦描写也是很美。

总而言之,文学的描写的恰当、取舍与否,要看是否符合审美标准,道德标准、文学形象塑造等多方面因素。对文学的批判的三大原则就是要以真、善、美为基础。真,即文学的真实性,指作品是否正确地反映了生活的本质,以及作者对所反映的生活有无正确的感受和认识。善,即文学的倾向性,也就是作品所描绘的形象对于社会具有什么意义和影响。美,即文学的完美性,指作品的形式与内容是否和谐统一,是否有艺术个性,是否有创新和发展。

文学的作用有哪些2

从文学的目的来看(也是作用)

文学本身是不带有功利性的。在文学活动中,无论作家还是读者,在创作或欣赏的状况中都没有直接的现实目的,并不企求直接得到现实利益,而只是获得审美体验。——但间接地仍旧有深刻的社会功利性,显现为审美地掌握世界这一深层目的。直接的无功利性就是为了达到间接的功利性。文学的功利性在于把审美无功利性仅仅当做实现其再现社会生活这一功利目的的特殊手段,由于文学在其话语结构当中显示了社会关系的丰富与深刻变化,因而间接地体现出掌握社会这一功利意图。

举个例子,巴尔扎克写作《人间喜剧》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文学的作用是什么?

文学三大基本社会作用是:

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审美作用文学的审美教育是通过直觉的方式作用于阅读主体的,凡进入审美境界的阅读,阅读者都是持有“无所为而为”的心态的,都是把文学作品当作独立绝缘的意象来看待的。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

扩展资料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不同体裁,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

文学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作为学科门类理解的文学,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及新闻传播学。

文学是属于人文学科的学科分类之一,与哲学、宗教、法律、政治并驾于社会建筑上层。它起源于人类的思维活动。最先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

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对美的体现。文学作品是作家用独特的语言艺术表现其独特的心灵世界的作品,离开了这样两个极具个性特点的独特性就没有真正的文学作品。一个杰出的文学家就是一个民族心灵世界的英雄。

文学代表一个民族的艺术和智慧。文学,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属社会意识形态范畴。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文学

文学有哪些社会作用 结合具体作品加以说明?

文学的作用是精神的。

作为审美的社会意识形式,文学作用于社会生活,是通过陶冶人的性情,塑造人的灵魂的途径实现的。这种作用是精神的,它虽然归根到底会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进而促使社会历史的变革,但它毕竟不能等同于物质作用,没有物质作用的那种直接性和立竿见影的社会效果。就是精神作用,文学也有自己的特点。黑格尔对此有一个很精辟的论述。他说:“在艺术里,这些感性的形状和声音之所以呈现出来,并不只是为着它们直接本身或是它们直接现于感官的那种模样,形状,而是为着要用那种模样去满足更高的心灵的旨趣,因为它们有力量从人的心灵深处呼唤起反应和回响。”文学的作用从方式上讲,是内在的、情感的,没有政治理论或道德观念的精神作用的那种对实践活动的指导性和规范性;从作用的内容上讲,它主要也不是简单地传达某种是非观念,或一般地惩恶扬善,而是立足于对优美高尚的思想感情的表现,显示人生的价值复议,通过对美的追求和高扬来陶冶性情,塑造灵魂。可以说,帮助人们懂得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生活,才是文学作用于社会的根本目的。

文学的作用以社会存在为前提。

文学只有通过读者才能实现它的社会作用,而读者又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历史环境之中的。无论他是否自觉,他的接受活动都会受其社会存在的制约。因此,要正确认识文学的社会作用,就必须注意到人的社会存在是怎样从根本上规定他对文学作品的把握。和一切社会意识形式一样,文学对社会生活的作用只能是一种反作用,是第二性的,要以社会存在对自身和读者的决定作用为前提。就是说,社会存在不仅决定着某种文学艺术能否产生、存在,而且还决定这种文学艺术可能发生多大的社会影响。当年,一些青年男女可以被汤显祖《牡丹亭》感动得死去活来,有人甚至因此伤心而死;可是今天的读者尽管还会欣赏这部古典名剧,却不会再达到那样的程度的。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因为社会存在的条件已经完全不同了。普列汉诺夫说过:“相似的社会原因,自然产生相似的精神结果。”文学对社会生活的作用首先要受社会存在的制约。强调这一点并不是否认文学自身的价值,文学作品一经作家创作出来,其美学价值便客观地存在于作品之中,是不依赖于文化环境的变迁的。文学的价值、功能与社会影响之间存在的这种时间差,又显示了文学价值与文学社会作用的不一致性。因此,不能简单地以作]品在某一时间内的影响大小和畅销与否来判断它的价值和功能。确定作品的价值,估价它的功能,都要从审美关系中,联系整个社会生活的历史进程来考察,这是正确认识文学社会作用必不可少的一种历史眼光。

220536